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 620-6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喵?》 620-640(第11/30页)

的单位也都放假。

    大众以为可能是饲养员在谈论这事时被悯悯听见了,以为悯悯只是在复述饲养员说过的话。

    连负责照顾悯悯的饲养员自己也这么认为。

    因为这位饲养员的老家就是在那个即将出现暴雨的市,她的父母现在都住在那里,近几天她确实不止一次提起了那暴雨。

    包括在熊猫面前也提过,她很确定。

    暴雨如期落下,引诱悯悯再次开口的行动却没有进展。

    面对人类的“宝宝,叫妈妈”等幼稚哄骗,悯悯紧闭着嘴,继续仰头发呆。

    外人开始怀疑这是熊猫基地的一场恶作剧。

    在直播中当熊猫因吃东西等原因而出现嘴部活动时,人工做点配音,很容易嘛。

    现在暴雨也下完了,基地方面该承认自己的玩笑了吧?

    基地方面是真冤。

    他们在大众闹着玩似的催促中进行了自查,确认真没有谁弄那种配音。

    这时候,在没人逗的时间,悯悯第二次开口,说某省某市某条街某某号晚上会发生煤气罐爆炸。

    这事可没人在悯悯耳边提过。

    那市是个没名气的小地方,而且距离他们这里有上千公里。

    基地方面疑惑不已,但既然悯悯说出了精确的门牌号,于是基地便查了查,发现那是一家餐馆,里面确实使用了煤气罐,在网上还能查到该餐馆的联系电话。

    本着“反正已经查到了”“反正现在已经是下午,距离晚上也没几小时了”的想法,熊猫基地拨通了餐馆电话。

    自报了身份后,基地直接说了悯悯的新通知。

    接电话的人和餐馆老板正好都看过悯悯说话的那场直播,也看了网友有关“悯悯说人话背后真相”的分析。

    两人下意识觉得这通电话是熊猫基地开大众玩笑的第二步,于是一边找附近有没有谁在拍他们的反应,一边配合地说:“好的好的,我们一定赶紧检查一下,安全第一。”

    接着他们挂断电话后说笑了两句,并纳闷地发现好像并没有谁在偷拍他们,不过他们还是真的去检查了。

    由于那时已经有吃晚饭的客人开始陆续进店,所以本就没太当真的检查工作被频繁打断,进度比较拖拉。

    第628章 0628

    ☆、第四十四场——国宝

    在老板已经快忘了这事时, 一个小工满头冷汗地跑到老板面前,说有一个煤气罐出现了泄漏。

    要不是老板让他们注意检查,他们可能就因为周围气味过于杂乱而疏忽点火了, 然后……

    说不定真的会爆炸。

    老板满心错愕, 再想想那通电话,决定往严重了对待,立刻疏散顾客、关店、连夜全面检查。

    折腾到第二天正常单位的上班时间,老板回拨熊猫基地的电话, 询问他们为什么会知道自己店内可能发生爆炸。

    老板:我这个当老板的都不知道我店有这个安全隐患,我平常其实算是很注意这方面的了。

    基地紧张:“所以真的爆了吗?”

    老板:“悬而又悬地及时发现了, 没爆。但如果没有你们的提醒, 确实可能爆。”

    顿了顿, 老板还是说:“可能性很大。”

    这件事之后, 熊猫基地越来越慎重地对待悯悯的预言。

    而由于头两次预言的动静都闹得不小,所以后续也很难完全瞒过大众。

    再后来, 基地发现, 好像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因为悯悯说出的都是适合直接在新闻里播报的事情。

    无论灾祸有没有被成功阻止, 在新闻中提一句都无大碍。

    当小绒毛来到这个情绪场时,全国对待悯悯的态度都已经比较稳定了:

    基本就是把它当工具熊使用。

    会认真处理悯悯说出的每一个预言,但并不会完全依赖悯悯的预言。

    在听了悯悯的预言后, 只要时间没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类便都会一边制定解决灾祸的方案,一边寻找其他相关线索进行核实。

    等核实到位后,才会正式开始实施解决方案。

    “核实”这个步骤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为悯悯的预言作证。

    即使悯悯预言的灾祸因提前处理而并未实际发生, 但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这灾祸原本发生的几率很高, 悯悯没有胡乱说话。

    一次都没有过。

    在社会舆论中,针对悯悯也有一些偏负面的说法。

    除了“如果没有那熊猫, 这些灾祸本来其实不会发生”的颠倒因果外,还有一些稍微有逻辑一点、只是比较阴谋论的。

    比如:

    从来就没有熊猫说人话,全部都是人工配音。

    那些“预言”其实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

    以熊猫的身份说出,是为了将这事娱乐化,给更深入、更广泛的大数据收集与使用做铺垫。

    又比如:

    悯悯这只熊猫是假的。那是披着毛绒套的机器熊猫。

    ——毛绒套会定期更换尺寸,以符合熊猫的成长速度。反正熊猫基地对正常熊猫的尺寸更新再熟悉不过了。

    这一点,悯悯从小与其他熊猫的格格不入就是证据。

    所谓的“预言”确实是这个机器说的,但仅是人工事先输入的程序。

    这个机器熊猫预言家被打造出来,是为了迷惑外国间谍,让他们以为我们国家真会依靠一只熊猫来制定国家大事。

    再比如还有担忧型的:

    我国真的没有过分依赖熊猫预言吗?

    熊猫的寿命可并不很长,预言这种不科学的技能也随时有可能消失。

    如果国家过分依赖一只熊猫,那么当悯悯死了或突然哑了,整个国家岂不是会发生巨震?

    幸好,在官方的引导下,主流舆论对待悯悯的态度还是重视中带着不少娱乐。

    大众普遍相信,官方能在最大化利用悯悯预言的同时,也研发出科技向的准确、稳定、更大范围的“预言”技术。

    大众:

    “至少在天气预报这一块,悯悯就没有很大优势。”

    “报一报小雨悯悯可能比APP强,但对称得上灾难的暴雨狂风,还是气象台更靠谱。”

    “播报时间的提前量、暴雨的准确影响范围,悯悯都不如科技。”

    “当然地震预报肯定是悯悯更强。强太多了。”

    “地震局千辛万苦弄出来的地震预警只能按秒抢时间,而悯悯基本都是提前几天预言,最差也会提前几小时。”

    “还有车祸、坠机、高空坠物这些预兆很少的,也是悯悯更强。”

    官方试图在不伤害悯悯的前提下研究出悯悯的预言原理。

    悯悯很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