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刑侦: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画地为牢·刑侦》 280-300(第4/31页)

来的。

    一辆在周德凯概念里,可以算的上豪车的品牌。

    第283章 第 283 章

    那个年代拥有私家车辆的人在农村并不多, 特别是周德凯故乡所在的欠发达地区。

    村民看到有四个轮子的车,不管什么品牌一律判定为有钱人,在外面发了大财了……

    老的小的,纷纷包围了周德强, 问他哪里发财。

    当初那些持续了多年的讽刺挖苦, 被当作反面教材的事情仿佛都没有发生过。

    好像周德强一直就很优秀聪明, 懂得赚钱。

    过生日的是周德强的亲爷爷,那天爷孙两获得的关注一样多。

    非要说出个多寡,那肯定周德强得到的关注度更多。

    周德强侃侃而谈,提到县城里的某家奶茶连锁店, 某个蛋糕烘焙店都是他的产业。

    周德凯听到,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他回家只是经过县城, 不会停留。

    而且奶茶, 蛋糕, 不是他喜欢吃的东西,所以毫无概念。

    但是一些年龄小一点的后备,比如正在读初高中的侄子,侄女们,纷纷尖叫。

    好像他们没有人不熟悉周德强口中提到的奶茶蛋糕店。

    纷纷夸奖说某个品种的奶茶好好喝, 某款面包蛋糕好好吃, 嚷嚷着让周德强请他们喝。

    周德强笑着指着放在酒席一旁的九层大蛋糕, 说那个就是店里出品,一会多吃点。

    然后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听语气是打给县城的奶茶店, 叫人家做一百杯立刻送过来。

    一个小时后,酒席刚开始, 一辆小面包车开了过来,穿着统一工作服的两个年轻人,抬下来了收个保温泡沫箱,里面都是装满了奶茶。

    他们下车后对着周德强恭恭敬敬叫老板……

    听周德强的指挥将奶茶挨个送到了在场每个人的手上,无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有。

    好几个连牙齿都快掉光了的老头老太太,捧着奶茶杯乐呵呵,说这辈子第一次喝这种洋玩意。

    让周德强在亲戚心目中根深蒂固多年,不争气的形象彻底扭转。

    不管老的少的,纷纷上前拉近乎,让他拉自己或者拉自己的子女一把……

    做销售多年的周德凯,秉着多个人脉多条路的心里也和周德强互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有一搭无一搭聊天,周德凯知道了周德强大概的发家史。

    周德强进城多年,期初只是在工地打小工,风吹日晒,放假为了多挣人工费也不回家。

    后来认识了做装修的小老板,跟着装修老板改学室内装潢,虽然少了风吹日晒,但是一样辛苦。

    老板看他闷头肯干,态度踏实,有意识的培养他,教了他更多本事。

    他渐渐能独当一面,挣得也比普工更多。

    他进城打工不久认识了来自老家同城市,不同县城的范制衡。

    因为范制衡见多识广,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和范制衡保持紧密的联系。

    前几年他看着银行卡上越来越丰厚的数字有些发愁,想着自己年龄渐长,比他岁数更大的老板早就赚够了钱计划再干几年退休。

    老板不干了,他该怎么办?他自认为不是个能言善辩的人,要靠自己去拉生意继续干太难。

    他这样的年纪了,就算有技术,其他老板也不一定愿意招他,而且也未必能给到他想要的报酬。

    他将自己的忧愁高速了范制衡,没想到过了半个月,范制衡联系他说为他制定了完全符合他资金情况,性格能力的商业转型计划。

    范制衡带着他亲自实地考察,他在范制衡的指点下抽出一部分积蓄在家乡所在的县城开了奶茶店。

    开业一个月就收回了成本,然后又投资了烘焙店。

    奶茶店刚好开业一年半,已经成了他们当地的网红第一,天天门庭若市。

    连市里不少人都专程过来消费打卡,只为了拍几张朋友圈发社交媒体上,证明自己紧跟潮流,在朋友圈里有更多谈资。

    他尝到了躺着赚钱的滋味,现在他的生活就是到处走,去吃吃喝喝,尝试不同地方火爆的西点甜品,然后想办法引入。

    “我堂哥初中都没毕业,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远见,所以我当时也认为范制衡很厉害,这样躺着赚钱的日子谁不想过?”

    “反正我有主业,如果能投资个奶茶店之类的,请人打工,我赚两份钱。”

    “做生意需要熬,我有主业,开店前期的成本沉默期,我有信心熬过去。”

    在想锦上添花的目的驱使下,周德凯让周德强引荐了范荣。

    他和林磊不同,他没有去参加什么培训班,听讲课,而是直接去了范荣的公司。

    只是多年销售经验,见惯了人与人之间的阿谀尔炸,为了争夺利益不择手段,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堂哥交底,自然也没有对范荣交底。

    他只说自己进城打工多年,攒了一点点小钱,看到堂哥发达了,听说受你指点,所以想来看看有没有受到点拨的机会。

    周德凯虽然不吃面包,不喝奶茶,但是不想错过赚钱机会。

    从老家回来后,他留心街边的类似店铺,发现确实生意很好,他也去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的确成本不高,利润率可观。

    要说唯一的门槛,就是大品牌的加盟费高,开店地段有要求,先期投入比较大。

    但是一旦进入成熟操作后,一切都是可复制的,技术门槛低,上手容易。

    不需要他操心太多,所以他也把自己的需求定位在了这两种生意上。

    范荣听到他说完自己的想法,以及交出的积蓄底牌,承诺七万块钱,给他量身打造三个方案。

    因为他是周德强的堂弟,就等于自己的堂弟,周德强和自己是莫逆之交,他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周德强以及周德强的血亲走上致富道路。

    周德凯当场痛快转账,一个月后他拿到了范荣出的三个方案。

    “三个方案分别是,奶茶店,烘焙店,餐饮结合的中小型西餐厅。”

    “他还额外赠送了一个方案,甜品屋。”

    周德凯感激涕零,拿着犹如圣旨一样的方案回了家,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琢磨,研究。

    最终他否决了,投入大,经营场所面积大的中小型西餐厅。

    然后烘焙店,他认为自己都不爱吃,弄出来的好不好吃自己也不知道。

    奶茶店有点单一,奶茶店和甜品店结合可能更好。

    “西餐厅的投入,其实我找银行贷一点款是可行的,但是我不想把钱花完了,毕竟运营需要持续投入。”

    周德凯带着自己的想法再次去找了范荣。

    因为范荣说过,需要资源,需要更多指导都可以找他,他为周德凯提供永久售后服务。

    因为他说过,要带着周德强的血亲致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