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110-120(第12/25页)

,重新推行灭佛之策?”

    赵归真有一瞬间的失神,于是石磬决定再推他一把——

    “其实,我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极得当今天子的信任。按照你之前所想,由我去游说天子,劝他禁绝佛门,独尊道术,理论上并非不可能。

    “但这条路,实际早已被你以一己之力完全堵上了!”

    石磬给画了个大饼,然后在赵归真眼前亲手把这大饼撕碎,任是谁都受不了。

    于是“李好问”额头青筋暴起,额角冷汗涔涔,怒问道:“何出此言?”

    “赵道长,”石磬放缓了声调,用一种适合“追忆”的音色与节奏缓缓地奏着,“上次会昌灭佛时,你曾经告诉武宗皇帝一个谶言。‘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

    赵归真沉声道:“不错!那是我门下一名擅长卜束的弟子,占卜出的预示。说与武宗陛下听说,他当即采纳了我等关于灭佛的谏言。”

    石磬周身的纹路发生些微变化,勾出一个冷酷的弧度,接着道:“那么敢问,‘十八子’是何意?”

    赵归真驱动李好问的身体,哈哈大笑。

    “李司丞啊李司丞,想不到你有朝一日竟会问我这小儿也能答得出的问题。”

    “十八子,便是我李唐的国姓,李氏,以拆字法拆开的结果。”

    “既然十八子代表‘李’字,又为何在前面又要重复一遍‘李氏’?”

    “这……”

    赵归真当时便被问住了,愣了片刻,强词夺理道:“天下有这等规矩吗?拆字法之前,就不能将原字再重复一遍的吗?”

    “呵呵!”石磬的音节一如既往地讽刺而优雅,“那我问你,穆宗一脉,包括其后来登基的三位皇子,敬宗、文宗、武宗,他们各自的子嗣,除去那些年幼便夭折的,长到成丁的龙子凤孙共有几人?”

    赵归真不言语了,片刻后反问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石磬敲响了几枚轻快的音节:“赵真人数不清楚,我可以告诉你,从穆宗算起,总十八人!”

    正好合“十八子”之数。

    “我再问你,武宗皇帝灭佛之后,你有没有命你那位擅长卜术的弟子重新占卜,看是否打破了这个谶言?”

    “李好问”脸上的神色也越发凝重。

    “李司丞,你到底想说什么?”赵归真再次发问。

    就在这时,石磬旁,突然出现了一幅鲜明的景象——

    “你看这人!”

    这幅历史影像中出现的,是一个穿着黑衣的僧人。僧人光着头,穿着一袭破旧的僧袍,足上蹬着的是草鞋。

    这僧人身后是江南的柔山媚水,一看就与长安一带的景致不同,到处是绿意盈盈,雾气在那僧人背后的山间萦绕。

    这名黑衣僧人虽然穿着最为平庸而破旧的服饰,却负手昂然立于这天地之间,面上表情坚毅,自信满满。

    “要不要我放大一些,让你看清楚?”

    然而不必石磬再对此加以调整了,这幅从历史中拖出的影像足够清晰,总是那人的发型、服饰,甚至是面容、表情,都与现如今有天壤之别,可是这副属于李唐皇族的秀气五官,却教人一望而知。

    “这……这是……”

    从“李好问”口中传来上下牙齿打架的声音,显然赵归真震惊莫名。

    “……黑衣天子?”

    “是的,当今天子曾经离开长安在南方游历。当时他剃度出家为僧,当了一段时间的和尚。”

    这是李好问亲自跑了一趟江南,追溯历史,费尽心思,才找到的“历史影像”。

    当初他曾经短暂上溯,前往会昌四年除夕至元日的太极宫中,见到过当时还是“光王”的李怡,见到他鬓边偏短的头发,又听当时的武宗皇帝李炎提到过光王曾经南下江南。

    当时李好问并未意识到什么,但后来王子乔提醒了他,赵归真有致命的弱点。

    李好问才想起来查证此事。

    一查之下,果然如此。

    “当初你用来劝说武宗皇帝灭佛的谶言,正好成为了当今天子登基的谶言。”

    “赵归真,是你自己堵了自己灭佛的路。”

    “当今天子,为了反对穆宗一系,是万万不可能延续武宗时灭佛的政策的。”

    如今的天子李忱,本就是宪宗庶子,又由太监拥立,可谓得位不正。

    但是赵归真当初为了劝武宗所占(编)卜(造)的谶言,恰好成了李忱即位合法性的最佳证明,因为这是武宗在世时就已经认可的“天意”。

    另外,李忱痛恨郭太后和兄长穆宗,认为父皇宪宗之死与这两位密谋宫变脱不了干系。

    因此,但凡穆宗和穆宗的儿子皇帝们支持的,李忱登基后,就一概会反对。但凡兄长和侄儿们重用的大臣,李忱一概都贬到瘴疠之地去;而他那好侄儿煞费苦心驱逐的外来信仰,李忱就一定要将它们再扶持起来——

    毕竟,李忱自己也曾经出家着黑衣,是货真价实的“黑衣天子”呀!

    “当日你与天子在这兴庆宫合作处理关于郭太后的首尾,就应当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才对。”

    李好问认为,当时李忱应当是虚与委蛇,以帮忙掩盖郭太后之死的真相为筹码,暂时接受了赵归真的投诚,但却一直拖着不肯再次灭佛。

    而赵归真都已经被李忱砍了头都没能看出李忱的真实态度,还在寄希望于这位心机深沉的天子,实在是蠢之又蠢。

    当石磬将这番前因后果尽数交待清楚,就见李好问的身体仰天一声大喊——

    并没有声音发出。

    石磬百忙之中向石像看了一眼,只见石像手中的天平完全向自己这边偏了过来。

    下一刻,一团黑气自“李好问”身躯中喷出,腾向浓云密闭的夜空中。

    这场从未正式宣告开始的“文斗”结束了,以李好问将赵归真气得将神魂都吐出而告终。

    在这一刻,李好问发觉自己突然恢复成为自己,就好像是从未成为石磬一样。

    早先章平为了给他增加“续航”,在他身上塞满了的“充电宝”纸人,此刻一枚又一枚,在夜色中竟然散发着光线。

    李好问不禁泛起些许迷糊:刚才他真的是变成了神律之磬吗?

    刚才赵归真进入的,真的是自己的身体吗?

    或许……一切都只是“反叛之杖”第二层里营造的幻觉?

    他再向四周看去,周围的结界就像是融化的蜡,正自上而下迅速流淌。头顶上方最先露出真容,那道唯美的透彻星空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长安秋夜里的浓云和薄薄雾气。

    随即是周遭。

    李好问一看见勤政务本楼的方向和距离,就意识到此刻自己正站在龙池之上。

    但就算如此,他脚下也依旧坚实,没有任何“凌波而立”的感觉。

    随着结界渐渐融化为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