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婆身边到处摆摊: 22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富婆身边到处摆摊》 220-240(第25/26页)

声响。

    这会儿亚比妹吃完了,她动作优雅的拿了纸巾擦了擦嘴,才开始点评嘻哈妹刚才说的那句话:“说不准,你想抢我的也不是一两回了。”

    “我除了你也没抢过别人的啊!”

    “……谢谢你啊。”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将座位让了出来,还自动自发将桌子上面自己留下来的垃圾全部打扫干净,扔进了孙淼自带的那个大垃圾桶里面。

    亚比妹准备走了,嘻哈妹却跟个柱子杵在那里,然后对着孙淼就是一句:“小孙老板,你这一碗是不是太少了?我还没尝出个味来呢,就喝完了。这份量不对吧,外面卖得都很多的。”

    嘻哈妹很不甘心,因为她没办法再买了,现在前面那队伍长的要死,要是自己再排进去,估计才到一半就卖光了。为了明天的自己着想,嘻哈妹才说出了这句话。

    孙淼拿着一次性碗,正在给后面的客人盛汤,听到她的话,下意识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的碗。

    “没有啊,就是正常一次性碗的大小。”

    孙淼解释,她的碗不是那种特别大,专门用来盛汤的碗,也不是那种小的,一般用来盛大米饭的碗,就是平常在路边摊买米线的时候,那种不大不小的碗。

    嘻哈妹却并不满意:“还是太小了,要我说,小孙老板,你就应该换个那种盛酸菜鱼的大腕来!”

    ——可真是美死你了。

    孙淼对着嘻哈妹翻了个白眼,不理她了,接着盛汤。然后中途暂停了一下,先把桌子那边给收拾一下,回来戴上手套,接着盛汤、炸油馍头。

    结果没想到,过了一会儿,还真有很多客人踩着嘻哈妹走过的路,跑过来和她说“我还没尝出个味来呢,就喝完了。小孙老板,你那碗是不是太小了,我真的觉得你可以换个一次性碗!”

    孙淼不厌其烦的解释:“标准的,就这个大小,正常的。之前做鸭血粉丝汤、鸡汤泡泡小馄饨的时候,都是用的这个碗。”

    “我就是觉得小了点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们吃得太快了呢。

    喜欢喝胡辣汤的人还真不少,孙淼是六点到这块卖的,结果八点的时候就卖光了。要不是油馍头需要现场油炸,那估计她能更早收摊。孙淼看着还剩下几个油馍头,还打算不做了直接回家。

    但经过上次摆摊,有客人提出只要红糖冰沙之后,他们就打开了新大门:“不行啊小孙老板,虽然是搭配着卖的,但是你这还有油馍头没下锅呢,给我,我吃!”

    之前那种偷偷摸摸可以留下两个粽子不卖的日子,从这一步开始,算是一去不回头了。

    孙淼只能把那几个油馍头全都卖光了,才开始收拾摊子。后面没买到的,还有些不死心:“小孙老板,你这准备的太少了!你看看我们,周日一大早跑过来,地铁刚开呢就坐上了,你说我们来这么早为了什么,不都是为了你做的嘛!呜呜呜,你怎么不多做点呢!”

    天地良心,她做的真的很多了:“我做的不少啊,是人实在太多了。”

    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一直呼吁,哪怕采访的时候也和人说“不要来排队了,排不上的”。她总有一种,不管自己做多少东西,都赶不上客人的感觉。

    尤其是每次面对这些排到他们没了的客人,孙淼总觉得,他们有一种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面天天做小吃的企图。

    客人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啊:“我看别的卖粥啊的小摊子,他们都拉五六个大桶呢!你才拉了两个,你说说你,你餐车上的位置不都浪费了嘛!”

    孙淼还是觉得他们在无理取闹:“可是,可是我还卖油馍头啊……”

    “不管,就是不够吃!”

    第240章 是恶评

    应付完无理取闹的客人们,孙淼有些身心俱疲,当然,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高兴是肯定高兴的,因为大家会这么说,是因为真的喜欢她做的小吃,是真觉得不够才会拉着她说这些话的。

    你要是做的不好吃,谁管你每天做多少啊,反正他们又不来吃。

    正是因为喜欢,才觉得远远不够。

    不过孙淼觉得自己做这些,赚得差不多了,也能让自己平衡工作和私人时间,已经挺好了。总不能真把自己关进小黑屋里面,天天做吃食吧。

    对于孙淼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和苏瑞希在一起的时间。所以她乐呵呵开着餐车,就回了家。

    孙淼到家的时候,苏瑞希已经上班去了,虽然是星期天,但是苏瑞希需要加个班,一早就到公司去了。她就睡了个回笼觉,浅眠了一会儿,再起来吃阿姨做好的午饭,下午去买食材、做第二天的一些准备工作,然后做晚饭。

    在她回家的时候,群里面却涌起了新一轮的点评,主要都是好评,尤其是豫省人。

    豫省这一块人民,其实非常勤劳勇敢。他们是全国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省份,遍布在全国各地。在孙淼和苏瑞希所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中也一样,有很多的豫省人在这里工作、甚至扎根。

    孙淼的群里面,也有不少豫省人。

    面对家乡的美食,大家总是不吝啬说出赞美的词汇。

    【哇,真的太好吃了。一直以为我在外面吃到的都不正宗。虽然是浓稠的,但里面没一点内容,甚至好多时候我感觉吃到的都是预制的。我有的时候特别馋了,还会去一些连锁店里面吃。结果嘛,好家伙,还不如预制的呢。】

    【而且我有吃到一点中药味,但并不是很浓重,这点子中药味感觉外省的人也吃得惯,小孙老板真是太用心了!在保留中药味的时候还做了点改进,点赞点赞!】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配的油馍头,天知道这边只有油条一种选项,根本就没有油馍头。要我说,还是油馍头最配胡辣汤!我几乎就没在豫省以外的地方,吃到油馍头!呜呜呜,小孙老板也太好了。】

    【连锁店的胡辣汤15一碗,但不管是用的料还是好吃程度,我觉得都远远不如小孙老板做的。】

    他们的每一句都是发自肺腑的,如果不漂泊在外,很难体会到那种在异地他乡,猛然之间吃到自己家乡食物的感动。尤其是,还这么正宗。

    当第一个豫省客人吃到胡辣汤的时候,他就有些恍惚,这一碗胡辣汤仿佛把他带回到了儿时,绕着母亲等待着一口胡辣汤时候的场景。孙淼做的胡辣汤其实和自己母亲做的是不同的,但是喝一口,就会忍不住让人回想过去。

    因为人类的记忆是会不断美化过去的,美丽的食物会在记忆中变得更加美味,即便已经不记得它的味道了,但还是会觉得非常好吃,并且在记忆中一遍遍加深。

    吃到格外好吃的、哪怕和自己记忆中有些偏差,但因为足够好吃,还是能够唤醒曾经的记忆。

    这种记忆让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知不觉就会觉得:孙淼做的太正宗,太好吃了!

    只要够好吃,那孙淼就是当之无愧的胡辣汤第一传承人。当然有些菜不是这样的,它纯粹就不好吃,例如西湖醋鱼。如果真把它做好吃了,做到交口称赞大家都竖起大拇指了,反而不正宗。

    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