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86、特色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86、特色(第3/4页)

路的情况。

    赵棣也是眼睛一亮,他也想过,肯定能节省不少时间,只是没有想到居然能节省这么多。

    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太神奇了。

    到了临城,就感觉出来和凉京的差距了。

    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市容市景。

    这也是因为凉京发展实在太快了,周围城池很难赶上。

    若是一般的发展速度,周围城池也会逐步同化。

    不过,一点也没有打消众人的热情。

    临城的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外面的水泥路实在太好了。

    不过在看到凉京的队伍,竟然跑到他们临城来游玩,也是一愣一愣。

    以前,城与城之间的跨越,可不容易。

    但以后,怕是要经常如此了。

    莫少珩逛了一会,和赵棣找了一个茶楼休息。

    赵景澄等倒是精神劲儿十足,完全没逛够,约着南一继续逛。

    莫少珩倒是不怎么担心,这些府邸的小公子出行,身边随时都跟着不少人。

    赵景澄他们一边逛还在一边道,“都没有我们凉京干净。”

    “也没有我们凉京那么多吃的。”

    更别说繁荣程度了。

    明明就是相邻的城池,却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他们老师说了,因为不能互通,所以各城的同化程度就会变慢,也就说各城都会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

    他们主要就是找一找有别于凉京的临城的特色,这也是游玩的乐趣。

    结果,特色还没有找到,赵景澄他们就遇到事情了。

    原来是临城一家百姓,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义务教育,都闹到县衙了。

    “我这是个女儿啊,我就是不愿意让她读书怎么了?”

    “女子读书有什么用,你们说说?”

    “还不如让她在嫁人前,多给家里干一点活。”

    “赔钱货一个。”

    如今义务教育,都免去了学费了,课本费甚至都能通过助学贷·款。

    按理,凡北凉子民,差不多都有能力让自家孩子识数读点书了。

    但有些家长,若自家是个儿子也就罢了,若是个女儿,就有些情况了。

    他们就觉得女子不应该读书。

    周围的百姓也在议论纷纷,有不少还在附和。

    “可不是,我们北凉的这个义务教育本也是好的。”

    “可偏偏,那公文上写着,凡我北凉的孩子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它没有写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所以这个歧义的地方经常发生问题。”

    每个城池的解读也不一样,弄得不少闹上了公堂。

    就比如今天这一起。

    “女儿读什么书,我看那公文上写的凡我北凉孩子,指的就是男孩。”

    那家长更得意了,“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死丫头见别人家的孩子在读书,竟然也生了心思,你怎么敢……”

    不知好歹。

    县令也皱着眉,这公文的确和平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相违背的。

    但公文上的凡北凉孩子,又让人无法解读清楚。

    赵景澄等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经常跟在莫少珩身边,自然明白这公文的意思。

    既然说的是北凉的孩子,那就是不分男孩女孩。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看看他们凉京的女子百人团,个个都是才女,现在凉京的贵族女子,都以此为荣呢。

    那家长继续道,“我这女儿现在不读书,以后也不会读书,今天我就在这里说清楚了。”

    还是赵景澄站了出来。

    他是金殿风向官,也算职责所在。

    “你这家长好生无礼。”

    “我朝廷好不容易克服万难,才让我北凉孩子有书可读,这在繁盛的其他诸国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你不思感激朝廷也就罢了,竟然还和朝廷对着干。”

    突然的声音,一时间鸦雀无声。

    那家长也是一愣,嘀咕了一句。,“我的女儿我说了算,平地管别人家闲事。”

    他也不敢大声,因为见赵景澄等穿着,怕不是一般百姓人家。

    赵景澄也懒得理会他,而是掏出一个牌子,对向县令,“我是金殿风向官。”

    “县令大人,为何有人公然违反我朝律令,你还不依法办事?”

    县令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么年轻的金殿风向官?

    赵景澄嘀咕了一句,“果然没有经过科举的官员,连北凉律都没能熟背就来当官了。”

    要是从科举出来的,北凉律那是读得滚瓜烂熟,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赵景澄说了一句,“看来我得将这事禀告给圣人。”

    那县令直接都哆嗦了一下。

    在他看来,这本也是寻常事,但若是闹到了圣人面前,他怎么也得落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这乌纱帽是别想保住了。

    赶紧道,“依这位……大人之见,该如何处置?”

    赵景澄嘴角都抽了一下,“不是依我所见,而是根据北凉律该如何,我说了又不算,得北凉律说了算。”

    那县令连连称是。

    赵景澄居然还学大人感慨了一句,“我北凉的科举任重而道远啊,得让圣人多用科举取仕才对。”

    然后道,“依照我北凉律,凡我北凉适龄孩子,都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力,无人能剥夺他们的这份权力,包括他们的父母。”

    “所以,这人不让自家女儿上学,已经触犯了律法。”

    “我看他不像是初犯啊?”

    的确不是触犯,去年的时候就闹过这么一出了,这女孩去年就没能入学。

    “按照我北凉律,初犯者以罚金银为处罚。”

    “再犯者,入狱半月。”

    众人:“……”

    那家长被衙役抓下去的时候还有些懵,他不就是不让自家女儿上学,竟然……要入狱?

    赵景澄拿出一个本子,“得记下来,这情况连离凉京这么近的城池都有发生,其他城池肯定也有,我得在上朝的时候,让圣人和百官都知道。”

    不得不说,科举出来的那些官员,都被派去了边远城池,反而是靠近凉京的,依旧是贵族推举制度。

    他们可不像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官员,对北凉律那么熟悉,都是靠感觉在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