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180-200(第21/32页)

,明远也留了一些日常物品在那里。明远可以随时前往。

    北高峰下山坳,冬日里的景象与汴京一带冬令时的萧瑟气象截然不同。这里翠竹丛生,天气虽冷,但依旧是满眼翠绿,生机勃勃。

    明远抵达北高峰下的时候,沈括也正在那里。

    这位在世界科技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的人物,刚刚巡视了一圈两浙路的农田水利,就先忙不迭地回到了军器监作坊——可见他的两份工作,哪个是本职,哪个是兼职,沈括自己分得很清。

    见到明远时,沈括与吴坚都露出笑容。

    “就知道远之会赶着过来。”

    吴坚说:“明顾问来得正好,我与沈存中公正在谈论火铳!”

    明远兴奋地一挑眉,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沈括:“存中公这里是有眉目了?”

    “嗯,”沈括从袖中取出了一叠稿纸,一张一张地铺开给明远看。上面是用类似“界画”的法子,按照1比1的比例,绘制出的某种机械的草图。

    明远挑出几张,凝神看了看,问沈括:“存中公的灵感来自于……自鸣钟?”

    他早先送了一盏自鸣钟给沈括,但因为知道这位肯定不可能老老实实把这种钟表放在家里,所以没有送“钟芯一体化”的那种,而是送了一份易于拆卸的。

    只见沈括点点头。

    明远:果然……

    他仔细看看设计图,突然双眼一亮,道:“所以存中公的意思是,用这种转轮结构击打燧石,打出火花点燃枪械?”

    沈括矜持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是这样设想的,但究竟能不能成,还要看制出之后具体效果如何。”

    明远便道:“这可巧了……”

    他赶紧从自己怀中掏出一份用油纸密密包着的手稿,递给沈括,道:“我刚刚接到苏子容公的信件,他与存中公的想法如出一辙,也是想到用燧石点火。”

    沈括的眼神亮了亮,随即流露出几分紧张,赶紧低头去看明远递来的那份图纸。

    看了片刻,沈括便指着其中的一枚零件道:“这是什么?”

    明远一拍后脑:糟糕,早先竟然忘记把工匠发明出来的弹簧和簧片拿给沈括看了。

    早先他拿到了凤翔府郑铁匠发明的弹簧与簧片时,当时就赶着送了一份给苏颂。

    沈括那时刚刚除孝入京,没赶上。

    而此次苏颂送来的图纸,正是画了一件用扳机和弹簧共同作用,让燧石打击火门点火的设备。

    沈括一听明远解释了弹簧和簧片,他虽然连实物都还没看到,就已经下了断语:“苏子容公的这个比较好。”

    明远是个剧透党,不方便直接评价,但他知道,后来正式登上各国军备大舞台的,正是和苏颂这个版本比较接近的“燧发枪”。

    但此时此刻,吴坚还是有些疑问,他开口问明远:“明顾问,日前工匠们已经制出的那一种……实战真的不行吗?”

    明远摇头道:“不是不行,而是……有局限。”

    沈括差点就伸出拇指夸了:这位真是会说话啊!

    “之前制出的‘火绳枪’威力巨大,但是发射时操作繁琐,且最紧要的一项——受天气的影响太大。”

    明远向沈、吴两人解释。

    “如果我等向军中提供一件用时极其不便,甚至让军中将校觉得‘用了还不如不用’的火器,那么我可以断言,军器监此次投入巨大的火器项目,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沈括与吴坚对视一眼,他们都感觉自己完全被明远说服了。

    毕竟他们都是一脚踏进了官场的人,功名与前途是他们最为热衷的。虽然明远所建议开发的“新型”火器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但是收获最好的成果,能够让自己加官进爵,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如果将之前制成的“火绳枪”马上报上去,眼前的功绩看似有了,但到时西军觉得不好用——那他们可能就真的没法儿从官家那里再得到想要的资源了。

    明远非常确定——有他这位“先知先觉”者在,为什么还要绕历史上曾经绕过的那么多弯路?

    他想要的是大步前行,一步到位。

    *

    “1127,有没有关于‘时间’的道具?”

    讨论间歇,明远召唤1127上线,问他这“金牌系统”这样的问题。

    他记得当初1127向他介绍道具的时候是这么说的——道具能给的,都是钱买不来的东西。

    那么,道具能不能为大宋的火器研发买来“时间”。

    1127听明远将他的要求形容了一遍,有些支吾地开口:“啊……这个,亲爱的宿主,您说的这种道具,有是有……但是您现在还没有达到使用条件……”

    明远:啊……怎么还有使用条件?

    第194章 千万贯

    前些时日, 军器监作坊在吴坚的带领下,在此前的竹火筒基础上制出了一种新式的火器——火绳枪。

    该火器的主要结构是一枚细长的铜管,里面填入火药与铅子, 将引线点燃之后,铜管内的空气受热急速膨胀, 将铅子推出。射程最远可达150步。

    这种火器的杀伤力比弓箭更强, 虽然准头不甚佳, 但是铅子散出之后是一片散射,在对付集体来犯的敌军时效果会很显著。

    但是明远对点燃引线的方式并不满意。

    吴坚等人设计出的点火方式,是将一枚在硝石溶液中浸透的引线点燃, 然后填入枪膛中。因为引线燃烧的速度不快,令持有枪械的人有充足的时间瞄准。

    这种点火方式, 持枪人最快可以在二十个呼吸之间完成一次发射。

    明远对这种表现摇了头。

    他向吴坚等人解释:“这种火绳枪的射程目前只有150步,如有大批敌人来袭,150步时我方才能放第一枪。”

    “等到20个呼吸之后,手脚快的士兵能够放第二枪的时候, 在第一轮攻击下还有活动能力的敌人已经冲到眼前了。”

    吴坚等人都默默无语——明远的话无法反驳。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研发方向只剩两个:一是如何解决快速发火的问题;二是努力提高射程。”

    明远随口总结。

    军器监的人听了便又都稍许振作一二, 明远这么一总结,好像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明了, 听起来没那么难了。

    于是, 明远分别写信给在两浙巡视农田水利的沈括,和在婺州担任知州的苏颂, 请他们两人帮助研究“发火”的结构。而军器监这边则专门安排了工匠解决在枪膛中铸造膛线的工艺难题。

    除了单兵火器之外,吴坚等人还带着工匠们造出了与之前“竹火筒”同样原理的“松木炮”, 乃是用粗壮的松木, 用炽热的烙铁将木材正中烫出空洞, 形成一个深槽。然后再在松木外侧加上五道铜箍箍紧——这样的松木炮便可以填入圆形的石弹,向外发射了。

    松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