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明月逑》 40-50(第3/16页)
见攀延红墙的凌霄花丛下立着一女子,鬟髻凌云,珠围翠绕,兼之身后奴仆成群,世家贵女的气派赫然。
宋迢迢看不清她的眉目,但依稀觉出她姝丽异常,远远相望,就有一种近乎逼人的艳色扑面袭来。
观这女子行径,约摸是为觐见贺太后而来,宋迢迢略略思量,忆起宫人有传言,太后的侄女贺三娘已然入宫。
贺家簪缨世族,内亲外戚,据闻宣宗曾经欲择一贺氏女为东宫妃,现今朝野内外为立后一事争论不休,两厢结合,个中深意毋庸赘述。
宋迢迢留心的倒不是则个,她在登辇舆前回头一眄,心道这贺三娘竟教她生出似曾相识之感,是何缘由。
彼时她尚不知滥斛所出,过得一二旬,千秋节至,萧偃的诞辰宴当夜,方才得以揭晓谜面,窥见廋辞真意。
是夜,前往京郊巡营的萧偃归来,她将将沐浴完毕,犹在薰发。
才先卸甲的帝王接过宫娥手中的薰笼,捧起少女湿漉漉的青丝,一面烘发熏香,一面含笑发问。
“月娘今日陪母亲观戏,可有吃过她宫中的玉露团,兴庆宫*的庖人擅作糕点,你是最爱牛乳、酥酪之类的,想必很吃得惯?”
宋迢迢拨开他作乱的手,怏怏不乐道:“茶水尚来不及吃几口,哪里来的糕饼吃?”
萧偃一时怔忡,见她双颊染红,黛眉似蹙未蹙,纵是薄怒也动人。
他眉眼弯弯,握住她的柔荑,细细揉捻,低声哄劝:“我听梧桐宫的寺人来报,道是母亲对你无有不满的,午间相见,叙话辞别,俱是平平顺顺,怎么听你言语,似有不快?”
宋迢迢不答反问:“以陛下之能,广罗天下事,事无巨细大小皆知,何必来问我?”
这是在讽他对她事事钳制,看管严密。
萧偃笑笑,并不辩驳,只道:“为人子者,怎好插手父母身边事?”
“因我听着母亲话头,当是属意立你为后的,你唯有受过她的懿旨,中书才好广发制告,张贴榜文,我原以为你们相谈甚欢……”
他说着,摇头太息,矫装出没法奈何的模样,“所谓婆媳事,实是夫妻事。月娘倘有怨气,尽管拿我出气就是。”
宋迢迢看他闭目抬首,睫羽颤颤,俨然一副引颈就戮的情状,不禁咯咯笑出声,深夜在床榻间,狠狠抓挠帝王的肩背数下,并在他颌尖刻印一道明晃晃的齿痕。
翌日早朝引得众臣心绪纷纭。
六月廿一,千秋节宴,贺太后果然降下懿旨。
廿月如弦,万灯燃昼,内侍吊着尖细的嗓子,在一片丝竹声中宣旨。
他高声咏赞——贺家三娘贺韫之,兰心蕙性,冰魂雪魄,有林下之风,巾帼豪气……洋洋洒洒一通溢美之词,概言之,是要贺韫之收拾齐整,择日入宫。
至于入宫后是何位份,贺太后没明说,凭着贺家的威势,再有她老人家一句“三娘之风范,类予曩矣”,已然是将半副凤印递在贺韫之手边了。*——
贺太后是个重要角色,得出来埋伏笔ww
*杜牧的诗
*太后通常新丧夫君才称哀家,这也是戏文多见的称呼,正史临朝的太后自称朕,不临朝可自称予。
*唐太后长居兴庆宫。
*曩,从前。
第43章 葡萄园
=======================
懿旨的拟写与敕旨不同, 常与君王的内闱事相干,不需要台省官员层层润色,也不讲究骈四俪六、用典玄奥, 是以, 即便宋迢迢听旨时频频出神, 依旧轻易就能将旨意辨明。
严格来说,这是一道与她毫不相干的诏令, 倘使不是发旨人位高权重,她很不必在这做出一副恭谨聆诲的姿态。
与这万国来仪的朝宴相比, 她更关心今夜碧沼携来的密信。
她这位承托厚望的关键人物满不在乎, 在座为立后一事抢先站队的朝臣却是面色不善, 几欲开口驳论,之中当属左相郦成道的反应最为醒目。
但见他瞠目结舌,愕然之下屡屡呵气, 精心蓄养的美髯被他的气声惊得飞扑。
不知情的人远远一望, 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场面诙谐滑稽, 知悉内情的宋迢迢察觉到, 却是下意识的蹙眉,隐隐觉得不妙。
立后兹事体大, 关乎国本。
大舜又是前朝大族造反起家, 建国后为稳定朝纲,多与望族联姻制衡中宸。
纵有太宗力排众议, 开辟科举取士之路, 为寒门士子争来一线生门, 可是望族把持朝野多年, 积重难返, 庶族与门阀之间仍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当初萧偃说服左相时, 借用汉室宣帝的典故,一时说南园遗爱,一时说故剑情深,多番强调糟糠之妻不可弃,否则将为天下士林、乡野黎氓所耻笑。
实则这只是浅薄的遮掩说辞,最要紧的是众人皆知却不曾宣之于口的关窍。
宋迢迢不单是萧偃蒙难时不离不弃的“发妻”,更是商户女,是出身庶族的寻常女郎。
以左相为首的党派,多是从蓬门荜户入仕,在朝堂中攀藤附葛,诸般不易,如若本朝能够拥趸一位庶族血脉的皇后,于国润民,将是莫大的助力。
左相与维护望族的右相争逐多日,因着萧偃偏帮,清流响应,好容易要有眉目,本以为依照贺太后一贯疏淡的禀性,并无太多波折,不想风云突变,实是教人哗然。
许是气氛过于诡谲,丝竹声幽幽转停,宋迢迢抬眸去看,见帝王稳坐高台,面色不大露出端倪,唯有向太后举杯的手稍稍倾斜,杯中琥珀色的酒液泄漏一二滴,玷污他绣华丽章纹的蔽膝。
今夜大宴,帝王穿的是博冠吉服。
侍奉的内侍目露惊骇,善于察言观色的臣子亦是正襟危坐,不敢多言,左相观之,不得不敛声收势。
宋迢迢明白,萧偃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当下见得他眉眼淡淡,三分失神,恐怕心中早是雷嗔电怒,骏波虎浪。
贺太后却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情态,施施然起身,红唇翕张,大抵是说她年高不济事,欲去偏殿歇息,请群臣自乐云云。
语毕,当真转身步入内殿。
宴饮过半,百官依次奉过金镜与承露囊,寿礼祝词已经献罢,并无旁的要事,倘有不胜酒力者,述明原由后退席无伤大雅。
然而贺太后与萧偃是血亲母子,酒按三巡的表面功夫,竟也不愿尽心麽?
夜色灯火中,酒气衣香交错,暗流层涌,萧偃但笑不语,手中青金杯盏轻轻一掷,发出铿锵嗡鸣,宋迢迢默默观望着,余光瞥见一名近臣被掷杯声惊的浑身震颤。
再抬首,台间帝王已然离席。
宋迢迢若有所思,听见内侍向左右近臣交代,帝王暂去更衣。
一时间,群臣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少女垂眸,兀自呷酒,突觉背后如芒在刺,她拧眉,回头望见朱袍加身的薛锦词,墨发金冠,狐狸眼轻佻,正遥遥向自己举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