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00-110(第13/18页)

之后就搬回外交部大院住。

    “她不会去的。她说她生于大杂院、长于大杂院。和大院,多少有些格格不入。要考试了,不想搬来搬去的适应环境。尤其,需要适应的不只是咱们家的环境,还有周围由人组成的环境。”

    这个话题她和于朵谈过的。她肯定也是希望于朵搬去外交部大院的宿舍一起住。

    于朵就是这么答复她的。

    大杂院和大院,确实是代表了两个阶层。

    如今的于朵跟着他们住回去,容易引来各方侧目。

    常志远道:“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这于朵倒确实是个心头有成算的。难怪小敏说她有几分像自己。

    按说穷人家的孩子,很少有这个年纪就明白世界真相的。

    这要是没人教,那都多智近妖了啊。

    “我让她3号起还跟从前一样过来俩小时学英语,然后我给她答疑。”

    常志远道:“嗯,那你不嫌麻烦的话,随你啊。对了,老章打电话问我支不支持你继续翻译事业。”

    回头他的配车重新发下来,有司机送,也还好。

    他需要在外头跑来跑去的时候应该不多了。

    真有,那再让高敏自己坐公交车过来。

    其实66年之前有出租车的。不过那十年被作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批判,就销声匿迹了。

    这个问题高老师自然也想过了,“等中考之后再说吧。”

    常宁道:“我也觉得这里日子清净,很适合复习。要不我住这边吧,反正妈你每天都要过来。”

    常志远道:“你小子爱待外头就待吧。不过一日三餐自理你不嫌麻烦?”

    “那不有食堂么。我也是教师家属,可以去吃啊。”

    最后便决定下来,常宁自己住这边的次卧。

    高老师每天下午过来俩小时。

    第108章 第 108 章 那俩小时常志远都……

    那俩小时常志远都在工作, 而且家里的家务活儿肯定是请保姆。

    所以,对他没有影响。

    再说了,这也是中考前两个月特殊时期的安排, 并不是长期的。

    他没什么意见。

    高老师也觉得常宁留这边挺好的, 省得于朵过意不去自己为她跑来跑去的。

    而且, 大院里那帮小子、丫头, 也不至于腿一迈就过来找他了。

    高考前,那样很分心的。

    不过,“常宁,你不要叫一些狐朋狗党过来,影响到你妹妹复习的效率。”

    常宁道:“我才刚回来,哪儿去找狐朋狗党啊?就一个顾朝暮!”

    他都十年不回京了。

    以前那些发小,家里没挨整的,基本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有些甚至都已经当爹妈。

    这也玩不到一起了。

    高老师点头,“小顾这小伙子不错。而且他也要高考, 考京大。你们可以一起复习。”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于朵这会儿看书的间隙, 过去东屋看看关大爷修复古董, 休息一下脑子。

    关大爷搁下手里活计,喝水。

    “于大朵, 你《红楼梦》看到哪了?”

    于朵从高老师那里把这本书拿回来了, 在慢慢看。每晚临睡前看几回。

    她道:“《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哦,已经看到高鹗的续本了啊。其实看前八十回就可以了。续本, 不看也罢。”

    “你老人家应该也是看过续本的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没看过,怎么知道不看也罢。

    关大爷放下茶盏,“看过,怎么没看过?我当年把比较知名的续本都看过了,因为一开始看不上高鹗续的。结果后来发现, 看来看去高鹗本已经是续本里最好的了。也不知道曹公自己的后四十回到哪儿去了。虽然据说本身可能就没写完,但时人似乎有看到过十几回的。”

    于朵和关大爷说了她婉拒跟着高老师一家三口搬去外交部大院的事。

    关大爷笑道:“为什么啊?你去了,阶层都飞跃了啊。还有更多的机会认识青年才俊。”

    于朵道:“林妹妹进贾府,日子都过成那样。我要是跟了去,肯定也不会多舒坦的啊。”

    就高家那一家四口,尤其高冉冉,肯定就恨不能咬她两口。

    还有外交部大院其他的人。

    哪比得上她在废品站住着,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家做主?

    这搬出来了才知道自立门户的好处啊。

    没人管手管脚的,也不用看人眼色。还不用干活儿了,可以专心复习。

    关大爷道:“嗯,你看完《红楼梦》,可以去找《红与黑》看看。里头的于连也是一个努力要跨越阶层的人。可以看看那些上流社会的人对他是什么看法。不过还好,他那会儿法国的阶层已经固化了。如今嘛,还有机会。我如果没有想错,中央这回应该是下定决心大搞经济建设了。这时候,读书、经商,都还是有机会跨越阶层的。这也算是时代赋予你们这代人的机遇了。”

    他运气就没于大朵好,之前几十年压根没有他这个出身的人上进的通道。

    如今,都年过半百了。

    中央的决心,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半年他才认识到的。

    之前其实也担心过有反复。

    现在看来,顶多有曲折,不会有反复了。

    有他这样担心的,应该不是少数人。

    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有识之士都这么想过。

    还好,这回应该是来真的。

    于朵点头,《红与黑》,她记住了。

    关大爷道:“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那些呈上升趋势的人家,以及走下坡路的人家都是怎么样的。”

    上升趋势的人家,辛家应该算吧。

    辛部长和何副厂长都是普通人家出身,五六十年代书读得好出的头。

    但处级、副处级应该就是他们的天花板了。

    所以把希望放到了儿女身上。

    辛家大哥从军,已经立下战功,还追到了领导的女儿。

    辛小二如今也开始努力了,想学医。

    不过他说家里对他的期许不是当医生,而是以后进卫生厅乃至卫生部。

    至

    于辛晴,暂时不了解。她应该和自己一样,正在备战中考。

    高老师已经给自己铺好了路子。于朵现在只要尽己所能的考好就行。

    考好了她就能进北京最好的那几所高中之一。

    进了那样的学校,考不上一流大学都是给学校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