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220-230(第2/18页)

了。

    原本叫‘华国出口商

    品交易会’,为了方便外宾记忆改称广交会。

    是1957年开始的。每年春秋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展期是足足一个月。

    1957年4月,第一届春交会一共来了19个国家或地区的、1223名国外采购商。成交金额1800万刀。

    1957年的10月,第二节秋交会来了33个国家或地区的、1923名国外采购商。成交金额6900万刀、

    这两次的成交额,达到了当年外汇储备的20%。

    这就算是个开门红了,感觉还是很有奔头的。

    可以说撑起了华国外贸的半壁江山。重要到总理曾八次亲临广交会现场。

    但参加的外宾数量,直到1971年才首次超过万人。1978年首次超过两万。

    于朵看得有些心酸。

    虽然我们自己重视得很,而且在出口创汇上广交会是占了很大比重的。

    但之前29年的国际大环境,我们就是大部分时间处在被封锁禁运中。这些交易数据增长也不快。

    不过,之前她一直以为那十年的经济是停滞状态,原来也一直在增长当中啊。

    于朵想了想,那十年从上到下还是有很多人在抓经济。

    机械厂的生产秩序就一直没有乱过。

    除了当时的厂长、副厂长上心,肯定上头也有人支持。

    出口创汇,这确实是经济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她懂为什么师丈和外交部大院那些老人家挺看重她搞的涉外旅行社了。

    其实她一个团,一周就赚600多刀。这个数目是很小的。

    但一旦配齐了人手、车辆,她可以做乘法的啊。

    当然,这不容易。不然他们自己早就做了。就是师丈说的,如果外语类人才,哪不缺啊?

    下周旅行社的樱花国团也要开始接待游客了。

    有两个团在转,她一周能净入800多刀。

    开学之后都是这个数目。

    哦,不只,开学后周末的一日团也会提上日程。江津正在写相干的企划案呢。

    如果能再增加导游人数,旅行社还能扩张。

    这一块缺的就是导游人数了。

    只要有导游,车都好办。租不到一个型号的,其它的也行。

    甚至像刘师傅的黑的,也是可以凑合的。

    目前旅行社能独立带团的英语导游:于朵、常宁、林蕊、狄见欢、蔡成。

    还有一个积极跟着蔡成学英语,并努力找机会和游客对话的蓝天。

    江津也在学英语,但她没有蓝天那么投入。

    她还在焦急地等待着高考录取的结果,同时在做着旅行社的行政工作。

    江津是事实上的办公室主任,目前会计、出纳都是她管着。

    于朵也觉得她的语言天赋不太好,比不上没参加高考的蓝天。

    而且,这里头除了蔡成和蓝天,都是学生。九月开始就最多只能周日兼职了。

    每个周日哪些人来做轮值的一日游导游,这个届时由江津来安排。

    于朵和常宁只在没人的时候做替补。

    至于樱花国语的导游,能带团的胡志广、常宁,给胡志广当助理同时跟着学樱花国语的秦风。

    然后就没别人了!

    现在太缺外语人才,但肯定不能等着77年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毕业。

    那会儿就没有先发优势了。

    而且,第一批大学生啊,都是香饽饽。去向早都定了。

    各大部委、各地方政府、各国有厂矿,哪不缺大学生啊?

    中间整整停了十年高考。

    这些人怎么都不可能来她这个草台班子的。

    她招的两个长期导游,蔡成是一门心思要投向西方世界的怀抱。

    就是拿旅行社作为一个挣钱和结交外国人脉的跳板。

    而且于朵对他相当大方,分他15%的干股呢。

    也没有因为他心向西方用有色眼镜看他。

    他就很勇于任事,不但在内部教授英语,还把旅行社都管了起来。

    也算是明正严肃,第三大股东嘛。虽然只是干股,但于朵也答应了将来离职,会赎买回来。

    胡志广是小学文凭,能入职靠的就是偷渡去樱花国打过黑工,语言无碍。

    所以,他对于大学文凭的蔡成掌事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干股,于朵也许了他以后樱花国的团他都可以抽成。只是比例还没有定。

    但保证不会让他比蔡成的收入差太多。

    她上学期间,要靠这俩人给她把旅行社撑起来啊。

    于朵也让他在联系目前仍然在樱花国打黑工的一些熟人。

    他的队伍要壮大,其实比蔡成的英语导游团队还容易些。

    有地利!

    第222章 第 222 章 但胡志广也说了,……

    但胡志广也说了, 他得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了,才好去跟那些打黑工的同胞联系。

    他觉得只要于朵能说到做到,他是可以去和人讲这个话的, 也应该能叫回一些人。

    那些人偷渡出国, 大多是借了高利贷出去的。

    不管是找中介、还是乘船, 收费都很高。

    樱花国又不可能像香港、T湾一样游得过去。

    出去之后, 一天劳作15——18个小时,真的是被当牲口。

    但只要能支撑下来,挣的钱也是国内的几十倍。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去啊。

    如果回国也能挣到高薪,还不用那么累,活得也比较有尊严,肯定有人愿意回来的。

    不过,小老板也说了,不是会樱花国语就要。

    还得有爱国情怀、服务意识。爱国情怀是第一位的,服务意识都可以后天培养。

    所以, 旅行社的前景, 于朵觉得还是比较光明的。

    至于电器行, 只要能确保追加投资以及运送安全,销售真的不是问题。

    还有废品站, 如今一切都上正轨了。吴珍给管得井井有条的。

    就连伏天后要添的那个沿街骑三轮收废品的人, 她都在开始面试了。

    就跟关大爷学的,首选高中生里能搬搬扛扛的。

    于朵捋了一下自己的三个产业, 发现要暴富、要超英赶美还是不容易。

    她从听到常荷嫌弃白云宾馆的时候,心头就有点不舒服了。

    再听到她说什么扶贫,就更不爽了。

    但常荷说的是实在话,是客观存在的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