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70-180(第6/18页)
万纬这是在试探他,想知道他对高明进的态度,应该闻雷听闻的事情,他也耳闻了。
俞慎思故意避开不去评价高明进,只谈新策本身。万纬是聪明人,能够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高总督谋害发妻这种流言蜚语,没有确切证据,听闻消息的官员不会明面上说,但有好奇心重的,私下故意试探俞慎思,俞慎思笑而不语,他们多少也懂了-
数日后,天更冷了些,甬城那边沈路和李帧的人同时传来消息。费老板的船离岸出海,但是和他们之前查到的消息有出入,船上并未有携带大量金银珠宝之类财物,胡辙和高旷也均没有跟船出海,甚至高旷还去了忝州。
俞家人知晓,是对方警觉,发现了自己暴露,临时改变计划。
高晖失望地道:“错失了抓住他罪证的机会。”
事已至此,俞慎思笑着安慰道:“至少我们也阻止了他将财物转移海外,将他们留在大盛,也不算一无所获。只要盯紧高府和临水县高家,不给他们任何离开的机会,就算他们将财物转到海外,人也跑不出去,最终财物还是会回来。”
话音刚落,沈山月在门外唤了声,然后掀开帘子进来,手中拿着一封拆开的信。
她面上带着笑走向高晖,道:“虽然高大人转移财物之事我们没有收获,但是前甬城市舶司提举杨敬私通倭寇走私的事,却有了线索。这是爹刚派人加急送过来的。”将信递给高晖。
高晖闻言急忙打开,一目十行看完,立即将信交给俞慎思和李帧,惊喜道:“此事终于轮到靖卫司出面来查了。”
第174章 第 174 章
高晖回到靖卫司后, 便同耿越说了杨敬私通倭寇之事。
高晖入靖卫司后,上头的校事认为他的身份特殊,将来还是要出海的, 担心不好管,便将他安排给耿越当副巡使。一来二人比较熟,二来之前高晖一直跟着耿总兵, 再跟耿越不会出岔子。
耿越听完后, 惊讶地问:“消息可靠?”
高晖顺便将苏占富商马老爷之事和倭国使臣说的事一并相告, 并道:“这种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自从上次相州之事后, 耿越知晓俞家有自己打探消息的法子,思索了下道:“同我一起去禀报校事。”
曾校事闻讯后, 令他们不必耽搁,即日带人前往甬城查此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午后天空又飘起细碎雪花,北风吹在脸上似要割开一道口子。俞慎思代连郎中陪着袁瞻前去向皇帝禀报江原的事。一阵冷风吹来, 他裹紧裘衣,下意识用手中的奏本挡在面前挡风雪。
袁瞻恰巧侧头,正见到他的动作,奏本后只露出两只眼睛,被风吹得微眯着看他。
俞慎思尚未意识到自己的举止有何不妥, 继续用奏本挡着风, 直到袁瞻朝他的奏本睇了眼,他才反应过来,忙收起动作, 用衣袍擦了擦奏本,收进裘衣里面, 尴尬地解释:“大意了。”
袁瞻无奈地皱了下眉头。这个年轻的属僚,有才学有能力,就是偶尔的举止会有失规矩,总的来说守大礼不拘小节。
二人到了勤德殿前就感受到殿内地龙的温度,进门后一股暖意烘人。
俞慎思解下身上裘衣,整理了下衣冠随着袁瞻进殿。
皇帝正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面前。俞慎思瞥了眼,是大盛以及周边和西方诸国的舆图。皇帝的目光落在了西北及以北的地区。
西北前段时间传来消息,安曲的一支部族在不成气候的时候还想夺取后套地区,与大盛的军队交兵,最后惨败降我大盛。另有一支端沙的部族数次偷袭大盛的城池,抢掠财物后迅速撤离。这支部族狡猾,对西北地势熟悉,几次都躲过了大盛军的追击。
如今西北大雪覆野,更是无处搜寻这支部族。
俞慎思随袁瞻见礼后,皇帝目光从西北收回到东南沿海诸省。
袁瞻先是禀报今年户部整体的情况,然后便是关于大盛关税之事。
如今东南安定,明年准备对外增加两个港口,市舶司的增设和关税的制定一直在调整。
皇帝听到东南港口关税,眼中原本的光彩稍稍暗了些。午前靖卫司那边密报甬城市舶司的事,皇帝很不高兴。
听完袁瞻的禀报,皇帝的目光在舆图上几处港口间逡巡,道:“增设市舶司是必要,然市舶司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管理混乱。这些年走私之事一直不断,若不能杜绝,市舶司也成了摆设。”
袁瞻应了声,然后说了一些自己改进的想法。
皇帝听着微微颔首,然后和袁瞻讨论了一番,目光转过,见到俞慎思一双眼睛盯在舆图东南沿海。
午前密报之事是高晖所提,高晖和俞慎思之间关系亲厚,定然也知晓。
“俞爱卿。”皇帝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俞慎思忙收回视线,刚刚君臣二人的话他全都仔细听在耳中,还的确有一些想法。但是袁瞻是自己顶头上司,人就在一侧,他不便大谈此事。
他先是对袁瞻所提之事称赞后,才道:“臣受侍郎大人的启发,倒是有个想法,设立海关。”
“海关?”皇帝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觉得新鲜,“详细说来。”
俞慎思回道:“如今我朝对外往来逐渐频繁,船只和人员增加必然会带来一些混乱。臣认为可以设立海关,对往来的船只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管控和审查。
出海的船只、人员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提供详细的信息,否则禁止出海。对于外来的船只和人员亦然,并对未经海关的非正途得来的商品货物不给予售卖。如此,一来能够保证关税,二来能够杜绝走私,三来也打消海盗劫掠商船货物的意图,四来也能控制一切不法之徒偷渡海外。”
俞慎思说到这里,适可而止。
皇帝听到最后一点益处,稍稍顿了下,嘴角露出一丝别有深意的笑,转问袁瞻对此如何看。
袁瞻亦笑着道:“俞员外这个想法甚好,内河有榷关,出海入港有海关,更便于管理。”
皇帝琢磨了下道:“你们拟个章程呈上来。”
二人立即领旨。
皇帝瞧见俞慎思手中的奏本,要奏的是江原的事。让他盯着江原大半年,大的问题没有查出来,小的问题查出不少。而这些问题,高明进几乎同一时间在奏折中奏明,并及时处理。
皇帝朝他手中奏本示意。
俞慎思将奏本呈上去,奏禀的主要是关于江原省新策推行后田地和田税的情况。经过两年强硬推行,江原省的新策推行已经完成八-九成。
皇帝看完后合上奏本,递给旁边的阎公公,然后令袁瞻退下。俞慎思准备跟着一起退出去,皇帝却唤住他,“陪朕对弈一局。”
俞慎思讶然,这殿内好几位当值的翰林院官员,应该任意拉一个过来都比他棋艺强,这不是为难他吗?
“臣棋艺拙劣,恐扫陛下兴致。”
皇帝没搭理他的话,已经转身朝偏殿去,俞慎思无奈,只能应道:“臣领命。”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