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鸾: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求鸾》 70-80(第11/19页)

唇瓣的颜色是淡淡的白,可是眉眼间却荡漾着一道浓烈的喜悦,眼底隐有朦胧的水雾闪烁。

    元妤仪觉得眼眶有些酸涩,忙将这副画也放到一边,揉了揉眼眶,调整好呼吸去拆另几幅画。

    二人在兖州逃亡时,画了甚至有点丑陋的妆容,少女白皙的肤色被遮成小麦色,坐在驴车的末尾,一双漂亮的凤眸却闪着波光。

    还有他们刚到兖州,在路上遇到背井离乡的百姓时,元妤仪拿着干粮包裹和水囊走向奄奄一息的小姑娘,细心又专注地喂她喝水。

    青州小镇的客栈里,那场雷霆急雨过后晴朗的早晨,少女纤长浓密的睫毛宛如蝶翼,在眼下打下一点阴影,靠在青年怀里睡得乖巧而恬静。

    ……

    看完这几幅画,元妤仪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也停止跳动,只余漫长的颤抖回音。

    谢洵的画技很好,甚至不输丹青妙手;

    但很明显,他的画里也夹杂了一分其他画师没有的东西——情,浓烈得似乎要溢出来的爱意。

    他笔下的元妤仪,不只有窈窕身姿、明艳的五官,更是鲜活的、生机勃勃的,身上的每一寸都不遗余力地散发着耀眼的生命力。

    宛如一株迎风绽放的海棠,舒展着自己的每一寸骨骼和枝叶。

    在谢洵眼中,她的美不断具象化,未曾流于普通的工笔描摹,而是诉诸情与爱。

    她独一无二,又惊心动魄。

    元妤仪觉得虚空中,自己的呼吸越来越乱,她想,聪明人真的很可怕。

    他洞悉她的一切,明白她的每一个想法,甚至记住了她的每一个表情。

    他的记性很好,连她的衣裙颜色都记得,每一张画上的少女都一样,却又不一样。

    她的神情、她眼底的笑意,波动的光芒,都被他重新画出来。

    这就是聪明人,在他眼里,其实元妤仪还有什么可以遮掩隐瞒的呢?他全知道。

    正如她了解他那些痛苦曲折的过往一样,谢洵也清晰地感知着她这一路心绪的变化,他们彼此之间其实早已没有任何隔阂与秘密。

    元妤仪知道聪明人应当防备,可她也清楚自己再也防不住,毕竟他连送她的礼物都这样耗费心思,几乎贴近她的心坎。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像上,平静的心湖泛起一层又一层,源源不断的涟漪。

    聪明人真危险。

    可她还是喜欢聪明人。

    可将画卷收起来时,她这次又在盒子的夹层里翻到一张带着墨迹的字条。

    “古人曰‘美人如花隔云端’,从前觉得可信,可画笔落下时方知此话不真,因你在我心中,不在云端。”

    美人在心中,不在云端。

    所以谢洵记得她、爱重她,因此画她生机蓬勃、画她明艳俏丽、画她温柔宛如济世神女。

    元妤仪没忍住笑出来,可是笑着笑着,本就酸涩的眼眶溢出几滴晶莹的泪珠,顺着下颌没入衣襟。

    她觉得自己真是高估谢洵了。

    他分明还是那个没有半点心机的傻瓜,可为什么她还是这么喜欢他呢?

    既沉溺于他的面面俱到、运筹帷幄,又迷恋于他剖出一颗赤子心宛如稚子。

    无限包容,再难脱身,原来就是爱。

    正如他爱着画中的每一个她;

    元妤仪知道,自己也爱着每一个他。

    作者有话说:

    下章揭露最后一个礼物,然后美美成婚~

    第77章 礼物(三)

    ◎洞房花烛夜◎

    八月立秋前, 京城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偏偏两件事都以谢洵为中心,他彻底变成了上京城的风云人物。

    其一,新上任的谢尚书大义灭亲, 检举其父宣宁侯与王家昌平伯结党营私, 在民间贩私盐,以及兄长谢陵与同僚花楼寻欢,逼迫良女。

    此事一经御史台爆出,景和帝震怒, 下令彻查王谢两家, 最后得到的自然是无法反驳的铁证。

    王谢两家的家主被褫夺爵位,没收家产,贬为白衣流放三千里,虽没要他们的命, 但这样的处罚对两位高高在上的主君比凌迟更难捱。

    谢家的主母王夫人没被处置,可亲眼看着自己守了大半辈子的家产被抄,又目睹自己予以重望的丈夫和儿子衣衫不整地缩在囚车里游街示众, 她引以为傲的家世在此刻成了世人攻讦她的理由。

    王夫人得了疯病。

    执掌谢家的理所当然变成了国子监祭酒谢翀之, 也是谢洵旁支的堂叔父, 王家亦由素有贤名的旁支长子王澜接管。

    除本支嫡系外,所有旁支被分往其余八州,不得聚集,本族内除必要家仆外, 皆回归本姓放还原居地。

    崔郑两家虽也在四大世家之中,可崔氏宗族崇尚开坛讲学,自诩清流, 郑家家主素来不知事, 只求长生。

    这两家势力不足, 见状也不敢再在新帝面前充清高,立即效仿王谢最后的结局,由内而外先改了个遍,景和帝也没有多为难。

    其二,听说长公主回宫,小谢尚书下朝后还没脱身上那袭绛紫官袍,便跪在了琼正门前。

    他自请尚公主。

    当着熙熙攘攘的朝臣,青年的脊背挺得笔直,暑气蒸腾,他额头上流下细汗,可脸上却还有朦胧模糊的笑意。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内侍出宫门宣旨。

    “长公主懿旨,允。”

    来宣旨的是景和帝身边的祥禄,一张可亲的圆脸上笑得眉眼弯弯,将还跪着的青年搀起来。

    祥禄印象里的谢家公子还是当年在长庆宫中衣着单薄的可怜人,如今已然紫袍加身,贵气天成了,时光的流逝在他身上仿佛从未留下痕迹。

    谢洵听到那句“允”,眼前似乎已经出现少女微微赧然的脸,垂在身侧的指尖微颤。

    祥禄看着出神的青年,强忍着笑,他轻咳两声道:“殿下说,您送的礼物她都很喜欢。”

    谢洵微一颔首,眼角抿出一道弯弯的笑弧,淡声道:“劳内侍带句话,钦天监晚些会定日子,让她只管安心备嫁,莫要担心。”

    祥禄应下,两人寒暄两句,他又回宫复命。

    谢洵望着面前漫长的宫道,心里也渐渐地安稳下来,摩挲着指尖被刺伤的鲜红针眼,其实他送给她的不止这三件礼物。

    还有她一直掩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渴望——

    一则清名;二则少帝安稳;三则天下太平。

    是这万古江山来贺他与她的新婚。

    ……

    瑶华宫中,元妤仪站在争奇斗艳的花圃前,手里握着谢洵派人送进来的最后一件礼物。

    一柄用蝉翼纱制成的团扇,四周勾着一圈赤金绣线,朦胧的扇面上被人用银线绣出一只昂首的鸾凤,右上空白角落里墨笔落下一字“妧”。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