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70-80(第8/30页)

看一眼——

    那是他“预见”那伽会出现的位置,万一自己被虚假的视觉蒙骗过关,那伽真出现时给自己出其不意的一击,那整个计划就完全崩盘了。

    李好问果断选择了闭上双眼,凭借其他感官——

    岂料在这一刻他听到了有节奏的鼓声: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不止一种节奏,而是很多不同的节奏鼓点全部混杂在一起。

    在刚刚尝试掌握时间能力的阶段,这种节奏是与时间能力联系在一起的——李好问正因为有与“瞬”间隔一致的节奏辅助,才帮他规避掉了时光术的副作用。

    此刻对手竟然用这种方法来干扰李好问的感官,顺便破坏李好问使用时间术的基础环境。

    李好问不得不赞一声对手:懂行!

    而通义坊内的雾气也越来越重,到后来竟宛若有实质,就像波涛巨浪一般滚滚向他这边涌来。

    李好问伸手就去按背上那个盛放着古剑的匣子。

    说实话,他心里并不特别担心。

    ——斩龙,他是有希望的。

    毕竟大家都是玩时光术的,或许那伽早已经看到了某个属于它的、不可更改的未来,因此将李好问作为它的对手。

    也就是说,它害怕了。

    它害怕为李好问所斩。

    然而,看不清真相终究不行。李好问有点担心,自己在出手之前,就被那伽在背后偷袭,那“斩龙的三个步骤”就要永远停止在第二步之前了。

    就在李好问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然留意到眼角出现了一道光。

    那是一道位于高处的光束,于数十丈外遥遥照下。

    那光线并不算强烈,只是文文弱弱的一道,勉强能让人看清而已。

    但它成功地穿过了浓重宛若有实质的浓雾,落入李好问眼中。

    甚至连李好问都没想明白:这究竟哪里来的光线?

    他朝着那个方向驻足凝望,迅速将通义坊周围的地形全部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突然,李好问明白了:那里是荐福寺塔。

    也就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小雁塔。

    那个感谢李好问出手救助之恩的小和尚智泉曾经说过,他在荐福寺塔上虔心为李好问供上了一盏海灯。

    荐福寺在他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以塔顶的佛灯,提供了这样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帮助。

    但根据荐福寺塔顶映出的灯光,李好问马上定位出了通义坊十字街,随后是十字街中心的水井。

    那是里坊生活里最为重要的一口井。

    未必全是为了取水——虽然像通义坊这样没有河渠在附近的里坊,十字街中心水井是全体百姓最重要的水源。

    百姓们固然天天在此取水饮用、洗菜、洗衣,人们也在这口井附近摆摊、买卖货品、等人、聊天、讲八卦……

    报童们在这里叫卖报纸,不用走远,就能卖出很多份。

    李好问拖出带有栅格的“过去”,将眼前的景象稍稍回溯,就见到了如此一口烟火气十足的水井。

    只是在此一刻,通义坊中那些鲜活的生命都已离开了,消失了。

    李好问稍稍吸一口气,伸手从随身携带的剑匣里提出那柄由陈旧的纸张幻化而成的三尺长剑。

    他心中给这口剑起了个名字叫做“三尺水”。

    长剑出匣的那个瞬间,气流在李好问身边卷起,伴随着神秘而狂放的气息。

    他手中的“三尺水”正宛若一泓秋水,磅礴剑气正驱散着周遭浓郁的雾气。又或者,那宛若实质的雾气也对李好问手中的长剑心存忌惮,退避三舍。

    李好问听见了李贺的声音——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①

    “……”

    李贺的吟诵给他带来了磅礴的气场。随着每一个字吐出,李好问手中的“三尺水”剑身似乎便罩上了一层蓝幽幽的莹光。剑身轻轻颤动着,仿佛拥有欲望,随时想要渴饮妖龙之血。

    “来得正好!”

    李好问咬牙,侧身,双手笨拙地握住了剑柄。

    他不会斩龙,甚至都不会使剑。

    但这没有关系,世人总有第一次。

    再说,他还有罗景斩去那伽一首的那一幕惊天场景可以复现。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①

    随着一声霹雳响彻,整个通义坊十字街都被照亮了。

    与此同时,李好问看清了从井中探出身体的那只巨兽。

    当那伽三个头六只眼睛全都紧紧盯着李好问的时候,李好问感觉自己与对方竟建立了某种联系,令双方可以短暂地沟通。

    在这一刻,李好问心里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那伽是生活在水里的神话生物,因此能够以水为介质,在整个长安出没。甚至可以说,它就是水,水就是它。

    它所渴望的圆满,就在眼前。

    如果李好问能够成全它,那么它也愿意成全李好问的圆满。

    “谁难道还和你谈判不成?”

    李好问一声大喝,高高举起他手中的长剑。

    但就在这一刻,李好问袖中轻振,消息镜子里传来李贺略有些迷乱的悲鸣——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②……”

    两句一出,李好问手中的长剑星芒尽失,成为一柄普普通通的古剑。

    李好问甚至很怀疑,若是没有他“时光术”的加持,手中这柄剑是不是会直接变成一张纸。

    “不会吧!李博士,你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

    李好问心里一声哀嚎。

    很明显,李贺也受到紫色雾气的影响,被搞了心态。

    原本李好问认为李贺非常特别,精神状态非比常人。所以他下意识就认为李贺不会受这种影响,因此早先在诡务司时他也没有特别提醒过李贺。

    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虽然李好问古文水平一般,刚才那两句诗里的典故他还是懂的。

    “主父”一句说的是主父偃,汉武帝时人,早年家贫不得志,到长安谋求进取,随身携带的资用都花光依旧滞留长安,家人将门前的杨柳枝都折尽了,都没等到他的回归。

    “马周”一句说的是唐太宗时的名臣马周。此人年轻时总是受地方官轻侮,到了新丰投诉旅舍,店主宁愿给其他商贩贡酒都不愿招呼他,以至于马周愤而要酒一斗八升,喝了个天荒地老。

    这两人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事例,后来才各凭运气得到了君主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的。

    李贺吟诵这两句时,声音里透着无限伤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