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110-120(第13/16页)
来百宝阁买这耳坠的女?子越来越多。
又过了几天,姜月见褚信雕刻耳坠所需的晶石已经?格外?熟练了,便将耳坠的全部制作过程都交给了他。
接着,她便趁着这时候百宝阁生意正火,又推出了一款“钻石”项链。
说是项链,其实是穿绳的。
这个不知名朝代普通工匠的工艺还达不到做出一条条细银链的水平,即使她一定要画图纸、找顶尖的工匠做,恐怕也?由于难度大,没法量产。
因此?,姜月只好用红色的细绳代替。
所幸,透明的晶石与红绳颜色格外?相配。
她用定制好的银托镶嵌好晶石,再用红绳串起来,末端加了些能调节长?度的设计,连做了六十?根才拿出来卖。
没想到,一出来就极受欢迎。
古代在?脖子上戴金戴玉非常常见,但是戴这样的小装饰的,她们还是头一回见。
而且与耳钉一起戴,看起来是一套,交相辉映的,更为亮眼。
因此?,无论有没有买过之前那耳坠的,都有想买这项链的心?思。
“钻石”耳坠卖六十?两一对,“钻石”项链卖四十?两一条。
姜月原本以为头几天买的人才多,后面会慢慢变少,没想到每日进来的客人络绎不绝,几乎没有断过,就算有原本不打算买的也?有许多出门游玩的女?子过来逛逛最后带走一两件东西的。
姜月这才发?现,长?安城的富贵人家真是数不胜数,原来一直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
很快,姜月便攒够了买玉石的钱。
她问过李掌柜,问过封璟,对比了一番长?安城各家玉石铺子,最终选定了一家品质好,价钱也?算合适的玉石铺。
有了玉石以后,她便如同做晶石簪那般做起了玉石簪,只是不用再用树脂上色,而是根据不同的款式选用不同颜色的钻石。
比如红梅戴雪,就选的是红色和田玉和白?色羊脂玉。
不过,玉石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同款各个簪子之间?也?会略有区别。
众人也?是这时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晶石簪比玉石簪好看,而是之前的玉石簪不是出自于百宝阁而已。
百宝阁的玉石簪实在?是太漂亮了。
玲珑剔透,温润明艳,精巧绝伦,世界上再没有比这好看的簪子了。
紧接着,姜月也?开始往耳钉和项链上镶嵌各种颜色的玉石宝石,最初采用的多是圆形,后面她又开始用一些玉石宝石的碎料往她精心?设计的银托上面镶,做出来一对对、一条条银镶玉或金镶玉的萌宠首饰。
譬如十?二生肖或者小猫这样可爱的小动物。
不出意外?的,也?很受欢迎。
姜月发?现,这忙碌是没有个头的,想起来她许诺过要给温慕言她们每人都做一件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首饰,便想着宜早不宜迟,着手开始做了起来。
她每一件都做得很用心?,任何?一件戴出去都能在?人群中吸引所有人目光。她既是为了几人的交情,也?是感谢她们从始至终对她的帮助。
几人来到她的铺子收到礼物时,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眼眶都忍不住湿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年关前夕。
百宝阁在?长?安城成了炙手可热的商铺。
姜月早已将二楼改成了铺面,又将百宝阁隔壁的双层楼酒铺花了两千两的价钱盘了下来,也?改名为百宝阁,铺内装饰与先前的一样,两家铺子中间?的墙打通。
百宝阁铺面一下子就大了许多,能容纳更多的客人,姜氏和姜远发?各管一边。
姜月怕他们累着,打发?能抽出身来的小姜们负责收银,姜氏和姜远发?就在?铺子里面看着支应下就行。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出门的人少了,或许是没有人群的遮蔽,姜月发?现,街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收留贫民
姜月有时候会?感慨, 在百宝阁里的时候,她总会?有种人?人?都过得?很好,丰衣足食之余还能享受生活的感觉。
但是出了百宝阁, 便能看到街上尚有许多衣衫褴褛、穷困潦倒之人?。
这个朝代的贫富差距很大?, 而且众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衣着光鲜的世家贵人们可以面不?改色目不?斜视的从乞丐面前经过,乞丐们看到他们除了机械的说一句“行行好”之外便没有任何神色动容。
世家贵人?们可能会?绕路避开他们, 嫌他们身上不?干净。
而乞丐们也很有自知之明的不?会?胡乱往他们跟前凑, 而是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领地等着那么一两个好心人?朝他们施点好心洒洒水。
姜月同?时也发现, 乞丐中除了老弱妇孺,也不?乏一些青壮年, 估计是被生活逼得?没了法?子,才走上了乞讨这条路。
想到原书中姜家一家四?口的悲惨结局, 姜月微微握紧了拳。
若是当?时能有人?指条活路,断不?会?死得?那样惨。
姜月没忘记她挣钱的初衷, 除了让姜氏夫妇过上好日?子以外, 她还想让长安城处于底层的无?家可归的百姓一点生的意?义和希望。
天气已经冷了。
至少?要先让他们安稳过个冬。
姜月想起了一个人?,国公夫人?闻氏。
闻氏自从找回了裴秋生以后, 便觉得?这是她行善积德积攒下的福气,让她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实?现了心中所愿。
因此自那以后,她非但没有停止对贫苦百姓的帮助,甚至还在城北也设了个慈善堂, 每日?着人?施粥。
不?过镇国公却?并不?这样想, 他认为家底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如今孩子都已经回来了, 不?能再这样无?限制的花钱出去。
而且,城南城北都设了一个, 日?日?施粥,长安城的百官和百姓都看着在,他那些个同?僚们偶尔路过那儿时,心情都不?大?好。
为官的,都不?想见那么多贫民聚集在一起,显得?好像他们的治理不?行似的。万一哪天陛下听见了什么风声或者微服私访遇见了,指不?定要有多麻烦。
先前闻氏是为了找孩子,那大?家也可以理解。如今孩子都找到了,着实?不?应该继续下去,因而已经有官员同?镇国公献言了。
因而,闻氏在城北的慈善堂开了没多久,便被镇国公强制关门歇业了,只剩城南的那个还照常开着。
姜月想着,这慈善堂闻氏开起来都尚且艰难,自个儿再开一个,怕是行不?通,少?不?得?要遇见人?阻挠的。
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施粥只能解决当?日?之困,确实?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于是,姜月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还算靠谱的法?子。
百宝阁位于集市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