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20-330(第7/17页)
问就直接问了。
蔡成苦笑道:“我想去漂亮国。漂亮国去年的GDP是1.06万刀。我出去能挣到这个数就不错了,还20倍呢!”
于承心头换算了一下1.06万刀,按照人民银行的汇率算差不多3.2万人民币。按黑市算要再翻一番。
怪不得秦副厂长公费出去学习了半年,回来之后万般感慨呢。
于朵肯定是想留蔡成的。老蔡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绝对是一个高质量的管理人员。
好歹是60年代的名牌大学生呢,而且在外交部干过,见的世面也广。
她哥问的这个问题比较助攻。于朵也就没阻止他问。
听到老蔡说的1.06万刀,她不由自主和顾朝暮互相看看。
她们俩超过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人均收入很多了。
就当黑市价6.4万算嘛。
于朵现在一年能到30万,不过她是三个产业加起来。
但三个产业未来都是很可期的。
涉外旅行社的前景不用讲,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现在只愁外语导游人手不足。
电器行只要资金到位,利润会随之水涨船高。
废品站稍微弱一点,但工业化水平是上升,以后家家户户愿意丢弃的废品会越来
越多。
应该有几何级增长的一天。
于朵此刻切身体会到了自己真的是高收入人群了!她相当于漂亮国人均收入的五倍。
要不回头手头松动了,不需要大量往电器行填钱了,她再办个签证去漂亮国看看?
反正去了她也消费得起,再说还可以去常家借宿。
出国对她来说,好像不是太大的难事儿了。
顾朝暮估着自己目前15万不成问题,如果能机械化生产还能翻番。
翻几番他现在不知道,反正两番保底。
两番就是30万,三番是60万
现在收音机供不应求。产量跟得上,他还可以派人往京津冀以外的地方去推销。
全北京900万人口,户均一台也能卖出上百万台。
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
为什么要让樱花国的人来占据这个市场?国产货怎么就不能支棱起来?
只要他能造出不比樱花国收音机质量差、个头大的,这个市场份额,他当仁不让。
哪怕还有国产收音机厂竞争,他应该也能占到不少。他商标马上要下来了,技术绝对是行业翘楚。
现在就只等林技术员能带着生产线回来。
至于进海关的事,他正在托关系找人联系国产的收音机厂。就借个名义!
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打听国家什么时候能给他们这些自己做生意的、开厂的一个名分。
现在就感觉他们的脚步很快,国家正式的政策有些跟不上。
只要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了,他多招聘生产类、销售类的人才,自己需要花在收银机厂的时间就很少了。
至于常宁,他没有搞什么实业,就准备买几套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出租。
这个最省心。物以稀为贵,四合院的涨幅应该不比常荷在香港买的电梯公寓小。
所以,一整套院子一年3000左右的租金收入是小头。
他看上的是四合院的增值。
他计划再买三四套如今那样的院子。另外,常家收回来的那个五进四合院也在他名下,如今也在收租。
而且,于朵最赚钱的旅行社,他有17%的股份。
不同于蔡成那15%算是管理技术入股,他的是实打实的股份。
于朵上个月能分到一万多,他也差不多有四千。当然,老蔡也有三千多。
这里一年就是5万了。
另外,顾朝暮的机器设备买回来,收音机厂已经给他预留了30%的股份。
小顾再能挣,短期内也搞不到几十万来买机器。
所以,常宁的收入也是不比漂亮国差的。
蔡成这里也能算到他们的大概收入,心头不是不震撼的。
面对于承的问题,他笑着对于朵道:“小老板,如果你把分公司开到漂亮国,派我去坐镇吧。”
他是心向资本主义,觉得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很好。
但出去以后真的不一定能挣到人均收入呢。
那还不如跟着于朵继续干,前提是她把分公司开到漂亮国。
而且,如今华国改改革开放,经济方面也是在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靠拢嘛。
至于政治上,我们现在和漂亮国在蜜月期,肯定也要受到一些影响的。
他很想看到这样的华国今后将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啊!
所以,他似乎不是一定要移民了。
这其实已经是蔡成第二次说这个话了。
不过第一次说的时候,于朵心头没底。觉得自己去漂亮国开公司还遥远得很。
她想的是蔡成去漂亮国碰壁之后,如果她这里没有合适的总经理人选,那还是可以接纳他吃回头草的。
但现在她不这么想了。这一次去樱花国的门路如果走通了,以后去漂亮国就是距离远一点而已了。
她点头,“那这次去樱花国探路子我和常宁去,你看家。之后去漂亮国探路子,直接派你去。”
蔡成笑着点头,“好,我等着!”
于承在一旁听得胆战心惊的,那可是漂亮国啊!
你给下属画大饼还真是敢画。
流程在12点之前算是走完了,于朵问行政知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吃饭的地方。
行政想了想,说了一家私房菜馆。
“好,走吧。”
他们开了一辆车来,常宁的那辆。老蔡和行政是打车来的,旅行社的车是要为顾客服务的。
自己人出门就是打车,写清楚事由找财务报销。
于承则是骑的自行车。
第325章 第325章 于朵问了一下,知道餐……
于朵问了一下, 知道餐馆从这里走过去就几分钟路程,干脆就让常宁把车继续停在了这办事处门口的停车场。这里有空地,不过暂时还没想到收办事人员的停车费。
还是私人的动作快些, 毕竟收了是进自己的腰包。这公家的地方, 反应要慢一点。
于承的自行车也照旧放在之前那里, 就在旁边。
这家私房菜馆行政来过, 于是担负了点菜的任务。六个人,她点了五菜一汤。
味道确实不错,基本吃完了。买单也是行政买的,回头去财务那里报销。拿了一张收据去做凭证。
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