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60-70(第14/17页)

 关键改去协和看医生、拿药之后,虽然贵一些,疗效真的好了不少。

    她也不用一直忍痛了。

    于朵盘算着,翻译那块,一个月出满工,她们师徒能挣三四百。

    如果废品站这里算上古董也能有这个数。那么到劳动节就差不多凑够2000元了。

    关大爷说了,暂时先尽着高老师的手术费来。他的钱不用分,除了必要的本钱都可以让于朵先拿走。

    感觉日子还是很有奔头的!

    第二天10号,一切按计划进行。

    等拿到盘子,关大爷给于朵细细讲了怎么辨认,顺道给她科普一些古董方面的常识。

    “西太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同光时期文化艺术曾有过悄然的‘中兴’。”

    于朵瞪大眼,“我还以为那几十年光丧权辱国了呢。”

    关大爷白她一眼,继续科普道:“长久不景气的制瓷业因此也在那个时期复苏了。景德镇御窑厂为西太后烧制的御用瓷器,在同光时期的官窑瓷器中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数量占相当大的比例。”

    于朵指指桌上的五个盘子,“这是御用的么?”

    “当然不是!要是的话,我能卖那么便宜?当时官窑烧制御用瓷器兴盛,民间的私窑便也跟着红火了一把。所以如今流传下来的同光时期的老物件相对来说不少。”

    于朵点头,“哦。你说过的,古董是物依稀为贵。所以这五个盘子卖不上大价钱?”

    “一个是这个缘故,还有一个缘故是如今就舍得钱收藏古董的人也少。好多遗老遗少的家族经过之前十年,都还没恢复元气呢。好了,跟你说瓷器本身。这五个盘子是光绪年间的。那时期的瓷器以仿效前朝的器形而闻名,如青花瓷仿康熙、乾隆青花瓷,粉彩仿雍正、乾隆官窑。但在陶瓷工艺制作上已经逐渐有所发展,手工绘制水平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华丽生动的纹饰更趋于完美庄重”

    关大爷接下来又一一讲了辨认的要点。

    于朵很认真地拿着笔记了下来。这要是什么时候她也能捡漏了,那可就太好了!

    “你倒也不用死记硬背。等这一行红火起来,造假的肯定就出来了。华国民间最不缺的就是造假的大师,乃至大宗师。他们造出来的假家伙肯定基本是符合这些条条框框的,几可乱真。”

    于朵挑眉,“那还怎么辨认呢?”

    关大爷反手指指自己的双眼,“跟着感觉走。所以这一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买定离手,货出无悔!一切全凭眼力!”

    于朵道:“《红楼梦》里讲‘假作真时真亦假’。”

    关大爷挑眉,“哟,你还看上《红楼梦》了?文化修养见长啊。”

    旧体裁的小说他年少时自然是都看过的,甚至还有些游戏之作。

    “高老师拿给我看的。”

    关大爷道:“嗯,有个有见识的女性长辈指点自然是好事。不过你可别学她太过感情用事。好了,你回去吧。”

    于朵道:“你不走啊?”

    他

    们这会儿是在废品站的办公室里,回家正好可以一路走回去。

    关大爷道:“我得等买家上门呢。要不然这五个盘子在哪过夜,我心头都没法安宁。”

    这要是让人偷了,600块啊!他们现在赔得起?

    而且,已经联系了买家。货丢了交不出来,也是要坏江湖名声的一件事。

    “赶紧走了,趁着天还没黑。”

    这一条胡同都是认识的人,他还敢让于朵自己回去。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要是别处,肯定得让贺山送她。

    第69章 第 69 章 不过现在,贺山还是……

    不过现在, 贺山还是最好留下扎下场子。不然就怕他只得一个老头,对方不讲江湖道义。什么事都不得不防一手。反正不能光靠别人用道德约束自己。

    至于那三个拾荒者,虽然没让他们参与进来, 但人就在东厢房, 也能算是人手。

    所以, 这里是最合适的交易地点。

    于朵便自己走回家去了。

    第二天中午她问贺山。

    贺山道:“顺利交易了。老板如今就在等着昨天下午那个笔洗的主人上门。不过他说不能就在这里等着, 让人看出他很在意。他还是去茶楼厮混,消磨时光去了。人来了,再去叫他就是。”

    于朵点点头,没说什么。

    200块差价到手了!这里头要拿20块给大哥和二姐做利息。说好了这个利息钱是在于朵的分成里面扣。

    这400块,算是她的贡献。要对半分钱,肯定也得有所贡献才行。

    另外,参与此事的贺山至少得给人10块钱的好处费兼封口费。想必关大爷昨晚已经给了。

    这种事见者尚且有份,何况贺山还算是出了力的。

    甚至住这里的那三人,应该也会分润一份。可能加起来10块吧。这件事, 瞒不过他们的耳目的。

    不过这是收益还是可以!

    “废品那块你还是盯好了。嗯, 要是收到的废品里有什么疑似旧东西的物件, 搁着等老板来了请他看看。不用特地去请他过来,反正他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的。”

    “知道。”

    2月10号, 正月十四。于朵照样在高老师家誊抄翻译稿, 学英语。

    明天是元宵节,而且正好是星期天。

    这是高老师和于朵约定好的每周放假的日子。

    一个星期忙碌了六天, 也得歇一歇,才能再继续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上次过年高老师近似于失踪了几天。因为事涉她的家人,所以这些天于朵从来没有问过。

    但不会元宵节再来一次吧?

    当时高老师甚至连打个电话回来知会自己一声都办不到。

    那些人也不用多麻烦,就好吃好喝的养着高老师在家里。不给她出门,不给她拿到电话就行。

    这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禁锢了高老师的人身自由。但高老师难道还能为此闹到派出所去告他们啊?

    又不是什么非得要断亲的大事。还是那句话, 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个事吧,于朵还是不好问出口。

    可不说,搞不好周一再过来,又见不着人了。

    高老师看出她的想法,哂笑一声,“我还能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啊。他们之前是打电话说要来接我,我断然拒绝了。他们也不好和我闹得太僵,适得其反。所以,明天我哥嫂一家要来我这里过节。”

    这个做法,她就没法再拒绝了。

    开始他们说就在家里过,高老师说她日常不开火的。

    最后她哥拍板,过来看看她,然后到国营饭店去吃。

    还说一切都不用她操心,他们会提前过来订好位置,然后开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