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80-90(第4/28页)


    *

    两名金吾卫面无表情地站在那两只碎成齑粉的石狮子旁。

    事实上,他们心里也正咚咚地打着小鼓。

    俗话说, 主辱臣死。这诡务司的主簿一言不合就劈了皇城跟前的两只石狮子,不知这算不算是对皇权威严的挑衅。

    但要他们与诡务司的人理论……他们也打不过人家啊!

    在这两位金吾卫身边, 一名戴着高冠,穿着品级官服的内侍正笑容可掬地望着诡务司众人,对刚才秋宇剑劈石狮的举动完全视而不见。正是李好问上次见过的王宗实。

    “诡务司诸位,天子命咱家在此等候,是特来迎接各位功臣进太极宫的。”

    一行人将纸驴纸马都交给卓来看管,便随王宗实进入朱雀门,向宫城而去。

    来到承天门前,李好问在此驻足,凝望着宫城处的高大门楼并不说话。

    秋宇与李贺都沉默低下了头,而章平瞬间又哭红了双眼。

    承天门门楼一侧,“神律之磬”给城墙造成的伤害犹在。即使是皇家,也没法儿在两三天之内就完成对宫城城墙的修葺。

    除此以外,已然再难见到当夜那场大战的任何蛛丝马迹。

    可这里对于诡务司众人而言,意义太过重大,带来的伤痛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王宗实似乎对此十分理解,了然地停下脚步等待,也不催促,直等到诡务司众人收拾好情绪,才引领着众人,缓步进入太极宫。

    天子李忱依旧在那间处理国事政务的偏殿里接见诡务司众人。王宗实向内通报时,李忱竟亲自起身来迎。

    今日李忱穿着圆领的深红色窄袖常服,依旧戴着翼善冠。他的穿着简洁而干练,看起来不大像是一位当权的大唐天子,倒像是一名忙于政务的普通大唐公务员。

    李好问留意到今日李忱竟没有束那条常戴的明黄色腰带,而是换了一条素色的,不知是不是故意为之。

    但很明显,此举非常符合诡务司众人的心意。进入偏殿的诡务司众人,见到天子一身的朴素装饰全都老老实实地收敛了眼光,跟随李好问向上行礼致意。

    “各位不需拘礼,”李忱见到整个诡务司的人到齐,颇有些兴冲冲地招呼,“今日请各位来,就是想要表彰诡务司前天夜里守卫长安所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听见天子提起前天夜里的案件,章平忙将整理好的案件文书呈上,交给了王宗实,又由王宗实呈给天子。

    李忱只打开文书看了一两眼,便道:“前天夜里那件案子的事实很清楚,是道门赵归真为了一己之私心,故意挑起的事端。”

    李好问心里暗暗地道:这位皇帝陛下选边选得很坚定啊!

    “我李唐一向以道家为国教传承,但民间百姓,多有信奉佛家的。

    “朕私以为,佛道之争,皇家不便参与。但武宗轻信李德裕与赵归真之言,大肆灭佛,其实是苛政乱政……”

    李忱一开口,竟是将上一任他那皇帝侄子的灭佛政策批得一文不值,半点不留情面。

    李好问忍不住有点出神:其实当年武宗灭佛,并不完全出自于唐武宗李炎一人的信仰与好恶,而是当时受政治经济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很难评价这种施政措施是对还是错,但就武宗六年、七年的情况来看,因为还俗的人多,至少国库里的钱是多了点的。

    但在李忱口中,这却成了侄子李炎的一大罪状。

    须知李忱是宪宗李纯的庶子。宪宗李纯莫名暴死后,即位的是嫡子穆宗李恒,之后是李恒的三个儿子: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

    当今天子李忱身为宪宗李纯之子,穆宗之弟,敬宗、文宗、武宗的亲叔叔,是在武宗病重期间由太监拥立,才当上的皇帝。

    当年宪宗李纯死得不明不白,街谈巷议隐隐约约都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郭妃,后来的郭太后。

    想必李忱内心对穆宗一脉极其不屑,甚至是痛恨。

    过去的李忱一直隐忍。但很明显,如今他已成天子,大柄在手,无需再忍了。

    李好问觉得:这位听起来像是要将侄子们的过往政绩全部推翻啊!武宗支持的,天子全都不支持;武宗反对的,天子偏偏要大力支持。

    但他对天子的选择完全不做评价,诡务司其他人也就乐得和长官一样,装聋作哑。

    御座上,李忱一时兴起,将兄长穆宗到侄子武宗,这几个皇帝施政的不当之处挨个儿点名猛批了一遍,过足了嘴瘾,这才想起面前诡务司众人,连忙一个个问起姓名、官职。

    听说秋宇与殉职牺牲的屈突宜是同胞兄长,李忱十分唏嘘。

    又听说李贺与那三十年前的“诗鬼”李贺同名同表字,李忱顿时来了兴趣:“这位李博士,可曾考过科举,可有高中?”

    此言一出,李好问等诡务司中人都暗叫“糟糕”。

    要知道,李贺是落第士子,生平最伤心之事就是科举。听天子提起这茬,万一李贺又念首悲情无比的遣怀诗,哭塌了太极宫的屋顶该如何是好?

    李好问甚至在想:早知如此,他们来之前就应当先做点准备,把李贺的耳朵塞住什么的。

    岂料李贺就像是没听见天子说话似的,始终自己低着头,小声吟哦着什么。既不答李忱的话,也好似完全没听见李忱问话似的。

    李忱顿时就尴尬了:这装疯卖傻的劲儿,岂不是和自己当年有的一拼?

    却见诡务司其余三人都在拼命向他使眼色,或偷偷摇头,或眼带求恳……李忱心中一软,没再追究李贺对上不敬,而是意犹未尽地摇头感叹:“朕,也同样不能参加科举,也深以为憾那!”

    这时就见李贺双眼亮亮地抬起头,望着上首坐着的天子,好奇地问道:“你也是因为父讳而无法参加科举吗?”

    李忱一怔:这都什么和什么?

    但这位天子对文坛旧事倒也熟悉,马上想起:当年那位大名鼎鼎的“诗鬼”李贺,就是因为父名“晋肃”,被有心人说成是与“进士”同音,李贺应避讳而放弃科举。

    这是李忱之父宪宗李纯在位时发生的事。李忱崇拜皇父,自然不好直接出言批判。

    但明明是大才,却根本无缘科考——李忱本人就是个“科举迷”,想到这种憋屈事,顿时一声叹息①。

    随之天子也对眼前这位完全不谙世事的书呆子生出一些好感,道:“今日召各位入宫,便是想要论功行赏,将各位的品级再向上提一提。”

    “原本诡务司隶属于钦天监之下,诡务司丞受钦天监监正管辖。但经过此事,诡务司的实力已现于人前,钦天监无理由也无力管辖。

    “因此,朕意已决,诡务司不再隶属钦天监之下,而是与钦天监并列,隶属秘书省。”

    李忱说的都是大实话。但诡务司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司内的人对于这种调整并不在乎。

    “司内各人,从七品以上,升两级。从七品以下,升一级。”

    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好问心里还挺高兴的。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