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咸鱼在文娱行业里疯狂内卷》 120-140(第11/20页)
是当民宿经济渐渐往高宣传,低建设的带货模式转型后,选□□宿的年轻人便越来越少,直到一些网红店相继破产。
毕竟游客是花钱放松,而不是花钱买罪,更不是花钱当冤大头。
一些走“宿舍风”,搞性价比之王的民宿还好,毕竟它们说是民宿,实际就是外地打工者和应届生们的临时宿舍,所以在穷游团队那儿很受欢迎。有脑子的人也不指望一周两三百块的宿舍能有什么高奢体验,顶多做到干净卫生好打车。
至于那些花钱买舒适的人……他们对价格比星级酒店便宜不了多少,破事还一大堆,甚至没有消防执照的民宿,已经从褒贬不一进化为开始扒榜。
尤其是些辛苦赚钱,辛苦攒假的上班族和小情侣……期待已久的旅行被照骗的民宿给毁了,就别指望他们能忍气吞声。
“沈总?沈总?”
特助站在车门前,瞧着一脸沉思的沈凝烟,轻声催道:“到了,下车了。”
“哦!”回过神的沈凝烟慌慌张张地拿下行李,结果刚进办公室,就被市场营销部的总监吓了一跳:“老板,您可终于回来了。”
市场营销部的总管原本一副愁云满面的样子,但是看到沈凝烟后,立刻像是找到了救星,还没等沈凝烟坐定,就一股脑地汇报工作。
“在您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地方电视台还是网络平台,都向群英发来购片申请。”
末了,还补充道:“迅游的母公司圣达也想购买《从零开始建立门派》的播放权,甚至想以1.3亿的价格购买国内独播权。”
“群英只出售播放权和首播权,不出售独播权。”沈凝烟可不想过个几年,就和一群大傻子似的同行相继竞价IP烂片的独播权,然后把影视行业的泡沫吹得比阿尔巴尼亚的庞氏骗局还大:“国内的电视台只选两家合作,最好是与中央台相关的两家。至于视频网站……只选奇幻影视和游一游。”
沈凝烟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人家重金购买播放权,还不是为了收视率和流量的KPI,你要是卖得多了,保准那些重金购入的人会不高兴,失之交臂的人会更不高兴。
选择中央台和视屏网站的两大龙头一是为了给上头和前辈一点面子,二是为了转移火力,三是为了加大宣传。
真可谓是一举多赢,赢麻了。
有上头发话,市场运营部的总管也好开始行动。
不过在把《从零开始建立门派》的事处理完后,他还聊起中东的开拓问题:“人力资源部已经从新疆和云南那边的外国语大学里面试了群阿拉伯专业的高材生,里头有十七人有留学经历,大都能流利使用阿拉伯通用语,甚至有个去过科威特的猛男会当地方言。”
“有没有比较年长,在中东工作过的人?”虽然沈凝烟喜欢招聘年轻人,但是涉及到保守市场,尤其是外地市场,还是有个老资历的镇镇场子比较现实:“如果来华工作,中文流利的中东人,那就更好了。”
“……您倒是想得挺美。”市场营销部的总管虽然不到三十岁,但也去过不少国家,甚至在知名企业实习过。
国内的外国高管本就不多,尤其是精通中文,擅长管理的中东高管,绝对是各大企业疯狂争抢的存在。
毕竟在中东的“入场”可是需要引荐人和担保人的。
国内的中东人堪称两个极端——要么是被高校请来的大爷,要么是被主权基金派来的高管。
不是市场营销部的总管看不起群英,而是以群英现在的身价,真的不够主权基金的高管抛出橄榄枝。
“算了,先走央视的路子,争取找个对接中东的国内引荐人。”沈凝烟的布局很简单,那就是借江城博物馆的合作项目打通央视的路子,然后借央视打通外投的路子,否则靠她的背景,想搞国外市场无疑是作死。
市场营销部的总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让帝都的熟人散布N飞想要购买《从零开始建立门派》的海外发行权,并且在亚欧市场大规模推广的消息。
对于外宣局而言,文化输出的巅峰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一波以武术,古典文学为卖点的港片和历史大作风靡亚洲,甚至屠榜了东南亚市场。
可是在千禧年后,影视剧衰落到让年轻人都跪求国产剧别出国丢脸。
求求您嘞!收割国内的韭菜也就罢了,别让国人的脸都丢尽啊!
在此情况下,外宣局苦吗?苦啊!
但是在当下的环境里,真的找不到适合输出的影片,甚至连国外的中文频道都做的一团糟。
而等《从零开始建立门派》一炮而红后,外宣局又抑郁了。一家外国的影视公司想把国内的影视剧推广出去,你让外宣部怎么想?
第一反应肯定是外国佬想搞意识形态。
第二反应是这剧肯定有问题。
所以在《从零开始建立门派》播完六集,甚至开拍第二季后,央视才姗姗发来购片请求,顺带暗示有关部门对《从零开始建立门派》的输出开展绿灯。
第132章
相较于国内的审核要求, 输出国外的影片肯定会松松绑,但是在国家问题上还是会严格把控,只是一些国内不便拍的内容会松松绑, 说白了是搞特供版,这也是让无数人疯狂吐槽的一点。
如果不是N飞要收购《从零开始建立门派》的海外发行权,外宣局对这类影片的审核也只是查有没有涉及国家层面的负面消息, 压根不管好不好看,有没有加强刻板印象的事。
至于那些外国人想看什么?
这很重要吗?
只要加上京剧灯笼与舞狮,那就是老领导们最喜欢的种花味,比那程咬金的三板斧还单调,几乎能与收视率年年降低的春晚在枯燥乏味上一争高下。
而在国外获奖的影片那就更单调了。除了一些真心搞艺术,真心希望推动发展, 引起反思的导演。但凡冲着获奖而去的名利派压根不走国内出品的路线, 而是去找国外的发行公司,重复嚼着几十年前的穷苦落后, 封建迷信,最后加上干巴巴的政治正确与逃离本国的小确幸。管你是骂薛定谔的现实还是包藏祸心, 就能获得国外评委的一致好评,甚至让各国的申报影片在“悲情, 社会愚昧”上疯狂内卷, 比那歌唱比赛里的苦情戏还精彩。
实在是……有够无聊的。
沈凝烟对外宣局急速减少的输出量和疯狂增加的审核量略知一二,不过她对外宣局的处境产生不了一丝一厘的同情,反倒是有“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的埋怨。
毕竟吃着公家的饭,还把老前辈们打下的江山砸了一半, 甚至还让国外的私生文化席卷全国,迎来一波升级加强。
别说是把软实力输出写进“十年战略, 复兴种花”的上头,就是一个稍微有点上进心的公司,也不会对如此成绩抱以好脸。
难怪自15年后,从央视到地方台一个赛一个的内卷,合着是有KPI在盯着他们。
至于外宣局……
算了,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广电总局高抬贵手,不要放着儿童不管,专注去搞快要出家的成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