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7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70-380(第8/17页)

减少一个人拿工资,对她还是有好处的。

    贺山道:“你怎么没在小老板出国前告诉她这个安排啊?”

    “我和宋河捋了两三天,这才确认了这里可以硬生生砍掉一个人力。你这里,应该不会浪费吧?”

    “目前还不会,但再来人就难了。”贺山顿了顿,“真的还会如此么?”

    “不知道,防患于未然吧。”

    吴珍看看电器行的招牌幌子,已经由‘于朵电器行’改成‘于记电器行’了。

    还有废品站,那是连招牌都没有的。

    小老板这是,也准备找代理人了?

    于朵还打了个电话回来问这事儿,听说已经调整好了才松口气。

    她和顾朝暮、常宁已经在东京待了两天了。从头到脚换了一身行头。

    管家一开始带他们去买最新款、当季的。

    还不是什么大牌哦,因为知道华国来的人比较节约嘛。

    这仨看过吊牌面面相觑。花这么多买台柜式空调机他们还能想通,就买身衣服?

    而且,这还不是最贵的。

    买得起也不能买啊!这都团结湖小区一套房了。

    于朵道:“差距啊、差距!我们确实应该出来长长见识。不过这大楼里的东西好多。一层一层的逛,怕是一天都逛不完!”

    最后去买了过季的花车特卖款。

    反正他们仨彼此看着觉得挺好,没什么毛病啊!穿那么贵要上天啊?

    他们靠颜值和身材把衣服撑起来了。过季款只是往年的,但款式还是相当不错的。

    换过衣服后,于朵拿着她的相机玩笑地要给常宁和顾朝暮照相。

    服务员示意她避开她们挂着的服饰。

    于朵便直接没在店里拍。

    店长甚至还递了一张名片给他们,问他们仨有没有意愿留下来做导购。

    每个人的基本工资开到一千人民币外加提成。说是干得好,一个上万都有可能。

    他们把这个品牌的衣服真的穿出了味道。

    就什么也不做在这儿随意杵着,应该也能给她们带来生意。

    肯定没有意愿啊!

    常宁直接和对方说他们仨只是来旅游的,过几天就回去了。

    他们的计划是14号飞回去,在北京过年。

    一个星期,够了。

    至于外国人在东京开旅行社的事儿,如今在管家在负责咨询相关事宜。

    出了店子,于朵用食指比了个‘一’。

    “一个月一千不高啊,还没有他们的人均GDP高!”

    常宁道:“可能以为我们的留学生,勤工俭学是挣不到太多。而且人家都说了,我们只需要杵在那儿,或站或坐都可以。蛮会做生意的啊!”

    路过卖包的门店,三个人也进去瞅瞅。

    看了标价,再在心头用汇率换算一下。

    于朵这才知道她之前觉得常荷拎着的那个、挺好看的包包,居然不比广州东湖新村一套70平的房子便宜。

    顾朝暮小声道:“看来樱花国的人也挺膨胀的啊!用几年的人均GDP买一个包。”

    他们已经把樱花国籍的管家打发了。

    对方看他们仨的眼神略有些一言难尽。可能是没想到常家的孩子会这么抠搜。

    但这种奢侈的消费方式他们真没法适应。

    于朵道:“行了,了解过了,咱们出去吧。有这时间,不如去逛逛东大!”

    东大目前基本是亚洲最好大学,全世界排前几的。来都来了,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目前京大和水木还排不进世界前一百呢。前些年我们的学术凋零得太厉害了。

    幸好底子还在,还能恢复得过来。

    “行,走吧。”

    三个人出了大商场门口去等车,司机会从-1楼开出来。

    看到有樱花国的人挥舞着一万日元的大票子,在商场门口打车。

    于朵想了想,“相当于我们的71块。也超过他们平均一个工作日的薪水了啊,确实有点富裕!”

    大哥日薪差不多3块。别说拿3块去打车,5毛他都不舍得。

    甚至公交车费他都觉得没必要花。能骑自行车,他绝不坐公交。

    两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真的是天差地别。

    当然,这和我们的公交车线路还不是很发达也有关。

    很少有去目的地的直达车,而且往往站台离得很远。

    顾朝暮道:“我倒是觉得他们有点飘。这是觉得经济会一直是这么突飞猛进吧。但纵观历史,其实昂扬奋进的年头反而是非常态。”

    常宁道:“如今确实的樱花国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峰,而且刚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年轻人来说,从记事起就是这样昂扬奋进的啊。不过你说的飘了,也确实有的。有些樱花国的人甚至觉得,他们已经不用像之前三十多年那样对漂亮国奴颜婢膝的。”

    于朵道:“被人在自己国土上驻军的国家,这就想闹独立,早了点吧。好像听说我们对樱花国也是有驻兵权

    的?”

    顾朝暮点头,“嗯,二战后的巨头会议决定的。罗斯福为了多一个投票权,那时候很照顾老蒋的政府。直接让我们成了联合国五常,也可以向樱花国驻兵。联合国的席位老蒋派人去占了,但驻兵他没来。他当时急着调兵遣将全国布局,好打内战呢!”

    他也不看好樱花国能靠着经济就摆脱漂亮国。

    追根究底,樱花国50年代初经济开始腾飞,是靠着接抗美援朝漂亮国的军需订单。就近原则嘛!

    于朵看着大街上匆匆来去的樱花国人,“听说喝牛奶让樱花国新的一代平均身高长高了11厘米。好像确实是有效果的!”

    常宁和顾朝暮对视一样,表情有些古怪。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人种的变化!据说二战后樱花国有很多漂亮国和樱花国的混血儿。

    平均身高都被抬高了那么多,可见这个数量之大。

    当然,喝牛奶应该也是一个理由。

    不过这话,就不用和妹子|于朵说了。

    这种时候才感觉到她确实才是个17岁的小姑娘,这方面还有些单纯!

    三个人去到东大,登记后进去参观。用的是常家少爷的名义。

    常家在东京肯定是有产业的啊。

    而且常宁还能留流利的樱语。所以,很顺当的就进去了。

    东大自然是很漂亮的了。但蔡元培先生说的,大学之大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有大师嘛。

    “这里头师资应该是很强大的吧。”

    顾朝暮道:“你想以后来这里留学?”那有点不妙啊,他是想去漂亮国的。

    “我想学经济学。虽然樱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