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50-60(第10/29页)

处,也是如此。”

    “今晨全长安城自寅时三刻起水色有异,其范围包括城内一百零八坊中各水井、东市放生池、西市漕渠、东南曲江池,龙首、永安、清明三渠。

    “其异状包括:水色转为鲜红,水中泛出异味,可能还伴随有水中鱼虾死亡之事。

    “不过据臣所知,就在刚才,长安城中各处水井、水渠中水色变化已开始减退。宫中想必也是如是。圣人不妨遣人查看,一看便知。”

    李好问话音刚落,文应贤已经在眉毛眼睛乱动,故作好奇地问:“李司丞适才一直在承天门外等候,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李忱闻言也颇为好奇:“李卿人在宫中,对外界之事也如此清楚?”

    李好问点点头。

    刚才他袖中的铜镜便是这么告知的。

    而李好问对司内的同僚是百分百的信任。

    然而李忱眼神微冷——这位天子可没李好问那般信任第一次见面的臣下,一时便转头看向站在门边的一名小黄门,后者立即转身离开偏殿,显然是去查问去了。

    天子的这点不信任被文应贤看在眼里,这位太史大约觉得此刻不给李好问上眼药就太实在亏了,便抢着道:“启禀圣人,李司丞适才一直待在太极宫前候召。至于城中各处血色井水渠水正在变清,想必是他信口开河。即使被他偶然说中,圣人也切切不可被这等媚上讨好的言语所蒙骗。”

    还没等李好问为自己辩白,李忱的视线便转至文应贤脸上。只听这位天子雍容笑道:“文太史是不是觉得秘书省的事务太过清闲,觉得自己可以再多兼任一个诡务司司丞的职务?”

    文应贤像是被火苗燎了尾巴的猫,险些在天子面前表演一个惊跳。

    兼任诡务司司丞,这……文应贤哪儿敢?

    他明白自己越俎代庖,捋了天子的逆鳞,马上退下道:“是臣失言了,一切自有圣人决断。”

    这时,已有一名小黄门脚步匆匆,从殿后进入,来到李忱身边,低声禀报。

    李忱脸色未变,只是连连点头。他表情木然,唯有眉头略锁。殿中其他人纵是仔细观察,也看不出这位天子是喜还是忧。

    待那名小黄门退下之后,李忱声音淡然,开口道:“确如李卿所言,宫中几处,水中血色正在慢慢退去,不好的气味也消散了。”

    文应贤马上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欣喜,以及半点不肯居功的谦虚,连声道:“此乃天子龙气庇佑长安,乃是圣人恩德。”

    李忱完全没有理会文应贤的马屁,怔了片刻,仿佛自言自语般问道:“可是,这又是何原因呢?”

    文应贤与阮霍两人马上看向李好问。

    他们两人,一个是四十余岁的壮年,另一个已是白发苍苍。两人同时看着李好问,着实有些滑稽。

    于是李忱毫不客气地开口:“文卿,我知道你日常不会过问这些‘诡务’。但你既然执掌秘书省,你可知此事在本朝和前朝可有过先例?”

    这下轮到文应贤支吾了,半日,这位秘书省长史方才犹豫答道:“或许……”

    平心而论,作为秘书省的长官,太史掌管天下典籍,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档案局局长。要档案局局长掌握各种档案的所有内容,也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但李忱的脸色当即沉了下去,眼神冰冷,在文应贤脸上转了一圈,又转向阮霍。

    阮霍无奈,硬着头皮,按照事先的准备给天子讲解天象:“臣夜观天象,但见九野之中,金星移近虚宿,火星从角亢二星下方穿过,横贯天垣……”

    他说了长长的一大串,说得口沫横飞,但李忱问他天上星象与长安水系异象有什么关系,他又说不出来。

    李好问一边听阮霍东拉西扯,一边发散地想:如果换了吴飞白在这里,那个神棍,没准能把这个谎给忽悠圆了。

    他正这么想着,座上李忱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视线越过了阮霍,转向李好问。天子长眉一挑,轻描淡写地问道:“李卿?”

    李好问忙又朝上拱了拱手,朗声道:“对此,诡务司推测的一种可能是:‘赤潮’。”

    赤潮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生态现象,经常发生在海边、江河边。赤潮起时水面一片鲜红,水体还会散发出一种腐臭味。据说这种时候,水里养殖的鱼虾都要遭殃。

    李好问老家在海边,他小时候跟着妈妈一去看望外祖父外祖母,就亲眼见识过这种现象。

    不过,虽然李好问答得斩钉截铁,但这并不是诡务司给的答案。

    他袖中那面铜镜并没有为他提供任何解释,镜面上只有四个字:“原因不明。”

    “赤潮”这个答案完全是李好问灵机一动,联想后世自己亲眼见证过的自然生态现象来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林大学士留给诡务司的宗旨是“尊重科学讲逻辑”,那么,他就按照这个宗旨,尝试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和验证这些看似诡异的现象。

    “赤潮?”

    座上李忱,座下立着的文应贤、阮霍,都没指望李好问能说出什么道道来。却冷不丁听他报了这样一个正经八百的名字。

    “赤潮的成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微小的藻类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这些细小的藻类反射日光中某个独特的波段,因此让水体看起来像是红色的……”

    李好问这一番话中术语浓度超标,偏殿中其余四人只有李忱大致接住了。这位盛年登基的天子皱着眉头使劲咀嚼李好问所说的这一番话,时不时就其中一两个字眼向李好问提出疑问。

    “李卿,你说的,可有实证?”

    “若要证实这一点也很容易,只要在长安城各处取水样,送至诡务司,以诡务司中的仪器‘显微镜’观察,便能看清水中那些微小藻类的样貌,从而确认是不是因为它们引起的‘赤潮’……”

    “‘显微镜’,难道就是武周时那位林大学士亲手所制的‘见微镜’?”

    “正是此物……”

    李好问说这一番长篇大论的时候,他袖中那面铜镜微微轻颤——这是同僚们又将讯息发过来了。

    他指尖轻触镜面,感知到的文字是:“有道理!这就去查。”

    原来他在天子面前的这一番对答,让诡务司那边尽数听了去,并且表示赞同。

    李好问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小得意——天子和名义上的上司点头赞同都不算什么,诡务司里的同僚们能认可他的观点,才是真正令李好问感到满足的原因。

    “这么说来,长安水色有异,与天象并无关联?”

    李忱郑重询问。

    李好问摇摇头。

    “也不是因为天子……天子失德?”

    这一回,天子问得更加小心翼翼。

    李好问更加肯定地摇了摇头。

    座上的李忱神色不变,但李好问觉得这位天子在这个刹那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连嘴角的法令纹都变浅了几分。

    李好问:感觉封建帝王有时候也是欢迎唯物主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