年代文男主原配养娃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年代文男主原配养娃日常》 130-140(第16/21页)

们拜年?”

    苏笑笑她二大娘点头,刘荷嘀咕:“就她还上过大学,还不如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

    刘二伯赶忙说:“少说两句。这正有事求人家。”紧接着把前院几个小子在南方打工回来的事告诉闺女和女婿,又指着大外孙说,“那谁的外甥比他小一岁,我觉着人家工厂不要,结果真把他留下。”

    钟二娃徒弟的母亲跟刘荷同岁,小时候经常一起给生产队放羊割草。那小子的妈喝药死了,刘荷还在家哭一场。因为这层关系,听说那孩子跟他表哥去了南方她忍不住担心,特意问过她爹那么小能干什么啊。

    听了这话,刘荷问:“挣到钱了?”

    “这不清楚。不过那小子比去年高了,衣服看起来大,不知道谁给他的,但干干净净的,也没有补丁。穿着他姥做的棉鞋,半个小时前还在这边转悠。”刘二伯仔细回想,“可能在厂里常年不出来捂的,白白净净的像换了个人。”

    苏笑笑的二大娘断言:“没受罪。我看腰板都直了。以前低头含胸畏畏缩缩的,我以为那孩子迟早得长歪。”

    刘荷看她爹娘:“啥意思?叫我去求苏笑笑啊。”

    她娘:“你又没跟她吵过架。”

    没吵过架她也不想找苏笑笑,因为这两年她丈夫没动过手。

    其实她应该感谢刘庄一家和苏笑笑。刘庄的大哥支持离婚,

    她回到家又跟丈夫说娘家人叫她进城打工,她丈夫担心媳妇没了,孩子没妈,几次想动手都忍下来。

    在刘荷看来她和丈夫没到离婚的地步,苏笑笑建议她离婚就是不为她考虑。现在叫她低头,不是自打耳光吗。

    刘荷让儿子去她爹店里,而她刚起个头,她弟媳妇就拦下,店里用不了那么多人。

    刘荷丈夫有个小心思,来的路上想着怎么说这事,此刻他觉着机会不错,就说这两年听人说往北方倒货赚钱。他连襟也听人说过,想干这种买卖,但也听人说过路上不安全,就趁机撺掇小舅子试试。

    随后一家人聊起这件事,直到苏笑笑回去他们都没出现。

    春夏之交,洋槐花开,庄小婶给苏笑笑送一大包。

    庄小婶和刘小叔这两年很少在店里,改在家种地照顾孙子孙女,店交给儿子打理,儿媳妇的饼卖完也去店里。赶上星期天学校没人,刘庄的嫂子就在店门口卖饼,卖给逛街的人。

    以前老两口觉着做生意比种地舒服不想回村。他们进货的地方不再一包包分好,人家在秀水街开了几间门面,让他们去店里选,老两口的眼光跟不上年轻人,不得不退居二线。

    要是以往,庄小婶摘了大半袋子洋槐花,那必须进城卖掉。现在家里不差这仨瓜俩枣,她用食品袋装好,儿子闺女一家一包,最多的那包给苏笑笑,考虑到她离公婆近,做好后给公婆送点。

    有刘小叔在家看家,庄小婶不用跟逃难似的往家赶。苏笑笑给她倒杯水,让她坐下歇一会儿,她就在苏笑笑对面坐下。

    今儿周末,庄小婶忍不住往四周打量:“团团和怀民呢?”

    苏笑笑:“天气好,说在家里待着浪费大好时光什么的,一早就跟同学出去了。怀民单位忙。再过几个月开亚运会,现在就开始布置,为亚运会做准备。”

    “这个会人多吗?”

    苏笑笑点头:“您在街上卖纯净水,就是瓶装的那种,一天都能挣十来块。”

    庄小婶顿时想试试。

    十块钱跟做大生意的人比起来不多,但比打工多多了——刘庄的岳父家请个小保姆,包吃包住一个月九十,干得好奖励十块钱,虽说几乎月月都奖励,可也只有一百。

    庄小婶立刻说:“你弟妹天天在街上走动,回头我叫她上点心。说起这事,你二伯真作死,大字不识一个,居然学人家往毛子那边倒货。”

    苏笑笑神色一怔,不禁问:“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个月。他们原本想年后就试试。北边不是冷吗,说雪太大车停了。那个国际班列一通车,他们几个就跟人屁股后面去了。”

    “几个?”

    庄小婶:“你二伯和他俩女婿,还有刘荷的大儿子。”

    苏笑笑张张口,“不,刘荷的大儿子才多大?”

    “今年十八吧?”

    苏笑笑:“这么小,就算他不想上学,也该叫他学一门技术。学会了不想干再跟二伯做生意也不迟。以后生意不好做,还能靠技术吃饭。”

    “那个没妈的小子,你还记得吧?”

    苏笑笑点头:“见过两次,还有印象。”

    “那孩子的妈以前跟刘荷是小姐妹,她看人家孩子妈没了爹不管都能打工赚钱,就觉着她儿子有爹有妈,肯定比人家厉害。”

    苏笑笑皱眉:“这都是哪跟哪儿?按照她说的,那小光高考应该比大勇考得好才是。”

    当年填志愿的时候,陈大勇报考经贸大学没怎么犹豫,李小光填报比他低几十分的地质大学还担心滑档。

    庄小婶摇头:“咱也不懂。你叔担心他在车上遇到直接上手抢的,钱没了再伤到他,他说没事。你叔说你又不会外语,到那边咋卖。他就说先跟人学学。对了,以前跟我们一块拿货的要带他,可能觉着人多了安全。”

    “是跟你们一样摆摊开店的,还是搞批发的那家人?”

    庄小婶:“跟我们一样开店的。你叔说给我们供货的那家有钱又有人,人家都是租火车皮一次几车皮,直接卖给当地大公司。没有自己卖利润高,但人家东西多,你二伯去一次赚五倍,两三千块钱了不得了吧。人家一次净赚两倍,也比你二伯多俩零。”

    苏笑笑:“我的意思跟着人家安全。二伯在那边被抢,人家认识当地大人物,能帮他把抢走的东西找回来。”

    “没法跟人一块。人家一季去一次啊。”

    苏笑笑想想一次几车皮货,足够当地公司卖一两个月,“那你别管了。又不是我们撺掇的,出了事也怪不到我们头上。”

    “等出事就晚了。”

    苏笑笑:“小叔倒是管了,有用吗?”

    庄小婶没话了。

    正好这个时候挂钟响了,庄小婶一听十点,再过一个多小时孙女孙子就放学了,她叹了一口气起身道:“不管了。我得回去做饭。”

    苏笑笑送她到路口上了公交车才回来。

    现在也不需要苏笑笑帮她买票,庄小婶远远看到熟悉的公交车就摆手叫苏笑笑回家。

    苏笑笑到家把洋槐花倒出来一半给公婆送去。

    回来清洗干净,苏笑笑就把洋槐花蒸了。考虑到许小军南方口味可能吃不惯,她又烧一条鱼,用电饭锅蒸一锅米饭。

    张怀民平时很忙,苏笑笑就没拿这事烦他,也没跟团团聊这事,隔天就把她二伯一家抛之脑后。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到第二年夏,三伏天团团在城里受不了,就收拾几件衣服去刘家凹避暑。

    刘家凹离山近,这几年上山砍柴的少了,都是烧麦秸玉米杆或者煤球,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