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130-140(第3/24页)

紧跟着李好问,随后攀上。

    三条巷内,顿时只余一群看热闹的闲人,所有人的姿态出奇的一致,无不仰头,顺着绳索望向空中,下巴掉了一地……

    李好问攀了不久,就感受到了猎猎的晚风。

    他心知自己已经离开了务本坊,攀上了长安城的上空。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低头向身后看了一眼——

    棋盘般的长安城坊市出现在他面前。

    这副情形李好问不是没见过,只是这个时代的长安,较之昔日饱经离乱的长安城,更为辉煌庄严,灯火也更加璀璨绚烂。

    但最令李好问吃惊的是,他目测已经距离地面有七八十丈高了。整个长安城,从皇城到南面曲江池一概尽收眼底。

    蹀躞带上系着的荷包处,水银人竟然也好奇地冒了一个小脑袋,顶着猎猎的夜风,向下望去——

    已经爬了这么高了吗?

    再向上看,李好问根本看不清那绳索的上端究竟延伸向何处。但他能够看见,在他面前,有一轮巨大的明月,宛若银色的圆盘,盘中似有楼宇重重,仿佛月中嫦娥所驻的广寒宫。

    在他脚下,老柳也手脚并用,爬了上来,冲李好问气喘吁吁地大喊:“我等已经攀到这般高处……只消这绳索轻轻向东方晃动,再落下时便是神都洛阳了!”

    “竟真的能行?”

    李好问心中这样想着,忍不住回头再向地面上望去。

    却见地面上的景观已经完全变了。

    脚下依旧是一座大城,明亮辉煌的灯火勾勒出整整齐齐的坊市街道。

    但与长安城不同,有一道奔腾着的大河从城市正中流过,几道宽阔宏大的桥梁横卧在这道河流上。

    城市的东北角则是一整片气派的皇家建筑,大内正北面矗立着一座指向明净夜空的巨大高塔。

    此时此刻,他紧紧抱住的那枚粗大绳索,其末端不再垂挂于长安城务本坊内某个藏污纳垢的角落,而是直直地落于这座巨大高塔的顶端。

    这真的是……神都,洛阳。

    第 132 章

    “我先下去, 你紧随我,慢慢下来!”

    猎猎夜风中,老柳扬起头叮嘱李好问:“别胡思乱想!”

    李好问当然明白:手中的这根“绳梯”, 就像头顶的天宫一样,与自己的“想象”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 坚定而有力的“想象”, 是维持自己在半个时辰之内从长安到洛阳这样一出“神迹”的基础。

    当下他屏息凝神,双手交错向下, 任由自己的身体沿着绳索一点点地向下滑。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脚下“哗啦”一声响,脚上的乌皮六缝靴触及实地,轻轻一蹬,传来瓦片翻动的清脆声响。

    月华明净,将李好问身边照得透亮。

    李好问低头, 正好看见自己踩在一大片深黑色的木瓦上。这些木瓦夹纻涂漆,表面轻而厚实, 是较为少见的建筑材料。这些木瓦中间高四周低, 呈圆帽形, 正中顶着一枚高达丈许的纯金顶饰, 形态是一座金凤。

    从他现在的位置向南面看去,则是一副惊心动魄的宏大景象。

    只见他们置身于高达数十丈的高空中,这座高大的建筑脚下, 是一片连绵的宫城。

    宫城南门外, 横亘着一道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南门处一分为三, 成为三座流水,水上分别架着三座石桥。

    这三座石桥对面, 一条宽阔畅达的通衢大道向南面一路延伸,穿过两侧数十枚坊市,直至城市的边缘。

    这想必就是洛阳的天街——这条街道从长安城南一路笔直向北,穿过洛水三桥,直抵皇城。虽然它并不是整个洛阳城的中轴线,但这条天街正对着整座皇城的中轴线。可以想见,自洛阳南门入城时,落入眼帘的会是怎样一幅宏伟画卷。

    “别松手!”

    老柳提醒只顾闷头看景的李好问:“咱们这都还没有落地。”

    其实这时李好问已经能凭借他“瞬时位移”转移去任意一个地点了。但他对脚下这座建筑充满了好奇心,于是听从老柳的嘱咐,双手握住悬挂于天上的长绳,跟着老柳,轻踏着瓦片,一点一点向塔顶边缘移动。

    “这是明堂。按说晚间塔顶不会有人值守,但是也说不定。”

    老柳说到这里,将食指放在嘴唇上,侧耳听了一阵,然后冲李好问一挥手:“走!”

    从天空中挂落的绳索垂挂在塔顶角檐一旁,老柳双手并用,先沿着绳子滑了下去。

    李好问在塔顶上,察觉那绳索晃了两晃,随即不再吃力,想必那老柳已经落在塔中。

    果然,没过一会儿,老柳的声音从下面传来:“顺着绳索爬下来!这一趟,老柳就送你到这里了。”

    “嗯!”李好问应声道。

    随即他的身影闪现在明堂塔顶内侧。

    这里修筑了一圈木制围栏,越过这圈围栏,可以看见明堂中巨大的藻井。

    传说这座明堂建成于垂拱四年,号称“万象神宫”。它曾经被武则天那位改名为“薛怀义”的面首冯小宝放火烧毁,后又被女皇不依不饶地重建回来,并且供奉武周族人,并且为它改了个名字,叫做“通天宫”。

    后来李唐复辟,唐玄宗在执政之初开创“开元盛世”。位于东都洛阳的这座“通天宫”便被逐渐搁置,并改为“乾元殿”,不再行享祀之礼。安史之乱后,到了宝应元年,唐代宗纵容回纥劫掠东京,明堂于此时被毁,彻底化为焦土残垣。

    流传到后世的,只有关于明堂的典籍记载、诗歌和数之不尽的传说。

    李好问心中感慨,忽然,耳边响起一个声音。

    “老柳,你这是又带了什么狐朋狗友到神都来?”

    这是一个清亮的女声,说话的人不过二十岁上下,极为年轻。

    然而老柳听见这个声音,顿时浑身一颤。

    李好问却对这个声音相当熟悉——他曾经听这个声音讲了好久的天文学常识科普,也曾看过这声音的主人坐在牡丹花丛里,讲解“时光术”的教学视频。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不小心“穿”了而且又“回不去”的窘境之下,竟这么快遇到了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明堂最顶层的塔内围栏上,俏生生站着一个身穿紫色胡服,腰间佩戴着金鱼袋的妙龄女子。但这次她并未梳着女子繁复的发饰,而是像男子一般戴着幞头,身姿英挺,右手虚虚地按在腰间的刀柄上。

    不是旁人,正是林嫱。

    “早就在地面上看见你了!从空中悬绳而下,除了你还能有谁,老柳?”

    可是老柳听见这个娇俏的声音,并未多做停留,身体就像是一只滑溜的泥鳅一般,向着塔外就蹿了出去。

    当然,他手中还攥着那枚依旧高悬于天上的绳索。

    林嫱却并未就此放过这老柳。她轻轻向外一跃,已经站在了明堂次一层塔沿的角檐上,向虚空中伸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