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在文娱行业里疯狂内卷》 300-320(第13/19页)
们保持当下的乖巧,而不是像魔鬼般令人头疼。
“你们不给自己买点东西吗?”刚从童装店出来的沈凝烟瞧着周围的员工,后者立刻摆摆手道:“不必了不必了,沈总已经买的够多了,哪能让您继续破费啊!”
“破费倒也谈不上,就是觉得你们也挺辛苦。”在与她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沈凝烟瞧着一群超人般的员工一边聊工作,一面安抚跑来跑去的小魔头们,然后还有点个小吃,替孩子修改涂得乱七八糟的石膏像的闲情雅致。
更可怕的是,她们的包就跟百宝箱一样,让沈凝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闻名世界的birkin包——一个给妈妈设计的百万物件。
【省省吧!你连人家送的二手KELLY都不敢用呢!还想买brikin包。】系统听到沈凝烟的心声后毫不客气道:【你也不怕吓死她们前先破产。】
【依我看呐!你还是从轻奢品开始调整消费吧!比如LONG……】
“我给你们买个包吧!”沈凝烟突然说道:“就当是陪我逛街的报酬。”
大包小包的员工看着两手空空的沈凝烟,脑袋摇得堪比拨浪鼓:“不,不必了,今天已经很麻烦您了,真的不必再给我们买点什么,我们……
“走吧!”沈凝烟径直走向一家店铺。
话没说完的员工只得放下双手,十分别扭地跟了过去。
出名的好处之一就是别人不会先敬罗衣再敬人。
当衣着朴素的沈凝烟进来时,领班以为又是一个来开眼界的年轻人,于是想着哪些钱包适合对方。然而当她准备上前时,某个爱玩电子游戏的柜姐凑前说道:“姐,那是群英的老板,一个富婆。”
领班或许不认识沈凝烟,但一定对市里的大企如数家珍。因为这些大企业家或太企业家的太太们经常来买用于交际的东西,所以对她们而言,套牢一个消费力不错富婆就是套牢自己的年终奖。
因此在名人效应下,沈凝烟还没消费就体验了把VIP服务,然后又与员工吃了顶楼的海鲜自助才叫公司的专车送没有开车的员工离开。
“我的好老板啊!你把专车拿去送人回家,那就委屈您坐我的小车咯!”特助在沈凝烟系好安全带后揶揄道:“我算是史上最贵的开车小妹吧!”
“不然呢?”查账的沈凝烟吐槽无能道:“你烧的不是油,是我的钱。”
话虽如此,但她也没感到不值,毕竟那也太掉价了。
不过作为江城名人,即便那些店铺的员工很有操守地没有曝光顾客的行程,但是她们旅游团似地进了奢侈品店,离开时不仅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更是有领班亲自送出门的场景还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其中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见状,立刻发到自己的平台账号上还PO了一句“好想加入阔太团体”的玩笑之语。
因为江城不算是富人云集的城市,所以网友很快扒出领头的是群英的老板沈凝烟,跟着她的也不是什么豪门阔太,而是群英的员工及其子女。
一时间,吃瓜网友除了羡慕便是深深的无语,甚至又把沈凝烟的感情问题刷上热搜。
第315章
娱乐圈里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说法。
一个未婚的明星红不红取决于他多久被结婚一次。
一个已婚的明星红不红取决于他多久被离婚一次。
而拖上个世纪的港澳台明星热衷于嫁豪门家族的福, 那些靠近娱乐圈的商业人士也渐渐成为无数小报的追逐对象。
虽然在传播学里关于老钱的定义是奢华低调,不会避开镁光灯的同时也绝不会主动迎合灯光的照向,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推波助澜下, 向前看的资本也会通过个人形象的塑造来间接提高企业价值,从而实现个人财富的增长。
尤其是像沈凝烟这样搞文娱业的。
八卦小报不追她都对不起自己的年终奖金。
所以在沈凝烟成立品牌,开通微博的这几年里, 光是她被结婚的次数就有七八次,这还不包括被传恋爱,被传已与男友互见家长的基础操作。
而现实却是沈凝烟从未见过王瑜勤的父母,但却因为大一时被醉汉骚扰的经历见过白成军的父亲。
至于沈凝烟的父母,也就是马女士和沈爸爸曾从未见过女儿的绯闻对象。
作为一对传统又开明的矛盾父母,马女士和沈爸爸很少在女儿的事情上达成一致, 但都十分罕见地不赞同女儿从娱乐圈里找人。
马女士因为工作的原因比较传统, 完全是拿恶婆婆找苦瓜儿媳的架势希望女儿找个愿意当贤夫良人的温和男性,最好是中医护士或者初小的老师。而沈爸爸同样因为工作的原因比较开明, 完全是从商人的利己性出发,觉得沈凝烟可以参考港澳台和欧美的富商模式, 只恋爱不结婚,最大程度地保护个人利益与公司安全。
而在这种南辕北辙的建议下, 他们居然十分统一地否定了沈凝烟的绯闻对象。甚至在对王瑜勤的后续安排上, 马女士和沈爸爸也自告奋勇地表示要是沈凝烟下不了手,他们可以代为出面地搞定这个连前女婿都算不上的女儿的男性好友。
对此,沈凝烟也十分无遇道:“爸妈, 你们能不能少看点豪门宫斗剧。你们的女儿还没到昏聩的年龄,更不会为某个人的甜言蜜语放弃财富。”
由于沈凝烟的事业实在是太成功了, 加上她在创业的同时靠着实践学习各类金融知识,所以在刘炜宁与女友准备结婚, 向群英的股东层进行审批时,持股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群英创始人们都在开曼群岛建立了个人或家族基金,借此避开婚姻者乃至子孙分割他们的股权。
靠着无往不利的钞能力,沈凝烟在开曼群岛的家族基金里存入了令人咂舌的数额。并且除了大名鼎鼎的开曼群岛,她还在港澳新加波都有布局,足以保证自己能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眼见炒作沈凝烟的私生活已没有流量(毕竟人家鸟都不鸟他们),于是这些八卦记者抓耳挠腮地翻着短视频平台,最后找到欧美那边的流量密码,眼睛一亮道:“就搞这个。”
“哪个?”同样想不出要干什么的老记者抓抓头发,叼着烟从背靠背的方向转了过来,瞧着自家得力爱将的选题眼睛一亮:“这个好。”
他像饿狼扑食般抓住下属的笔记本电脑,力道大得差点弄碎薄薄的屏幕。
“小心点!这不是公司资产,是我自己买的,很贵的。”找到选题的记者几乎是尖叫出声道。
“哟!还屁里屁气的。” 老记者讪讪地缩回爪子,努力挽尊道:“我是那种抢功的人?还不是希望大家的年终奖都有着落。”
干他们这行的道德底线幅度很大,好的有股上个世纪的江湖侠气,差的堪比人间之屑,社会之渣。
老记者能在这行搞上十几年自然是有他的长处,所以在一番“抱怨”下,原本对他有点不满的小记者也没有计较地聊起他的计划。毕竟在新闻业里,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要在同行抢过自己的风头前搞出新闻,不让网站的浏览量有所下跌。
“疯狂的亿万富婆,盘点那些嫁入豪门的男明星用青春换了什么?”八卦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