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90-4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90-400(第14/17页)



    剩下的55万估计就是准备投资和借给顾朝暮买机器设备的了。

    不过顾朝暮要等到购买先进设备的时候才接受他的投资,目前常宁在收音机厂没份额。

    如今温州让小商贩去登记,回头统一发放营业执照。华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进一步明晰,于朵和顾朝暮的产业看来都还是挺能挣钱的。

    所以三年后,他们五兄妹各自的100万能扑腾成什么样,现在还真是未知数呢。

    不过,常宁应该大学毕业要进外交部,不和他们竞争常氏企业的掌控权。

    于朵道:“内地的人连买商品房的意

    识都非常稀少,楼花炒不起来啊。更何况还没有房贷政策支持。”

    不过香港能首付三成,然后月供二十年。这样买房可要简单许多。

    一个人手头甚至可以有几套房的楼花。等到溢价了卖出去,这才能赚得比较多。

    要是都像内地得付全款,也是炒不起来的。

    狄见欢看看于朵,感慨地道:“你还真是敢想敢干!”

    她的辅导班已经上正轨了,周末班、寒暑假班都有。辅导老师也有了十多个人。

    第一进院子的房间已经都用上了。

    如今一个月总的收益在三五千。她和林蕊也基本脱离了一线教学,只做管理、协调工作。

    但她们这个生意,跟于朵还是没得比。一定程度上来说,于朵也是商场先行者了。

    她才17岁,用一年半的时候已经挣到了如今甚为可观的身家。

    甚至自己和林蕊等人鼓励学生学好英语,也说的是优秀者,将来有机会去于朵的涉外旅行社实习。

    于鹏还被叫起来给大家讲了讲他寒假实习的事。

    他去实习做行政,他小姑一天给他开两块钱。但如果是兼职的外语导游,一天至少是二十块钱起步。

    这个巨大收入差距,当时学生都听得眼睛发亮!

    当晚于朵躺在床上,一直想着航母的事儿。没航母,估计T湾是统一不了的哦。

    那关大爷的儿子要回来要回来,除非是小蒋同意了三通。

    一艘航母,造价300亿到1000亿。国库的钱只能从收税得来。

    农业税估计只能保证十亿人吃饱肚子。

    工业税,只靠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怕是也不够。

    国家还养着300万解放军呢。那商业税恐怕真的不可或缺。

    第399章 第 399 章 今天顾朝暮还说了……

    今天顾朝暮还说了, 去了漂亮国的人除了震惊于他们先进的科技、军事,也震惊于他们的经济实力。

    和他们仨在东京街头一样,看着那些摩天大楼, 第一时间都愣住了。

    他家大堂哥从小家庭条件很好, 那是父系、母系都是高干。

    一向以为自己见多识广。

    打电话回来也说被吓到了。想不到两国之间的差距如此惊人。

    之前自己说到华国和樱花国的差距, 虽然有照片为证, 估计都没这回触动他。

    华国改革开放,肯定也是希望能发展成那样的,国富民强!

    主席时代,从一穷二白的纯农业国,奋斗到了第六大工业国,GDP全球第十。

    嗯,总数第十。平均到十亿人头上,就非常靠后了。

    但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是前头两代人拼出来的。

    在世界第一大国、第二大国的封锁禁运下拼出来的。特别的了不起!

    如今搞改革开放, 目标肯定更远大。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机遇!

    她于朵既然适逢其会, 又已经踏上这条路, 只要上头不朝令夕改,她肯定不怂。

    钱嘛, 自然是多多益善。

    她下一步能做的, 就是尽快把在四大古都开出旅行社分社的计划落实到位。

    但每处都需要有一处稳定的大办公室,不会临时变卦的几辆商务车

    北京的问题干妈帮着解决了一半。自己慢慢支应着, 解决了另一半。

    广州她基本自己解决的,但是是跟常宁借了那么多钱。

    西安、南京、洛阳还有三个分社,这压力可就不小了。

    而且,再下一步,还有很多城市做过格局政权的都城。也是有不少人文遗迹的。

    譬如说成都, 虽然只是三国时蜀国的都城,但历史遗迹可不少。

    这样的地方,也可以让外国友人多去玩耍嘛。

    去了成都,下头的乐山大佛、峨眉山也可以去看看啊。

    林蕊同秦歌说的,乐山大佛的门票,华国人是六毛,外国友人是十块。

    为国挣外汇啊,这是政治正确。这个护身符万万不能丢了。

    那这么一算,资金缺口是真大啊!

    至于电器行,至今北京这个店所需的本钱都还没攒够呢。

    电器的库存需要压的现金流太大了。

    去年去广州看过进货的那家电器行,于朵肯定不甘心一直做小作坊。

    广州那家三层楼电器行,估着投入的成本在50万左右了。

    她北京的电器行才投入区区7万而已。对一个电器行来说,这可是远远不够的。

    先把北京的做大吧,然后再说开分店的事。

    而且,补货也不是长久之计。那只适用于本金严重不足的时候。

    譬如之前和林辛两家拆伙后,她手头一共就两万多块钱。

    还有,辛明宇今年初背着林家另起的炉灶,也是这么干的。

    他手头更是没有钱!

    所以至今依然是通过掌管林辛电器行的他表嫂,先把货挪出来卖了,然后再付款。

    一直在赚微薄的3%。

    但是,这么做不需要本钱,属于无本起利。但也只适用于特殊时期。

    挣得太少了,卖一万的货,才赚300。卖三万多,才能赚到1000。

    辛明宇要想通过这样做来积攒本钱,那是真的相当慢。

    废品站暂时不动,等工业废品、生活废品多起来了再说。

    此时都七个人了,不能再随意扩大规模。

    以后有了更大的名字,她就干脆不让人出去收废品,把这一道手续转包给人。

    这样倒是可以省下两个人手。

    至于安排到哪,到时候再说。

    嗯,这两三年就先这样吧。这都需要搞到一两百万才能完善的了。

    于朵平素接触得比较多的是常宁、顾朝暮、常安等人,就是常荷也是时常电话不断的。

    和他们接触多了,她还真没有什么小富即安的想法。

    既然上限很高,干嘛要故步自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