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46. 第 46 章 新型教化(第2/3页)
罚,比如本来要罚钱十两可以变为九两,具体量刑当然是由官衙制定,相信大人对于这点一定比学生有方法。”[2]说完看向杨大人。
杨大人听到最后衙门可以发挥的部分,不由得笑了。
杨泰清震惊的看着霍霖,惊讶道:“知法犯法不罪加一等竟然还可以减免刑罚?”
霍霖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不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让百姓知法懂法。”
杨大人再次在心中暗暗感叹人的参差,替霍霖说道:“一开始用这个法子推行个五六年,让大兴百姓每户皆学得律法后再进行调整,可行。”
听到此法可行,三个小子压抑不住内心的开心。
杨大人望向他们:“你们想要实施?”
能够实施看看当然是最好的,霍霖望向杨大人,
杨大人沉吟片刻:“你们可以先进行前面几个步骤进行宣传,至于最后面那个购买律书即可进行减轻刑罚,暂时还不可行。”
这个霍霖也清楚,说到底前面的请人写书成册外加印刷传播只是‘商’之事,而后面的减免刑罚则已经是‘政’的内容了,容不得杨大人不谨慎。
征得杨大人的同意,并且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后,霍霖他们就开始了他们的行动,管家找来以写话本为生的书生,让他依据霍霖他们整理出来的可以写成故事的律法进行书写。
写完后霍霖他们再找来周边的百姓让他们看并提出意见,修修改改,终于做成了一册的量。
可能真的是因为霍家、晏家和杨家都不是抠搜人家,所以霍霖在分层级印刷时乙丙等印刷了不少,甲等倒是没有印刷多少,他就想着大不了就丙等就直接赠与百姓。
印刷完后,霍霖三人看着仓库这成堆的书籍,真可谓是书海啊。
霍霖与自己的好友商量道:“你们觉得直接在书店卖,还是找个酒楼放说书先生旁边,亦或者直接送……”
晏温和杨泰清也还在思考。
【在酒楼里只有有钱上酒楼的人能够听,还不如直接把说书先生搬到某个宽敞的地方,然后让说书先生去说里面的故事,最后把书放旁边卖】
【既然要给百姓,送也行啊,不用卖。】
【送上门的谁会珍惜,既然是给百姓何不如让他们以物易物,比如两个鸡蛋换一本书,两个鸡蛋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至少让他们知道这书不是没有价值的,不会拿去垫桌脚。】
霍霖觉得自己的弹幕朋友说的有几分道理,于是又与好友商量了下,最终确定了方法。
……
城门旁,原本平平无奇的空地上修起了一个小高台,上面布置喜庆,还摆着说书案,而在台子的一旁放置着一个红布罩着的大东西,出入城的人都惊奇的围过去凑热闹,还好这地儿是专门用来普法贴告示的,倒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出入城门。
一切准备就绪,说书先生准时上台,坐在位置上,后台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乐器声吸引来民众后,木头一拍,说起书来。
“各位父老乡亲,今个儿借苏州府的这块宝地与你们说一说,在黄家村,有那个王小二啊,他身高九尺……”
民众都被他口中的故事吸引住了,随着他的说书节奏而情绪起伏着。
说书先生说到王小二的犯罪时,民众们都在害怕,说到王小二被抓住时台下一堆鼓掌叫好的,然后是短短的几句律法。
霍霖他们在旁边的酒楼围观着,都不由得佩服起了这个说书先生,这调动民众情绪的功力不是霍霖这些人所能匹敌的。
最后,说书先生道:“今日主家有喜,特命老朽每日来此说书,十日之期,直到这本书讲完为止,并愿意把这本《大诰》低价送与各位父老乡亲们,只需一个蛋,无关鸡蛋鸭蛋鸟蛋皆可,先到先得,送完为止。”说着台下的红布揭开,叠放的满满的都是书。
底下的民众被这个价格给震惊了,要知道书的价格可是非常贵的,就说书先生手中那厚度,没个一两银子可真的是下不来。
有人意动,有人迟疑,终于,有个穿着文人衫的学子走过去,拿起书翻看起来,惊呼道:“这故事实在是精妙绝伦啊!”
面对着看护书籍的小厮说道:“我手中没有蛋,可否容许我去买上一买?”
小厮笑着说:“只要您回来这书还有就没有问题。”
书生听闻直接掏出钱袋子:“一个蛋五文钱,五文钱给你!”
小厮接过钱,把书递给书生:“也成,给您。”
书生接过书喜不自胜地抱着书跑走。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人简直就是疯了一般拥上去。
有个小孩手中捏着一个他手心大小的小鸟蛋,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叔叔,鸟蛋可以吗?”说完不舍的看着自己的鸟蛋。
小厮蹲下身接过他手中的鸟蛋:“当然可以。”说完把一本崭新的书籍递给他。
小孩儿接过书翻看看,虽然他看不懂,但是看着里面这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觉得开心极了,他可是有书的人了!
同样的事情在多处上演着。
霍霖看着这喧闹的画面,眼神沉静,他知道这里面可能有些人浑水摸鱼,不过他霍小爷有钱啊,只要这书能够普及就成。
一连十日,说书先生都在这苏州府城区为民众们讲着故事,最后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这些故事懂得了些律法知识,比如别人的牛就是别人的,在自己处寄养,生下来的小牛也是别人的。
这一连十日让周边的民众都爱上了这处,手中拿着书,耳朵听着书,全当免费认字了。
霍霖他们也知道只在这处实在是局限了,于是最后还让人去乡下说书,变法子的赠书。
最后,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都是《大诰》这本书的内容,堪称洗脑之作。
……
杨大人也听到了霍霖他们的事情,哑然一笑,没想到这几个小子的行动力如此之快。
于是,霍霖就听到小厮来报杨大人想要见他的事情。
这次与杨大人见面他穿着办公的常服,见到霍霖杨大人笑道:“最近听闻底下的知县来报父老乡亲们都在谈论你《大诰》里的案件,民间风气确实有所改善。”
在这一月里,底下的知县确实有谈到近几日百姓们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状告的少了,百姓们知道了律法,甚至有些听书听多的人还能够依据《大诰》这本书的案例结合自己曾经遭遇过的来上衙状告。
霍霖拱手:“学生不敢居功,在这件事情上杨兄晏兄也付出许多,最主要是大人治下的苏州府百姓在大人日复一日的律法宣传中本就对律法有所认识,学生们的《大诰》只能说是锦上添花之举罢了。”
杨大人笑了,这小滑头。
看着霍霖,认真道:“你把最近做的事情和你觉得还可以加强的部分写成策论交与老夫,过段时间是通政司的邸报发行时间,各府官员都要收集本府近期的事情上交,你可以多多斟酌。”
霍霖抬眸看着杨大人鼓励的眼神,笑道:“学生谢杨大人提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