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22-30(第14/17页)

兰与刘杏苓都有些不习惯被这么多人围着,刘兰知道刘杏苓的耳朵不好,不喜欢这么多人在耳边嗡嗡吵,不免有些着急,想要赶紧结账走人。

    这时,有人凑过来问:“你这灵芝卖吗?我出六十块。”

    紫灵芝两百元左右一斤,这里的紫灵芝没有一斤,大概也就几两,他觉得自己出这个钱已经很良心了。

    不过旁边的大姐跟他竞标起来:“卖给我回家煲汤,我给一百块。”

    “嘿,先到先得。”

    “她又没说要卖给你,当然是价高者得!”

    刘兰脑海中浮现之前遇到的那个买了蘑菇的女孩说过的话,立马就改变了把它卖掉的主意,说:“这灵芝我们不卖,我女儿需要它,如果你们也采到了,我愿意花同样的价格向你们买。”

    刘杏苓一愣,看着刘兰的身影,鼻头一酸。

    求购紫灵芝不得的游客见状,干脆自己进林子采,没道理他们的运气会比这对母女差。

    这一幕也被正在植物迷宫排队通关的网红拍了进去,观众们纷纷叫主播去看热闹,等网红凑近一看,众人才知道小小的蘑菇林竟然长出了灵芝,而且还被人采了去。

    消息通过网络传出,有人怀疑刘兰母女是森林公园请来的托:“真的假的?那蘑菇林不是都被人跑遍了么?如果有灵芝,没道理之前没人发现呀!”

    直到田士农更新了他的账号,网友们才知道她们不是托。

    倒不如说,短尾猴比她们更像托。

    第29章 好消息植物园的金银花可以采收啦!……

    #报恩猴#

    #野生动物的报恩之举#

    田士农的视频火了,有记者媒体通过他联系上了刘杏苓。

    彼时刘杏苓正在投简历,经过这次的鸡笼岭森林公园散心之行,她不再沉浸在听力损失的颓废失意之中,决定振作起来重回职场。

    接到记者的电话采访,她没什么顾忌,如实告知她跟短尾猴之间的种种。

    除了记者采访,刘杏苓的朋友、老同学还有前同事都在微信上找她了,她一一回复众人。

    许是聊得深了,前同事忽然关心刘杏苓的耳朵怎么样了。

    刘杏苓突聋的事其实很多前同事都知道,不过她们无法理解这种病,因此每当刘杏苓听不见她们喊话时,依旧会不爽地在背地里嘀咕刘杏苓装高冷,有一些前同事则认为她是完全听不见了,会当着她的面嘀咕她的是非。

    她离职后就把那些人都删了,只留下几个关系好的,这位来找她的前同事就是其中之一。

    【我好很多了。】刘杏苓在微信上回复。

    聊天窗上方不停地出现【对方正在输入……】,看得出前同事的犹豫和纠结。

    刘杏苓也没管,直到前同事说:【恭喜。你现在在哪里任职呢?我准备跳槽去晶弘化工了,想问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儿去?】

    刘杏苓意识到这是前同事抛出的橄榄枝。

    晶弘化工是罗市为数不多的大厂,是阿拉伯那边投资的,待遇只比国企差,但比她之前待得小厂好多了。

    晶弘化工给前同事留的位子是车间主任,刘杏苓跟过去的话,不仅依旧能当安全组长,以后想要升主管也会顺利很多。

    刘杏苓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晚上刘兰下班回来,刘杏苓问:“妈,我们找个时间再去鸡笼岭森林公园一趟吧!”

    刘兰说:“可以,正好上次捡的菌子吃完了,我们再去捡一些。”

    说起那菌子,母女俩都口舌生津。明明野生的菌子跟人工栽培的蘑菇都是一样的营养成分,可她们吃着却觉得野生菌子美味极了。而且森林公园捡的菌子跟她们从市场买回来的蘑菇口感差异明显,哪怕放在一起料理,也能轻易地吃出哪些是森林公园的野生菌子哪些是市场买的蘑菇。

    至于那紫灵芝,刘兰当天晚上就用来炖了鸡汤。

    第二天刘兰去上班的时候,发现腰腿竟然没有闹罢工!

    因早年为了生计和养孩子,她经常白天上班,晚上去做兼职,因此才五十岁,身体就一堆毛病,除了缺钙、高血糖,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动辄就把腰扭伤,家里药箱基本都是她的膏药贴。

    刘杏苓也是,昨晚睡了个安稳觉,醒来后感觉听力又恢复了一点,虽然还有耳鸣,但感觉恢复了七八成。

    可惜那紫灵芝是可遇不可求的,采灵芝的经历也不可复制,不然她们肯定得去把蘑菇林的紫灵芝给买空了。

    刘杏苓说:“我想给同事带点礼品。”

    她把前同事带她跳槽的事告诉了刘兰,虽说她可以自己去找工作,但前同事给她安排了这么好的位子,她不可能什么表示都没有。

    可是送礼让她犯了难,送得太贵重,她跟前同事之间的关系就会变了质,前同事未必肯收那么贵重的礼物;送得太寒碜又叫人笑话。

    前同事爱吃鹰嘴桃,买两箱鹰嘴桃,再附送鸡笼岭的菌子正合适。

    ……

    和刘兰母女一样奔采菌子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曾经因为雨天没什么游客而差点陷入滞销窘境的蘑菇林终于恢复了之前的销量,并且带动了干菇和竹笋的销量。

    “呼,菇灵种的蘑菇终于不会烂在林子里啦!”菇灵擦了把不存在的汗,用童真的声音说着。

    路引露出了姨母笑:“小蘑菇辛苦啦!”

    “菇灵不辛苦,下雨好,下雨就是种蘑菇的好季节,雨后的蘑菇长得很快、很快的。”

    “竹笋长得也飞快。”树灵说。

    正是因为雨后竹笋长得太多太快,不挖一些出来的话,本来就密集的竹林只怕会更加密集,到时候遮挡住了阳光,土壤的营养也供应不上,竹笋也只会烂在土里。

    路引干脆也开放了竹林挖笋的项目,只不过每天仅限五十个名额,大竹笋和小竹笋是分开售卖的。鹏城市场的大竹笋售价5元一斤,小竹笋10元左右,森林公园这边定价大竹笋15元一斤,小竹笋30元一斤。

    虽然是外面的三倍,但有了野生菌子的价格在前,游客们都接受良好,倘若这里的笋跟蘑菇一样比外面卖的都好吃,那这30元花的挺值的。

    游客们不敢挖太多竹笋,因为大竹笋一个就有一两斤了,挖太多回去吃不完就只能先冷冻起来。岭南省人普遍追求食材新鲜,冰冻过的食材在他们看来都是不新鲜的,为此他们宁愿天天来挖笋,也不想一次性囤太多。

    靠着卖菌子和竹笋,路引终于可以在不动用自己存款的情况下,用公司账上的钱给员工们发放工资了。

    除此之外,中药植物园那边还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金银花可以采收了。

    乍听到这个好消息,路引就往中药植物园那儿跑了一趟,和她欣喜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被她雇回来打理药用植物的药农们。

    药农之一的林友燕就摆出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

    路引问她:“你怎么是这反应?是不是药田有什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