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 100-110(第14/24页)

情的机械电子音,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地无语望蓝天,清冷倔强“良白花”就是难搞啊!一日不和“缨霸总”亲切会晤,分分钟就黑化给傻瓜系统看!

    第106章 想死你了

    不过秦缨现在没时间去大牢内做攻略“良白花”的“小霸总”。

    等他将痛哭流涕、“幡然醒悟”的项家叔侄俩丢给蒙内史去安置收尾后,心满意足的小胖墩儿就喜滋滋地爬上马车,在一众精锐士卒的看护之下乐颠颠地跑回王城内,寻自己大父复命了。

    ……

    下午时分,秋意浓浓的章台宫内,飘散着淡淡的茶香。

    爷孙俩于窗边的坐席上相对而坐。

    待头戴通天冠、一袭黑色长袍的始皇看着高兴地从北郊跑回来的孙儿是如何这般、那般、手舞足蹈地给他讲述审讯项家叔侄的完整过程时,忍不住眼皮子微微跳了跳,等耐心地听完小家伙的所有话语后,才不禁露出了一抹好笑又不敢相信的古怪表情,看着丹凤眼亮晶晶的小胖墩儿长眉上挑道:

    “缨,也就是说,你想出来针对项家叔侄二人的审问切入妙计就是用脸上贴金的办法,将死去多年的项燕高高架起来,给项氏一族立了个金光闪闪的道德牌坊?”

    听到大父语言精准的总结,盘着两条小短腿儿坐的缨小胖墩儿如同遇到知己了般,立刻小脸蛋粉扑扑的,高举两只小手欢呼道:

    “对,大父真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说的极是了!”

    “不瞒大父,缨在准备出手降服项籍叔侄俩和张良前,就已经仔细在心中揣摩过二人的品性了。”

    “这三人虽然在楚、韩故地都是赫赫有名的亡国贵族,但项氏子孙和张良无论是经历还是性子都相差甚远。项家是将门,张家是相门,项梁叔侄俩作为武将之后,性子桀骜难驯,项籍更是行事冲动,有勇无谋,稍稍一被人激就会冲上去发疯,若想要一举驯服他们叔侄二人为大秦所用,越来硬手段他们就越兴奋。”

    “只能用软手段,一上来就得从他们崇拜的父亲/大父身上下手,故而孙儿才会不断地向他们俩一遍遍强化项燕生前对楚国立下的功绩,故意给项燕脸上贴了许多金,最后又用‘大秦名将’,‘项燕未来终将会以他们叔侄二人为傲的前程大饼’,让叔侄二人看到了家族起复的光辉未来,才终于软硬兼施的让叔侄二人上了钩。”

    “饵料已经抛出去了,纵使是项家叔侄俩冷静下来,想明白孙儿对他们的算计了,内心深处或许会生出些许的不情愿,但为了能维护住缨给他们父亲/大父树立起来的璀璨道德牌坊,为了能够在秦编楚史的史书上给他们父亲/大父有个好的评价,他们叔侄二人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歇了反秦的心,乖乖地为大秦办事。”

    “与他们二人相比,貌若好女的张良表面上看着脆弱好欺负,其实内心孤傲至极,很不好对付,对待他这种人,就绝对不能用软和的手段,要在一见面初次喊破他真实身份的一刹那,就先一步用无情铁锤重重地打破他心目中五世相韩的家族荣光!”

    “孙儿只有把张良心目中让他引以为傲的韩相家族的辅政能力贬的一文不值,把过往荣光全部碾碎成泡影了,才能把这个执拗的韩相公子气得破大防,他为了能在世人面前给他们相国之家正名,纵使心中对孙儿有怨,也会一步一步走到缨给他规划好的名相扬名路上,走到不得不为大父所用,为大秦效力的那天的!”

    看着小家伙如同指点江山的胖乎乎小奶猫一样,语气骄傲的在他面前高高翘起小尾巴,声音稚嫩却逻辑清晰地给自己讲出来的他心目中的章程,始皇狭长的凤目中异彩连连,满腔愉悦和自豪如同井喷般往上涌,对乖孙怎么看怎么喜欢!

    如此聪慧灵秀的胖娃娃是他嬴秦皇室的血脉,是他嬴政的亲孙子,抵得上十八个亲儿子了!有孙如此,何愁帝国不兴?

    抓到切实的重点,那些古里古怪、油油腻腻的虎狼之语就能悉数被抛开不提了。

    秦缨瞧见大父显然是听高兴后,就用大手揉着他的小脑袋朗声大笑,无形中就把自己高兴的透明小猫尾巴翘的更高、摇晃的更加欢快了。

    目的达成的爷孙俩在宫内其乐融融,另一厢,仍旧滞留在陵园内的项家叔侄二人则被蒙毅单独带到了王陵内的一处紧闭室内关起来,在蒙毅的紧盯之下,项梁不得不提起毛笔,心情复杂的将楚地的反秦余孽的信息写在一本空白的厚册子上。

    木窗外,日光细斜。

    木窗内,烛火摇曳。

    在蒙毅的一张冷脸之下,在大侄子担忧的目光中,就着昏黄烛光跪坐在案几旁的项梁顶着满脑袋的汗珠,右手发颤的伏案一写就足足写了一宿。

    翌日,黎明。

    同样一宿没睡的蒙毅带着深秋的晨露匆匆返回王城,甫一入宫就立刻将项梁写了一夜的楚地反秦势力册子交给了帝王。

    晨光熹微的雕花玻璃窗前,落地的护眼灯具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始皇坐在舒适的按摩椅上捧着手中的厚册子,表情漠然地垂眸一页一页翻阅着。

    瞧见一张张泛黄的纸页上,一列列墨字中,上到一郡郡守,下到衙门内的一个小小兵卒都怀揣着反秦复楚的雄心壮志、册中有名,身形高大的帝王简直都气乐了,一把将册子合起来丢到漆案上,目如鹰隼,声如含冰的看着桌前的蒙毅冷声吩咐道:

    “毅,你拿上朕的令牌,挑选五百精锐,速速带着项梁入楚,将这册子上所写的逆贼一网打尽!若有敢对你动手谋反的,不用写信奏禀,直接以谋逆罪,当场处死!”

    听到陛下这恍若秋风扫落叶的肃杀愤怒声音,敛眉垂首站在桌旁的蒙毅心中一凛,忙躬身对皇帝陛下道了声“诺”,就匆匆转身跑去做事了。

    目送着心腹忠臣快步离开,始皇才从按摩椅上起身,从一层书架上翻出一本孙儿献给他的玄鸟纸质书,看着米白的纸张上用一行行方块简体墨字所写的“举孝廉”、“科举制度”的新型官员选拔方式,不由敛眉深思了起来。

    楚人们能够仗着天高皇帝远,无声无息地在暗地里聚集起一批涉及各郡县的反秦之人,固然是有当下监管难的问题做拦路虎,深层处更直接的一个原因则是——大秦帝国太缺文官了!

    这是从秦国时就存在的问题短板,秦国历来不缺武将,但却极缺能辅政治国的文才,自秦孝公颁布招贤令后,居于西陲的秦国不生产人才,只是做了关外人才的收留地罢了。

    统一之前,在咸阳城内的高级执政阶级中,他下面有老秦贵族和从关外而来的文官进行辅政对于一个诸侯国的体量来讲固然是够用了,可等统一之后,国土面积瞬间扩大好几倍,但是秦国内部的官员数量却远远跟不上,这就造成一个很尴尬的现实——关外的六国故地虽然被秦军打下来,撤国化郡了,但除了郡守的高官多数能够从咸阳直接指派过去的外,余下各地的基层官员们都是在原籍选拔的人员,除了最上层变动外,关外的基层之地仍旧是楚人治楚,韩人治韩,若是这些原籍官员们心中有秦,认可秦律的话,自然会好好办差,可倘若心中对秦有恨,就很容易阳奉阴违地在当地借机生事了。

    思及去岁蒙毅从楚地带着韩信归来时对他所讲的,离秦地越远,秦律的震慑力度就对当地人越小的禀告,始皇不禁攥紧手中的书册,眯了眯凤目,将孙儿曾说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