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430-4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430-440(第14/17页)

三百不用交,我得交。我够800的门槛了。”

    他那个用来出租的五进大杂院,比关大爷这里可大多了。

    于朵道:“我都差点忘了你还有个大院子收租呢。”

    她估计常宁自己都经常忘了收租这事儿。

    还好当初是委托给里头的老住户,也就是当年常家留下看房子的人了。

    关大爷点头,“那还好,还有个起征点。那这就是劫富济贫了啊!于小二,你怕是只办个小摊子的营业执照不行了。你生意做得还蛮大,估计得去申请成立个贸易公司。既然这次开大会专门颁布税法,接下来肯定会狠抓偷税漏税的。你可别撞到刀口上了!”

    于凌垂头丧气点点头,“该交就交吧。不然还能咋地?”

    就是要交好多啊!她的算经营所得,一个月要交大几千了!

    她的小轿车,还是缓缓吧。

    新华国成立31年,针对个人的税收,因为大家收入水平低,实际上一直没有征收过。

    这算是头一回。

    不过这每月800起征,其实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用交。

    于承也在一旁,他也是来学习会议精神的。

    “哦,800起征,没我们工人阶级什么事。”

    周成也过来了,“没听关大爷说么,劫富济贫啊。”

    看于朵和于凌都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估计要交的不少。

    嗯,她俩本来就死了爹妈,这么说就无所谓了。

    旁边也凑过来听的住户也露出笑容,劫富济贫好啊!

    不过,关大爷这样跷着脚收租的也得800起征啊。

    关大爷道:“你们差不多一点。每月800都没有的,那跟富裕不沾边。你们仇富也不能仇到我老人家头上。”

    于凌和于朵看他一眼,你暗搓搓搞的古董生意一个月进账何止800?

    不过,古董生意还是非法的。所以她们肯定也不会宣之于口。

    程姑姑道:“一个月要是有800,那一年就成万元户了。”

    众人碍着于家姐妹和常宁在场,没说出口。但表情都是‘那是该交税了啊’。

    于朵道:“估计接下来营业执照、收税这就都要正规起来了。之前冒险下海不交税的红利期彻底过去了。”

    她一个月都要交这么多,估着顾朝暮更多啊。

    贸易厂的生意也老好了。他一个人占了七成。

    其他二百多退伍兵股东需要交税的人就比较少了。

    第439章 第

    439 章 要交那么高的个人……

    要交那么高的个人所得税, 这真的是让人有些沮丧。

    但正如于凌说的,‘不然还能咋地?’

    而且关大爷说得没错,既然都上升到特地开个大会、出台税法的高度了。

    接下来肯定要狠抓偷税漏税的。

    和于朵之前预料的也没差, 国库空虚肯定要收商税。

    但她只想到了经营税。个人税, 新华国一直都没收过。

    这么一来, 真的是劫富济贫。

    哦不, 用官方语言来说,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如今这个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也是社会治安不好的一个导火索。

    《个人所得税法》出台,除了他们这些利益受损的、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

    十亿人口的99.99%应该都是喜闻乐见的。

    又不能对抗,那就只有接受了。

    于朵想一想就肉痛,相当于一年要交二十万个人所得税。

    还有经营所得,估摸又是几十万。一年要少掉四成收入!

    是时候约霍先生和车队的人出来聊聊了。

    几个人说话间看到有人在第一进搬东西出去。

    再看关大爷乐呵呵的,于朵问道:“这是不租了?”

    关大爷点头,“是啊, 他们儿子、媳妇的单位分了个筒子楼的单间。说是有30平方, 隔一隔住得下。双职工家庭, 让他们过去给看孩子、买菜做饭。又嫌我每年一个平方要涨五毛钱,就不租了。正好, 回头收拾出来让你程姑姑和保姆去住。不然以后小朋友生出来, 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

    关大爷本心是一点不想当这个房东大爷的。

    但是房子退还的时候,街道办宣讲了政策:他无权不租给原本租住着的这些人。

    不过他有权涨房租。

    如今物价在上涨, 一年他一个平方涨五毛钱。

    相当于一年能多收一百多。

    所以,有人主动不租了,他巴不得。什么时候说一声就可以直接搬。

    也不打算再往外租。

    虽然和他们夫妻住的不是在一进,但前后进的跨脚就进出了。

    这下他总算是又收回了1/12的房产。

    大家只是聚在这里聊聊天。等把报纸上刊登的会议精神都过了一遍就散了,各回各家。

    于朵和常宁回废品站那边, 于凌带着诚诚也跟着一道过去了。

    废品站的卫浴已经改建好了,以后这里留宿的员工不用再跑去公厕排队。

    虽然在院子里也经常要排队,毕竟就一个坑位,住了有七个人呢!

    但总好过大老远跑去公厕了。

    庭院里在收废品,他们三个大人就在于朵房间后那个几平米的小花园坐着。

    诚诚跑去看宋河称秤去了。

    于凌道:“感觉你在娘家附近买个院子挺好的,回来找人聊天也方便。”

    常宁失笑,“娘家?她也没婆家啊。”

    他今天难得休息,但狄见欢在忙活她的周末辅导班。

    他上午闲着也是闲着,就跟着昨天过去上家教课留宿的于朵一起过来了。

    不然,于朵就会自己把他的车开回来。

    来都来了,就在这儿蹭饭吃啊。王大妈都快做好了。

    他俩下午还有安排。

    于凌抬手拍了下脑门,“我想成我自己了。我在那边,幸好还有王铮和月月,还有耿瞻两口子比较熟。但团结湖小区的人因为调动,时不时就有人来来去去的。还是这种万人大厂,几十年都是这些老街坊一起住。”

    于朵笑了起来,“之前仇富,想沾光不成就造你谣的也是这一片的人啊。”

    于凌也觉得好笑,但最后还是道:“但我是这一片土生土长的,就还是觉得这里比较亲切。”

    于朵道:“那你也回来买个小院子好了。我寻思啊,也去京郊租一大块地,趁现在便宜。然后把废品站挪出去。这里我就好好的装修一下,用来居住。”

    废品站的空间已经有不够用的趋势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不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