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娇气,但软饭硬吃[快穿]》 170-180(第4/19页)


    他从谷莲塘到县城,走路要四个小时,借了罗文武的自行车,后面负重两大袋的米,一袋有五十斤重,蹬自行车蹬了一个小时才到的县城。

    进了县城,又花了点时间找到大姑家。

    前些年大姑一家还是租房住的,一个月房租得有八块钱,现在换了工厂分配的房子里去,是筒子楼。

    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一排过去房门虚掩着,叮叮咚咚的锅碗瓢盆响。

    大姑家住在一楼,李观梁锁住了自行车,扛起两袋米到那边,敲门。

    一个中年女子打开门,惊喜满面地让李观梁进来,说道:“辛苦了辛苦了,怎么不先敲门让你姑父出来帮个手?”

    李观梁闷声称呼了人,“米放到哪儿去?”

    大姑在前面领着,趿拉着塑料凉拖,“跟我来,放里面厨房门后去。”

    李观梁踏着草鞋,他多看了一眼大姑穿的和进门时地上摆放的塑料凉鞋。

    有一道模模糊糊的人声一直响,李观梁四周打量,试图找出声音的源头。

    房内的陈设整洁简约,刷着白墙,桌上铺了碎花布,墙边长柜上一个九寸的黑白盒子,原来是里头的人正在播报天气。

    李观梁了然,那是之前听罗文武说过的,电视机,一个九寸黑白就要三百块。

    大姑和姑父两夫妻都是县里国营衬衫厂的职工,每人每月工资三十元,有副食补贴还有全勤奖,差不多每人能到四十元上下。

    姑父从摇椅上起来,“观梁,来啦?真是辛苦你,留下来吃中饭吧?”

    李观梁有些无所适从,摇了摇头,他把两袋米放下。

    大姑道:“要留的,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中饭还是要吃!我现在就切菜,等你表弟放学回来,大家一起吃餐中饭!”

    又问:“观梁啊,那儿有一百斤米吧?按照信里来的不?那我给你拿三十元钱,这么远路头,真是麻烦你了!”

    私底下买米粮是顶风险的灰色地带,被人抓住了,再严重的要说成是投机倒把。

    县城里凭借粮票买的米,一斤一毛五倒是便宜,但供量实在不够,城里很多没有农村兄弟姐妹的,就只能去和黑市那群不怕打靶的人做交易。

    大姑边往房间走,边说着,“这边儿黑市那些人,哄抬物价,五角钱一斤米,前段时间抬到八角钱去,你表弟长身体像牛一样吃,家里一个月要耗五十斤米,这样下去哪里吃得起饭”

    因此她才在信里头打商量,问李观梁能不能送米来,按粮店的价格乘两倍算,三角钱一斤。

    这种顶风险的事情,如果不是亲戚,乡下人很少这样做。

    李观梁想起自己拮据的存款,问她:“大姑,你信里说你的同事朋友也缺粮?”

    大姑在卧房里翻找钱袋子,李观梁不便进去,就站在门外边,听到对方回答:“对!城里米粮供应紧张嘛,每月去粮店还排老长队!”

    她把钱塞给李观梁,不让人有回绝的余地,又说:“观梁,你要是愿意往这里送米来卖,那就再好不过,你要是不愿意,也没得事情,我回头和人说一声,说乡下亲戚也没那么多的粮食。”

    李观梁低眉,“我初八再来一趟。”

    到时候快要小满时节,水鹊以后每天要从上村东头的知青院走到下村西头的学校去,好一段路,一天来回得走上四十多分钟,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得多。

    李观梁攥在手里的钱,好似变得烫起来。

    大姑听到他的答复,“诶好!那我上夜班的时候悄悄和那朋友说一声,你放心,她嘴巴严实的。”

    待到中午,李观梁吃过饭,就准备走了。

    姑父送到门口去,从衬衣口袋里拿出印着丰收两字的一包烟,抽出两根烟,一根递给李观梁。

    李观梁摆摆手推拒了,“不抽烟。”

    姑父讪讪笑一下,他一年多两年没见李观梁,一时间忘了,收回来,“观梁,是不是到了要成家的年纪了?”

    他塞给李观梁一张鞋票,“去年过年厂里发的,你拿去买双好点的胶底鞋或者皮鞋,人家看你不是寻常泥腿子,才乐意和你成家啊!”

    县城里的大姑和姑父看他们兄弟俩无父无母的可怜,之前李跃青还在上学的时候,经常三五过年的会帮衬帮衬。

    李观梁不好推拒,道谢收下了,一踢自行车的撑脚架,“姑父,我回去了,不用送了。”

    “好,”姑父道,“你到外边龙头街的蓝塘鞋店买,那家做工好。”

    龙头街两边的都是专门商店,物品全都要票证买。

    他不认得招牌上的字,但好在整条街就那一家鞋店。

    李观梁没看胶底鞋和皮鞋,他驻足在前面摆的好几双塑料凉鞋前。

    这种鞋子夏天比胶鞋布鞋透气,看起来也不会像草鞋那样,把脚磨出水泡。

    鞋店的伙计上来,“买凉鞋吗?这可是时兴的材料和款式,卖得可火热,你有没有鞋票?”

    李观梁拿出兜里的票。

    伙计看了,确实印刷着奖售专用鞋票一双,盖了省商业厅的公章,日期也是今年的。

    伙计问:“要多大码数的?”

    李观梁耳根火烧似的烫,用手比了一下大小。

    说:“要白色的。”

    那伙计诧异,“你穿?”

    男人个头高头大马的,比划的码数不像,况且寻常人全买耐脏的黑色,他倒挑上白色了。

    李观梁摇摇头,闷不吭气。

    伙计按着他比的,找来一双,“这样的,合适吗?”

    李观梁又大致比了一比,点头。

    幸而黝黑皮肤遮掩住他面红耳赤。

    第174章 年代文里的绿茶知青(15)

    下午放工得早。

    因着远处天边酝酿翻滚的乌云,浓得泼墨水一样,伴随一声惊天的闷雷,热浪滚滚冲来。

    转眼的功夫,大风夹着雨点子噼里啪啦,兜头盖脸地砸人身上。

    太阳晒了一个上午的地面,热气终于冒出来,和天地间密密麻麻白线一样的雨汇合,冒起青烟一般的雾蒙盖在山头和村边。

    水鹊坐在门坪前,忧心忡忡,“观梁哥出门是不是没有带蓑衣?”

    没人回答他,水鹊一转头,李跃青站在门边,正面无表情,啃了一口瓜。

    大风大雨的,像大毛巾拧水一样泼,从屋檐哗啦啦打下来。

    斜飞的雨丝沾湿了小知青柔软的乌发。

    李跃青垂下视线,看水鹊一眼,“他都二十八了,下雨不会自己躲?”

    “噢。”

    水鹊转回去,盯着地坪上因为铺得不平整而积起来的小水洼,雨点打得叮叮咚咚。

    燥热的温度退去,让西瓜放一下午也不会放坏。

    李跃青蹲下来,随口问:“你不吃了吗?西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