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160-170(第20/23页)

悄悄出现于大业十一年的晋阳城。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理会那些街谈巷议,而是直接去了隋炀帝杨广的行辕。

    行辕中,杨广正在与大臣们商议下一步该去哪里,也就是说:他这位天子该从晋阳返回国都大兴(长安),还是先回洛阳,再从洛阳折返大兴。

    李好问在行辕的议事帐中找了个便于观察的舒服位置坐下,饶有兴致地观察杨广起的外貌。

    这时的杨广四十五岁,是个颇为富态的中年人,五官秀雅,眉目英俊,年轻时想必很好看。

    这个年纪放在后世,努努力还能评个杰出青年什么的。可是到了杨广这里,他的心气却已接近老年,眉宇间一片沉郁,时不时疲惫地伸手揉揉眉心,完全没有在雁门之战中“反败为胜”的喜悦之情。

    很难想象,这个外貌有点“文艺中年”的皇帝,曾经是一位灭陈、征吐谷浑、征契丹宴突厥,战功赫赫的马背皇帝,内政上又改革官制、开科取士、修筑运河……极大程度改变了中原王朝的面貌,甚至给后来的大唐留下了相当可观可继承的遗产。

    然而他一生中所有的锐气,似乎都在一个半月之前的“雁门之围”中消磨殆尽了。

    此刻杨广身穿一身式样简洁的黑色袍服,头戴翼善冠,坐在一张矮几旁,以手支颐,懒懒地听着座下臣子们商议。

    座中文武百官就皇帝的“前途”产生了分歧,目前正在争执。

    李好问听来,似乎纳言苏威认为大兴是京城所在,天子应当以王都为先,尽快返回大兴为宜。

    然而天子近臣宇文述却认为洛阳坐镇中原,交通便给,四通八达,粮草充裕,天子大可以先行前往洛阳,再做打算。

    坐在帐中一角的李好问却很清楚,杨广此生,再也没能重返他父亲杨坚为大隋定下的国度大兴。

    “此事不必再议,”座上的杨广忽然挥了挥手,长长地叹了一声,“就依宇文述所议,去洛阳。”

    座下的大臣们不乏吃惊之人。以苏威为首主张天子前往大兴的臣子们面面相觑,纷纷开口劝谏。

    然而杨广懒得再听,起身后随意朝身后甩了甩衣袖,就将苏威等人的话都堵了回去。

    坐在角落里看了半天“戏”的李好问眼中浮起好奇之色。他有点想知道杨广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于是,再下一次回溯时,李好问选择直接与杨广对话。

    这一次他没有披“隐秘斗篷”,直接出现在杨广休息的营帐里。

    “你,你是什么人?”

    穿着丝锻睡袍的杨广见到李好问的身影一点点从虚空中出现,慢慢变得清晰而有实质,似是意识到了什么,问:“您,您是神仙吗?”

    除了神仙,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可能么?

    李好问却没有直接作答,而是上前拱了拱手,道:“陛下。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陛下。”

    杨广帐外顿时一阵骚动,卫士们意识到天子帐中突然多出了一个陌生人,纷纷抄家伙就往帐中冲,却又有些投鼠忌器,生怕李好问伤到杨广。

    杨广连忙喝止了卫士,命所有人退出帐去,脸上带着几分赧然向李好问道歉:“下属们唐突,让仙人见笑了。”

    李好问不打算寒暄浪费时间,伸手轻轻一摆示意无妨,直接问出他的问题:“陛下为何会觉得前路茫茫,不知该往何处去?”

    “是啊,朕确实只感前路茫茫,歧途彷徨啊!”杨广似是被李好问说中了心事与状态,感慨万千地道。

    “你……您是不知道,在雁门城中被围的那一刻,朕终于明白,朕并不是什么上天庇佑之真命天子,朕只是一个普通人。

    “朕一向自诩文韬武略,堪比秦皇汉武。在朕手中,必将是天下一统的盛世。”

    “然而在雁门,突厥的箭支都射到朕面前了,距离朕的面颊只有这么一点,这么一点的距离……”

    杨广用手比出大约半尺的距离给李好问看,脸上写着藏不住的惊恐。

    很显然,杨广认为在眼前这位“神仙”面前根本无需隐藏心事,反正也藏不住,直抒胸臆就好。

    在李好问听来,这位甚至将自己当成了个树洞,帝王孤介,一生都没有理由向任何人吐露真心,更加不可能吐露那些令自己显得软弱的真心话。

    “自那之后,朕一直在想,为什么朕贵为天子,却连巡视北疆都能落到如此狼狈的境地;自恃雄才伟略,为何三征高句丽却次次无功而返?

    “朕是否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朕的大隋,真的能沿着之前朕所设想的盛景向前行吗?”

    至此,李好问已大致摸清楚了:“雁门之围”只是突厥可汗将杨广围困了二十多天,没有给大隋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但是这次围困给杨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令他突然开始怀疑自己,并失去了一切进取之心。

    “朕累了,太累了。”

    说这话的时候,杨广望向正南方。他的视线似乎越过了重重帐幕,聚焦在无穷远处,而那是一个遥远而甜美的地方。

    “朕想去洛阳……不止想去洛阳,还想去江都……”

    说话的人陷入深深遐思,几乎要将帐中那位仙人完全忘却。

    李好问赶紧轻咳两声,开口道:“这也是我想问的,刚才群臣议论,你为何否决了苏威的提议,不想重返大兴?”

    杨广听着一怔:刚才?

    群臣议论已是好几个时辰之前的事了,当然了,对于仙人而言,这点小事想必都是弹指而过,无须计较。

    他低头想了想,反问李好问:“敢问仙人,朕否决了重返大兴之议,难道错了吗?”

    李好问答道:“不……当然没有,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只要你对得起自己,便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想问……你明明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何将挽救江山的机会都拱手放弃了呢?”

    杨广顿时双眼发直。

    可是,也对,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只要他对得起自己,也就够了。

    却听李好问续道:“你可知道,在你死后二十年,大隋的国库里依旧还有储备的米粮与布匹可供使用①。在你身后千年,你营建的大运河依旧在承担南北运输的重任。甚至你征伐高句丽,自然也有你的理由,有你的战略考量。”

    “真的,真的是仙人……”

    杨广口唇翕动,喃喃地说着。

    单是敢对天子不用敬语,杨广足以确认来人的身份。更何况,仙人言语中透露了那么多他身后的事。

    “只是你选的时机真的不对,”李好问一点儿都没对这位客气,直接开口批评,“营建洛阳宫城,三征高句丽,三下江都……你丝毫不体恤民力,以至于军心尽失民心尽散,就算是再明白你的人,也没法儿为你开脱。”

    杨广痛苦地点头,也同样抛去了属于天子的自称:“我知道,我都知道啊!”

    “猛醒时,这天下已经被我糟践成了这个样子。”泪水从这位“炀帝”面颊上缓缓流下。

    “如果你肯回大兴,事情犹有可以挽回的余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