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个娇气包: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夫郎是个娇气包》 80-90(第3/24页)

动与赵盼说话:“阿盼,来,祖母给你带了点礼物,你瞧瞧看喜不喜欢。”

    她半辈子穷苦惯了,就是霍戍把长岁攒的大笔银钱交在她手上后,她也不曾大手花费。

    这朝前来见赵盼,给他买了两套笔墨,又还亲手缝制了冬日用的护膝,手衣等等,当是晓得了赵盼是她的大孙子后就开始做了。

    不单如此,也一样给吴怜荷带了礼品。

    赵盼见着已然有些老态的元慧茹,待他如此,心中不免阵阵发热:“多谢祖母。”

    桃榆瞧两人慢慢去了些生分,前去后灶帮忙。

    这朝当真是一家人齐全的吃了顿饭。

    霍戍还给赵长岁祭了酒。

    伤心已成为过去,如今一家人团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大伙儿没再继续揪着过去的艰辛说谈,徒增感伤,如同长此住在一起的一家子一般闲谈。

    “阿盼,此次应考感觉如何?”

    赵盼确有些饿了,他前去考试不敢吃的太饱而犯困,午间并没有吃上两口。

    现在一桌子好菜,她娘给他夹菜,桃小伯父也给他夹菜,时下还添了个祖母也给他夹。

    一顿饭上自己都没伸两回筷子,碗里就没少过菜和肉。

    一时间好似被亲人都包围爱护着,于一个自小就要藏掩着的孩子来说,心绪有些说不出来。

    “考题倒都有所涉猎,并不觉得冷僻,就是不知自己答得是否合考官的心了。”

    赵盼如是的说着此次童考。

    “不碍事,你才头一回下场,试试水,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

    赵盼应声:“我晓得,夫子也是这么说的。”

    一顿饭吃的早,却吃得久。

    吃完天色已然不早了,紧绷了几日的赵盼有些发困,元慧茹让他去歇息。

    孩子去睡了,几人又在谈了会儿话。

    “现在既是相认了,可要顺势让阿盼认祖归宗?”

    桃榆问了一嘴。

    吴怜荷面露为难,当初无媒无聘生下的赵盼,现在忽然带回去,村里人又还都识得她,不敢想当是在背后说得何其难听。

    无媒苟合,不知廉耻,放荡孟浪

    届时她娘家都当受人戳脊梁骨,且还得影响家中的弟妹出嫁。

    她已经让家里为她的事情烦忧太多了,如今父母已近年老,还要受村里人闲言碎语,不知当如何。

    其实实话来说,她这些年忙着生计,少有想孩子认祖归宗的事情,可但凡思及一二,都要阵阵不安。

    元慧茹看出吴怜荷的忧虑,道:“虽我是想孩子能认回去,赵家也就这个血脉了,但我还是依怜荷跟孩子的意思。”

    “这些年隐姓埋名,一个人把孩子拉扯至今,阿盼读书识礼,长成如此,已经吃了太多苦楚了。只要孩子能过得安顺,旁的也都不要紧了。”

    吴怜荷见元慧茹如此体谅,心中大为动容。

    “多谢娘。”

    霍戍和桃榆自是没理干涉两人的决定。

    一番商量下来,于是还是决定等过些年赵盼大了,能考出点功名傍身以后再行此事。

    霍戍和桃榆也想,届时他们的生意若是有了更大起色,家族门楣起来,旁人也就不敢说的那么难听,会有所顾忌。

    临别前,元慧茹把长岁带回来的那笔钱将近大半都交给了吴怜荷。

    “娘,我不能拿这个钱,我和阿盼不能侍奉,已然是心中愧疚。”

    “愧疚的是赵家,该是长岁愧对了你们母子俩。以前家里清寒,没能供长岁读书,今下阿盼读书刻苦上进,往后一应科考少不得还要花费银子。”

    几番推拉下,吴怜荷含着泪把钱拿下。

    “家里一切都有我跟阿戍,吴弟妹?”

    桃榆话说一半,觉着当是该改口叫吴怜荷弟妹的,但是两人年纪上确实,又还喊习惯了。

    几人被桃榆这一称呼给逗笑:“还是依以前的喊便是。”

    桃榆笑着应了一声:“吴三姐姐不必忧心家里。”

    “好。”

    从吴怜荷那儿出来,心头都松了一块。

    事情也算是有了些始终。

    此后元慧茹来城里便更勤了,明面上是来铺子里帮忙,实则也是为看大孙子。

    过了两日,骑射场里招到了四个骑射师,蒋裕后也来上了工,不愧是管州府财政的人,很快就上手了这边的账。

    新增了人手以后,霍戍和桃榆就都闲了不少。

    霍戍除却定下的逢一和六外有事情忙,平素骑射场的事情范伯霍守办得很好,几乎用不着他过问什么。

    合该闲下,霍戍却没闲。

    月底,霍戍叫桃榆写了张牌子,弄了个游行车,唤上了弓坊的伙计田小佃,在新街口外头竟也收起了粮食来。

    第82章

    “收粮食咧,收粮食!这边走这边看!”

    “好价收粮,卖了不吃亏,卖了不上当!”

    上了新街,板车缓缓挪动,田小佃扒在板车围栏上,冲着沿街吆喝的起劲儿。

    桃榆坐在板车前头,偏头看了眼,笑道:“这小子先前在粮行做伙计,这事儿果然是干得得心应手。”

    霍戍慢悠悠驾着马,先行小东街上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新街门口上把马车停下。

    一番游车下来,小西街上的有心卖粮食的自都留了意。

    秋后城里收粮食的人其实不少,各有来路。

    像是大型的粮行,小粮铺,还有从别地前来倒卖粮食的粮商,也有城中大户需要自行买粮吃的等等

    不过大户多是自己产业下有粮田,但事非绝对,总之卖粮的农户佃户多,也不乏收粮食的大商小商。

    霍戍他们出来收粮食也并不惹人稀奇。

    田小佃特地吆喝了价格优势,耳尖的卖粮人便随着板车过来,见停以后围了上来询问价格。

    昨日霍戍和桃榆已经大致的了解了城里现在的粮价,目前精粮一石一千文到一千一不等,粗粮七百五到八百五不等。

    一般来说大粮行的价格是最低的,反倒是那些来路不太明晰的粮价要高些。

    农户多是老实人,就信服大粮行觉得卖过去结钱还是一系都有保证,即使价格低还是卖粮过去的人很多。

    不过也有想要多卖几个子儿的会选择这些不是粮行而收取粮食的商人。

    “我们这儿精粮一千文一一石,粗粮八百。现卖现结,一次性把钱结清,卖得多路远可以派遣人去接运。”

    田小佃不厌其烦的给前来问询的农户解释。

    “那究竟多少才算多嘛?”

    桃榆道:“五石粮以上就能派人去接运。”

    “那一家卖不得这么多,与乡邻合卖五石以上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