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30-340(第12/17页)
什么人,耿晨和吴琼也听说了。那人家出国几年肯定就是公派出去的,怕是去当驻外大使。
这种时候走不开也正常。
吴琼笑道:“没事,你礼到了一样的。”
于朵笑着点头,“好的。”
她一次、二次找耿晨大哥打听事儿,人家都很热情。回头看二姐去不去,去的话帮忙带一份礼金。
不然,她也可以提前给。这两口子都是脑子比较活泛的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于凌
道:“元旦是吧,我争取飞回来。”
毕竟是当年一起在火车上为了保护货物,跟劫匪一起打过架的交情。看到她有危险,耿晨也搭过手的。
人也不能把路走窄了。
而且,这俩混得也还是不错的。如今能自己买房子结婚的年轻人,都很不错。
好多回城知青,至今没找到工作呢。
不过,两个人合买,压力应该要小一点。尤其这两个人都挺能挣钱的。
吴琼惊讶地道:“你现在就是两边跑,飞来飞去的啊?真好,飞机很安全啊。”
坐飞机,除了贵和麻烦一点没别的毛病。看来于凌是真的挣钱了,不但买了房子,还当上空中飞人了。
关键是,有人脉了。没人脉怎么开得到能买飞机票的介绍信。
也有可能是她妹的人脉。之前不是听说她干哥家的亲戚在广州开成衣厂做外贸么。
耿晨也是点头不已,“鸟枪换炮、鸟枪换炮。”
三人互相看看,想到最开始一起坐三四天硬座去广州进货。然后扛着货挤上车,又坐三四天硬座回来的经历,都唏嘘不已。
于凌道:“大家都是在走上坡路就好。成,既然以后都住这个小区,往来的机会就多了。那你们忙,回见!”
“回见!”
等于家人走远了,吴琼道:“你说徐然咋想的,于凌多能干啊!一个人都能买房了。他跟于凌一起,怎么也好过后面这个吧。”
耿晨道:“别人的事别管那么多了。那咱们还请不请朱丹和钟言啊?”
吴琼道:“这房子只收了咱们9000,比市价便宜几百。不请不好吧?我看于凌那里,好像豁达了许多。徐然估计都翻篇了,更不要说钟言。她应该也知道只要和以前同一批回城的知青往来,肯定是难以避免和钟言撞上的。”
钟言真的是这一批人里混得最好的。虽然很多人在背后说他是吃软饭,靠女人上位的。
但当面可没人敢招惹他,还都是冲他说好话。
耿晨点头,“嗯,那就这么办吧。”
于家人走出去之后就分开了,于朵上外交部大院去。干爹干妈还有半个多月就要离开,她周日没事都会过去。
于凌去看家具,她计划先给定金定做。定金她还是拿得出来的。
于承一家四口则按原计划坐公交车去动物园。
于承和邱新梅是准备去散散心,左右之前答应过娜娜。
于朵也是坐公交回到学校,预备骑自行车出门。学校过去外交部大院很近,十多分钟车程。
妞妞这会儿在出租屋写作业。外头冷,她妈不让她去帮忙看摊子。
而且周日的生意也没有平时好。
她放了一个热水袋在腿上。那空调于朵不在家,黄姐就没有开,电费太贵了!
于朵随口问道:“妞妞,你学习跟得上么?”
妞妞道:“我这是第二次读二年级了,还好。”
“那你可以自己把后面的书多看看,习题也多做。有余力把三年级的书也找来看看。”
妞妞点头,“嗯。”
于朵和她挥手做了个‘再见’。妞妞抱着热水袋出来,“小老板再见!”
于朵戴上手套,用围巾把头脸遮住,骑着车一路过去。
高敏看到她道:“过些天估计就要下雪了。到时候你出门可别再骑自行车,结了冰的路面容易摔。”
于朵点头,“嗯,我知道了。主要是打电话给刘哥,他未必在家。在也要等一等,还是自行车方便些。等下雪我就不骑了。”
坐黑的,只有提前预约了时间的最方便。譬如她每天往返俱乐部和学校。
高敏点头,“有事要出门,给你干哥打电话,让他开车接送。”
“好的。”
等干妈不在国内,她是不是就可以自己开车了?反正现在也没有足够的交警,根本没人抓无照驾驶的。
而且,她的个头冒充大学生完全没问题。
第338章 第 338 章 不过,除了去俱乐……
不过, 除了去俱乐部,其他时候用车的频率也不高。
为此买一辆车,好像不是很划算。
唉, 如果北京街头能到处都是出租车就好了。招手即停!
广州那边的正规出租车听说越来越多了, 不过还是供不应求。也该推广到北京来了吧。(北京出租车, 亚运会才普及)
至于说打电话给干哥, 人家要学习、要处对象、还要去外交部当编外工作人员。
她这个当干妹妹的不能那么没有眼力见。
那就有预约的时间坐黑的,没有又懒得等黑的开过来,就坐公交车吧。
而且,如今三轮车也开始出现,懒得走到公交站台,就坐三轮车吧。或者进一点的地方直接坐三轮车。
这应该算是解放前黄包车的替代品吧。
就是冬天坐,得穿扎实些。
唉,她最近俩月生意顺利,能净入五六万。真的是有些飘了!
天气刚冷, 一冲动买了一台柜式空调。这又想买小轿车了。
她的电器行还没有足够进货的资金, 旅行社也还没有足够的商务车。废品站的小四合院还没买下来呢。
买那台空调, 好像有些对从前物质极度匮乏的一种报复性消费。
但确实买了,日子舒坦得多。也不后悔!
中午吃饭的时候, 说起漂亮国的人提前消费, 常志远道:“这个不适合华国国情。而且,提前消费, 容易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
他瞅瞅于朵和常安、常宁,这仨倒是都挺舍得,一人买了一台8000多的柜式空调。
至于常家,他们是做了个壁炉。这会儿正烧着,屋子里也很暖和。
问于朵, 她说她是租的房子,不能随意改动。
而且,也没地儿砌个壁炉出来,还得有烟囱呢。
要弄壁炉只能像他们这里一样,是修建的时候就都做好了。
至于常宁和常安,直接就说不想为此破坏四合院的结构。
行吧,说起来,他们三兄妹都是自己挣钱自己花的。不是动用的家里的钱。
而且也不是提前消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