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 26-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探花》 26-30(第2/8页)

方脸色扭曲,咬牙握拳猛上前一步。她从铜镜中看到,面露嘲讽,"李鹤轩,你敢碰我一下试试?"没本事还想窝里横,给他脸了。

    当初要不是他舔着脸在爹爹面前大献殷勤,她爹又如何会枉顾她的意愿,强势逼她嫁这么个趋炎附势的恶心玩意。若不是爹爹勒令她,必须在为李家诞下子嗣后方可归京,她当真是连见他都嫌污了眼睛。

    眼见李鹤轩青紫交加着脸杵在那,恶狠狠的盯着她,袁妙妙沉下脸,啪的下将首饰拍在梳妆台上。

    "快滚!别忘了,你住的宅子我袁家安置的,你的官职也是我爹给奔走谋来的!"没卵的东西,还妄想在她面前耍威风?况且本来今夜她就气不顺,偏他还过来上杆子找骂!贱得慌。

    李鹤轩到底忍着屈辱退了出去。

    不单是因为岳父大人是他的授业恩师,更因为那袁妙妙的外祖父是一方封疆大吏,足够让他不敢动她半分毫毛。而且又何止是他,就看他岳丈的后宅,这么些年来,可见半个庶子庶女?

    不过就算袁妙妙不说,当他心盲眼瞎不知她去见了谁?该死的淫/妇!还有陈今昭,他怎么也不去死,一对奸夫淫/妇!

    陈今昭回家收拾妥当上榻入睡时,夜已深了。

    幺娘却兀自坐在榻边背对着她,不知在想些什么。

    陈今昭望着幺娘沉默的背影,脑仁突突直跳,很不想证实心中那个猜想。今夜,自打幺娘发现她脖间的齿印后,情绪就一直不大对。

    其实从往常的一些细微之处,她不是没有发现诸此征兆,只是皆被她无意或刻意回避了。

    当初她就怕会出现类似今日这般情况,所以在幺娘嫁她之前,就与之说清成婚只是权宜之计,来日无论对方是寻得良缘和离再嫁或是想带着孩子自立门户,她都会鼎力支持绝无二话。

    当然,刚开始不知彼此性情,她没对幺娘坦白身份,只道自个是天阉,以此来掩饰平日的一些异常之处。直至某日深夜,被梦惊醒后的她愕然发现躺在她胸膛熟睡的幺娘,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方隐约察觉出幺娘的一丝不妥来。

    那时幺娘已经生了呈安,彼此相处几年也熟知了性情,遂她再三考虑后,还是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性别,以此杜绝幺娘深陷假凤虚凰的虚假情感中。

    自那之后,幺娘倒是再未做出让她困扰的事,只是整个人愈发沉默了。她不知幺娘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不敢深问,因为幺娘性子极为敏感,她也着实怕那句话说的不到位,反而让对方想不开。

    幺娘在榻边坐了会,总算上榻躺下了。

    听着不多时旁侧传来的均匀呼吸,陈今昭总算能悄悄松口气。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总是遇上这些莫名其妙的事!

    当真令她,苦恼万分。

    这一晚上,她脑中思绪万千难以入眠,一会想袁妙妙的痴缠,一会想幺娘的沉默,一会再忧心今夜摄政王千岁的态度,唯恐翌日上值时会再次受到一旨敕诏。

    各种纷杂情绪搅得她头脑昏沉。

    在勉强有了睡意之际,她还不忘摸向胸口,惯例检查有无发育征兆。好在尚无征兆,如此她稍稍放了心,否则,她便少不得要再去抓副药灌上。

    但不到万不得已,她着实不想喝,毕竟药性凶猛,她也怕身子喝出问题来。

    这一夜,难以好眠的又岂止一两人。

    夜半时分,昭明殿里宫灯依次点起,宫人们或捧金盆、巾帕,或捧绸衣、绸裤,来去无声。

    另换了身衣物的姬寅礼坐在榻边,指腹按压额角片刻,方又缓缓躺回寝榻。只是未及片刻,他却骤然起身拉帐,径自着履踏地,至楎架前捞过外衣披上,然后就疾步出了内寝。

    "从上书房搬些折子过来。"

    稍带低沉压抑的嗓音自外殿传来,刘顺隐晦扫了扫寝榻方向,便麻利安排人加紧速度去取折子。

    而他则在稍一思忖后,就转身去泡了杯专清心火的莲子心茶,躬低垂目的趋步亲捧过去。

    姬寅礼仰靠椅背随意坐着,接过茶碗时刚一入口就顿住。

    他掀了眼皮,没什么意味的扫过旁边的太监一眼,便端起茶碗仰脖饮尽茶汤,随手将空碗掷于案上。

    "将你那套宫闱阉宦之习收一收。"不等刘顺屈膝请罪,他已挥手,"出去。"

    刘顺躬身后退,一直退到殿前方止。

    夏风习习,他就这般垂首低眼候在殿门前,看着取完折子回来的宫人从他眼底迈进殿内,同样也看着那宫人再次垂手出了殿门。

    他就这般一直候着不动,只是竖耳全神贯注细听着殿内动静。在久到他躬起的背部隐隐渗出凉汗时,终于听到了里面摔折子的响声。

    伴随着这声响同时而起的,还自喉间滚出的斥声,"荒唐!"

    这句斥声,低哑,含怒,又含欲。

    刘顺绷紧的背部慢慢舒展开来,没过一会,殿内就传来了他主子的吩咐声。

    "刘顺,给孤再沏杯茶来!"

    第27章

    不知是体质原因还是面皮白的缘故,只要陈今昭夜里睡不安实,第二日早保管脸上会挂两显眼的大乌圈。

    翌日上值时鹿衡玉瞧见,只当她是祭拜伤神的缘故,就颇为安慰的拍拍她的肩,约定改日请她听曲吃酒,也好散散心。

    陈今昭没敢吭声,心道待平安度过今日且再说罢。若是不走运,今个他三怕就要受到上头的降罪敕诏,届时那鹿衡玉别说请她吃酒了,怕追着劈砍她的心都有。

    巳时三刻,在陈今昭惊恐的眼神中,御前太监刘顺手捧诏令,带着一干人浩荡朝着他们翰林院方向而来!

    "翰林院诸臣行礼,接令。"

    刘顺进殿后环视殿内众人,双手抬起诏令道。

    不得不说,在听到不是点名道姓宣他们三单独出去听诏时,陈今昭简直是大松口气,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噗通声,落回了原位。

    沈砚与鹿衡玉应也是这般想法,她都能听见二人暗呼口气的声音。

    在翰林院众人躬身作揖后,刘顺方徐徐展开明黄诏令,高声唱道——

    "奉摄政王千岁诏曰: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守义、刘景和、吴明远,授业不精,职事不逮,有负孤之委任。兹特贬此三人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以儆效尤!孤惟赏罚分明,黜庸擢贤,既已贬黜庸者,自也进秩良才。翰林院编修沈砚、鹿衡玉、陈今昭,才识明达,勤勉尽责。今特擢升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锡之诰命,以示褒奖。翰林院乃储才之地,愿诸君朝乾夕惕,笃学不倦,不负孤之所望。钦此!"

    翰林院众人齐拜:"臣等接诏,惟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顺带人离开前,特意将陈今昭三人叫到跟前交代一番,道是殿下有交代,今个就不必去上书房偏殿授业了,待明早辰时再按时过去。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