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40-150(第9/18页)



    还不用出房租,这利润其实很吓人。一天赚六七十的没问题。

    这一个月下来就两千了。

    这儿一共有五个人手,是一对夫妇带着三个儿女在做。

    可是,要做这个也需要条件的。

    首先就是在这里得有这样靠路边的房子。

    如果是用租的,利润怕是就得少掉几百的。

    房东看你生意好了,肯定要涨价的。

    还有,手上得有点真功夫。

    这一家生意做好之后,旁边也有人跟风开餐馆。

    反正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几乎确定是不会来抓了。

    但是,绝大部分摆摊的人还是到了饭点就往这一家走。

    靠的不就是口味好些么。

    于凌惊讶的看那两人一眼,不知道他们要找她妹妹谈什么合作。

    这两个看起来就比较的像知识分子,都戴着厚厚的眼镜呢。

    瞧着不太像坏人!

    不过也不好下断言,坏人脑门上又没有刻字。

    至少如今,是不兴在犯人脸上刻字的。古时候倒是有黔刑。

    于朵心头倒是有些数了。

    这怕是也组装了收音机,想找她给卖的。

    其实,可以啊!反正计件收费嘛。

    这俩人可能是觉得他们不擅长,而且他们的时间用来组装收音机不好么?

    她这里没准还能发展成一个专卖收音机的摊子呢。

    不过,这俩的货如果性价比比不上顾大哥的。

    那就只能等着顾大哥的卖完了,他们的才卖得动了。

    甚至有人可能宁可等着下一周顾大哥的货。

    于朵畅想了一下,以后能办营业执照了,她办一张,然后光明正大的摆摊。

    甚至都可以在这附近租个门面。

    那可是很有钱途的啊!

    于凌吃好了去给两个手下打了饭菜和汤。

    她让于朵拎着两个饭盒,自己拎着两个汤盅。饭盒装的是干的,显然比汤盅要好拎一些。

    那俩人还没有吃好。

    于朵道:“二位,一会儿到摊子上来找我。谈得拢,我们再找个地方详谈具体事宜。”

    这会儿是中午吃饭的时间,没几个人来逛的。走开一会儿没事。

    “好!”

    于凌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可能是过来找于朵帮忙卖收音机的。

    毕竟她这一个月是真的借着京大物理系霍教授的名头,以及顾朝暮性价比极高的收音机,打响名头了。

    唉,还是妹妹这样好。

    人坐这儿,还是一个星期来一次,人家也看中了她的销货速度。

    于凌现在一个月的净利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1000左右。

    每个月投入1000,赚1000。这个回报率非常的高了,甚至可以说高得惊人!

    当然,前提就是所有的货都平平

    安安的带回来了。

    而且,这个速度还可以提升。

    这一次,她和徐然商量可以等衣服卖到一半就出发。这样摊子上不会断货。

    如今徐然又去买火车票了。就还是他们六个一起往返。

    于凌盘算时间,这样她六月的大姨妈就是人到了广州才来。

    就进货的劳动量,不算什么。

    广州各方面的服务比北京要先进一些。

    他们如今再去进货,也是包一辆黑的跟着走。

    如今都有固定合作的黑的师傅了。

    提前打个电话知会一声,到时候还会到火车站出站口来接他们。

    走的时候也会把他们连人带货的送到火车站。

    十分的方便。

    住的地方还是最开始那个招待所。

    如今关青宝四个住俩标间,她和徐然各住一个单间。

    至于吃,广州的美食如今也可以尽情享用了。

    反正关青宝几个上次回来说起,连关大爷都被说馋了。

    广州可是美食之都啊!

    但是,这么一趟一趟的奔波,其实于凌也是觉得很辛苦的。

    尤其就她一个女孩子。

    就算分货的时候,那五人都会帮她分摊一些。

    但那么扛着货上火车。每次去在硬座坐三四天,回来也要在硬座坐三四天。真的是很辛苦!

    感到累的时候,她也只能想一想钱!

    就算于承现在涨工资了,自己一个月挣的这1000,他也要挣一年。

    这么一想,她心头就平衡了。

    周大妈说得对,‘钱难挣,屎难吃’这可是千古名言!

    她想挣十二倍于于承的钱,当然得承受更多的辛苦。

    说起来,肯定没有于承上班的十二倍辛苦吧。

    不过,还是挺羡慕小妹靠着人脉,逐渐拓展开的这个收音机生意啊。

    这在当下,几乎可以说是无风险了。

    真的做出名气、做出规模,以后大有可为。

    谁不知道如今最贵的就是电器啊。

    第146章 第 146 章 于朵道:“是啊,……

    于朵道:“是啊, 电器好贵!”

    主要就是好多都是进口货,沾到进口二字就贵得不行了。

    少数国产,如今压根不能替代。技术达不够, 产能跟不上。而且国产的也不便宜。

    就譬如电视机, 如今一台国产的、黑白的、9英寸的电视机, 隔壁杨大妈家三年前都花了500多才买到。

    当时拿着稀罕的电视机票还等了许久才轮上现货。

    于朵现在都还记得杨大妈家的电视机搬回来那天, 整个大杂院都轰动了。

    大家一起抬着小板凳,去杨大妈家看那个9英寸的洋气玩意儿。

    杨萍姐为此得意了好久的。她家可是大杂院第一个买电视机的。

    500多啊!

    大哥当时看得非常眼馋,但是楞没敢想买电视的事儿。

    而且,也没处弄电视票去。

    这还是黑白电视,彩电就更不用提了。

    1978年也就是去年,国家才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

    如今还没有竣工投产呢。

    不过,现在黑白电视好像便宜些了,技术还是有进步的。

    9英寸的400来块就可以买到。而且市面上还有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了。

    但是,那个数字对于承依然不是小数目。

    嗯, 400对二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