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40-50(第4/11页)
只也不怕砸手里了,底气足了好多,在墙根随便找了个地方,跟旁边一个卖鸡蛋的大妈点点头:“不好意思,搭个地方啊,我就一只鸡,卖完就走。”
大妈皱皱眉头,嘴里嘟囔着往旁边挪了挪。
但等贾士兵将他的老母鸡从麻袋里掏出来,大妈的眼里就放光了。
“你家老母鸡养得好啊。”
林思危脆生生道:“这是我姨夫,我在前头粮校读书,姨夫来看我,还非把家里最会下蛋的老母鸡带来,我也没地方养啊,让他带回去吧,又不方便,所以才想找个有缘人把它卖了。”
得,一会会功夫,贾士兵家已经出现两只最会下蛋的老母鸡,排名还不分先后。
林思危现在穿得体面,的确已经不像个农村姑娘,看着就是城里人的模样,说出这番话不由让大妈信了六七分。
而贾士兵已经看出大妈对老母鸡产生了兴趣。
这不奇怪。大妈能来卖鸡蛋,说明她家也养了老母鸡,她对下蛋鸡当然十分有经验,一眼就看出贾士兵这只是个“劳模鸡”。
“你这鸡天天下蛋?”大妈问。
“当然天天下,都不带礼拜天的。”贾士兵指指粮校的方向,“其实我带了两只,还有一只半路上就被别人看上了,谈价钱的功夫就下了个蛋,人家价格都不谈了,赶紧带了鸡就跑了,这白捡一个蛋啊。”
大妈伸手摸了摸鸡屁股,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这只好像也要下蛋了。”
林思危道:“所以早下手就多得一个鸡蛋呢。”
“卖几个钱啊,这鸡?”
“五块五。”贾士兵真是坐地起价,立即就涨了五毛。
“五块钱,卖我吧。”
“不行不行。”贾士兵猛摇头,“我是不方便带回去才卖的,五块钱我就带回去了,买个车票也就三毛钱。”
“那你慢慢卖吧。”大妈也是人精,立刻就转头招呼一个路人,“要不要鸡蛋,自家母鸡生的,便宜的。”
林思危给贾士兵递个眼色询问,贾士兵却一扬眉,那意思,其实五块也是可以的。
林思危心领神会:“姨夫,你就便宜点卖给阿姨吧,我还赶着回去上课。”
“不行,五块五,不能少。刚刚那只卖了六块呢。”
大妈一听,台阶来了,悠悠道:“五块二,到顶了。卖就卖,不卖就算了。”
“姨夫……”林思危推他。
贾士兵一咬牙,一跺脚:“行呗,看在我外甥女的面子上……”
林思危:我的面子真值钱,值三毛呢。
第044章 点子
前后不到一小时, 两只“劳模鸡”就顺利卖了个满意价,贾士兵喜滋滋的,声称要带林思危吃最贵的面。
农贸市场门口就是一家国营小吃店, 最贵的大肠面, 四毛钱一碗。
这两碗面就抵上小姨一只毛衣袖子了,不行不行。
林思危赶紧说她不吃大肠, 贾士兵还略有遗憾,降标点了两碗雪菜肉丝面,一共五毛钱。
十一月底的江南已经很是阴冷, 二人在寒风里蹲着手都冰了,肉丝面一上来,热腾腾、喷喷香, 把人心都焐热了。
贾士兵将自己碗里的肉丝夹给林思危:“长身体呢, 多吃点肉。”
林思危赶紧又给夹回去:“我学校有吃呢, 姨夫你干体力活, 你应该多吃点。”
两人让来让去, 最后还是一人一半, 等于没让。
贾士兵呼噜吃着面, 道:“两箱锤头的钱在家里,怕路上不安全,我没带来。”
“不着急, 你先放着。回头我这边方便了你再给我。”
“行呐。思危你放心啊, 这钱你小姨藏着呢,看得可紧,还怕我大手大脚给花没了。”
林思危当然是放心的。
苏红霞和贾士兵当年是怎么全心全意帮助她们母女俩, 她都记得。贾士兵走村串巷,干的万家活儿, 见的各色人儿,却是一点都不势利的,且有个最大的优点,怕老婆。
当时林思危要是收拾包袱去投奔小姨一家,贾士兵也绝对不会有半句屁话,但林思危心里清楚,这么做,除了给他们增加负担之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来晋陵才会有机会。
“姨夫你还挺厉害的,两箱锤头这么快就卖完了。”
“东西好啊。”贾士兵又吸溜一口面,“你以前在家用过吧,咱们那些玩意儿,要么是铁匠铺子打的,要么得去供销社买。我自己干活儿,最知道东西的好坏,你这锤头就是好钢。我给我们村长和隔壁村长各送了两把,他们一用,就是好东西嘛,马上就给生产队里添上了,你说,有了这个,我上集市还不好吹?跟你说,吹上天了我。”
林思危真的被贾士兵给逗笑了。
又感叹,小姨虽然嫁得穷,但很快乐。自己妈妈虽然当年看着嫁了个城里人,其实这个城里人狗屁不如,搭上了她的一辈子。
看着贾士兵脑子这么灵,林思危心里琢磨了一阵的那个念头又浮上来。
“姨夫,你跟蒋队长处得怎么样?”她指的是酿酒总厂的车队长蒋新泉。
贾士兵道:“关系不错。老蒋好处,每回我都让他带点儿地里的菜回家,他还夸你小姨种的萝卜水灵,教我晒萝卜干呢。”
那的确,看着农村家家都晒萝卜干,为啥晋陵的萝卜干就远近文明?那可是有点子秘诀的,只有晋陵人知道。
能聊到这份上,说明两个的确相处得不错,贾士兵很懂,很能维护关系,怪不得木匠活儿也排得满。
林思危又问:“你这回跟他回来,他车上满不满?”
贾士兵道:“不满,一半都空着。你问这干嘛?”
林思危看了看四周,这国营小吃店生意还挺好,但人多口杂的,也不方便,便道:“吃完了咱们去百货公司买毛线,路上我跟你说。”
二人拉扒完,去公交车站等车。
车站上就他们二人,林思危终于问:“蒋叔叔车上空了一半,说明还装了一半,他是去送货的,又从哪里装了货回来呢?”
贾士兵笑道:“这你就不懂了。这些厂里的货车放出去,空也是一趟,满也是一趟。都是拿厂里那点死工资的,谁还不想吃点夜草呢。”
这就对了。
这年代虽然有国营的货运公司,但规模比较大、周边地区出货多的工厂都会有自己的货车队,司机就是工厂的职工。不管是去外地送货、或是取货,极大概率都有一趟是空车,顺道给别人带些货,就是这些长途司机的“夜草”,也是这年头长途司机吃香的重要原因。
但这个“顺道”带货,既要看运气,也得有信息,毕竟这年头没有专业的物流配货公司,所以司机们各显神通,人脉广信息多的,夜草就多些,没啥渠道的那也只能放空车,拿点苦哈哈的死工资。
林思危想的就是这个。
如果能开办一个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