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60-170(第6/18页)

问及高晖,才知晓高晖仅是代表自己过来,和高明进没有任何关系,送礼祝贺也都是冠自己的名。

    众人知晓肃王性情,便也能明白。

    宴席后,肃王还特地留下高晖说了会儿话。在旁人瞧出来,肃王是挺喜欢这个高晖。

    不仅肃王,如今陛下也喜欢这个年轻的臣子-

    就在肃王孙女周岁后没几日,朝廷也传来了西北那边的消息。

    俞慎言与赵宁儿等人已经和西域诸部取得联系,李赤骥将军领兵夺回雍凉全部失地。如今西北最大的端沙和安曲两部内部已经分化,诸部如散沙一般,并且东南西三方已经切断。他们一部分向大盛挥戈,一部分逐步向北逃。

    朝廷上下听闻这个消息,既兴奋又担忧。

    诸部乱成一团虽然不成气候,对大盛构不成威胁,但是他们散落的势力不断向大盛挥戈,侵扰当地百姓,劫掠往来商队,西北一时间还不能太平。

    俞家人担忧的除了西北的安定,还有俞慎言一家。西北短时间不能太平,俞慎言短时间就不能回京。

    俞慎思给俞慎言的信中再次提到高晖回京后朝中和家中的一些事,让他不必挂心家里,特别强调俞纶的身体好转,最近又养了两只鹦鹉,两只鹦鹉都学会说人话,但是两只鹦鹉学的话不一样,每天像吵架一样,颇有趣味。

    他不确定这封信什么时候才能送到远在西域的俞慎言手中,但信送出去,心里还是有些盼头的-

    与西北相对的东南沿海,倭贼被剿灭后,风平浪静。得知倭国使臣前来大盛,赵平奉命回京。人刚到京中,倭国使臣也抵达盛都。

    此次倭国使团三百余人,为首的使节是细川将军。

    接待来使的是鸿胪寺少卿范泰,赵平与他同往。看到这些倭人,赵平天然心中带着仇恨,不会如范少卿那般客气,他是从头到尾冷着一张脸,只是偶尔听到倭人说话不顺耳,回击两句。

    细川将军是个中年男人,个头不高,一脸横肉,看着便不算面善。明明会说大盛官话,还当着他们的面偶尔蹦出两句倭国话,国子监四夷馆的学子还要翻译一遍。

    战败求和就要拿出战败的样子来,不放低姿态还想摆臭架子,赵平自是看不惯,他虽然精通倭国话,还是用大盛官话说道:“细川将军刚刚是和属下人商谈如何向我大盛朝廷赔罪吗?这该是你们出使前君臣就商量

    好,而不是当着我大盛官员的面来商量,看来你们诚意不足。”

    四夷馆一位年轻实诚的学子以为赵平没听懂细川将军的话,想同他正确翻译,被身边同窗给扯了下胳膊,示意他保持沉默。

    细川将军抿着薄唇勾起嘴角挤出一个并不真诚的笑容,用蹩脚的大周官话说:“赵将军误会了,贵国乃礼仪之邦,本将军只是同属下交代贵国礼仪,以免失礼。”

    “既如此,为何不用我大盛话交代,我等也能为你们提点一二,他们是不懂我大盛话?他们出使前都不学习的?看来也没捧出诚心。”

    细川保持着嘴角假意地笑,眼底却冰冷一片,“是本将军失礼了,他们都通贵国官话。”

    “那便好,既来我大盛,就要守我大盛之礼,说我大盛之语,行我大盛之举。我大盛是礼仪之邦,却也是以礼还礼、以兵还兵之邦。不知细川将军可能听懂本将军此话?”

    细川将军保持标准毫无温度的笑容,“明白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就好,请吧!”

    待倭国使团入住万方馆后,赵平就叮嘱守卫的士兵,将这些人看紧些,他们若是离开万方馆,一定要派人盯着。

    这些人全都通大盛话,此来出使诚意不足,必然目的不纯-

    最近下南洋的官船归来,西北战事传来,今年新策有又新增四省,朝中事情繁忙,皇帝没有召见倭国使臣。不难看出皇帝也有故意晾着倭国使臣的意思,细川将军两次请示要见皇帝陛下,都被皇帝寻个借口推延。但是朝廷对倭国使团却没有松懈一直盯着。

    皇帝迟迟不召见,这些倭人在万方馆便待不住,开始在盛都城内四处闲逛,没两日就传来这些倭国使节闹事的消息,因为吃饭的问题,在一个酒馆里和其他食客发生冲突,打伤了其他食客。

    范少卿去向细川将军问罪,最后只是小小惩戒闹事之人一番。

    第二日,又出现倭人抢夺东西的行径,这次范少卿和赵平全都寻上了细川将军。虽然最后是误会,使节也赔罪道歉,但范少卿和赵平都不敢再掉以轻心。

    倭人虚伪狡诈,又生性贪婪,恐还要生事端。

    这日几名使臣出去,万方馆的差役还如平日一般主动陪同。其中一名高个子道:“附近逛逛,都已经熟悉了,无需陪同。”

    万方馆的差役还是客气道:“诸位远道而来是客,我邦作为东道主岂能失礼。盛都还有不少有趣的地方,我给诸位当向导。”

    几人相互看了眼,知晓经过前两次的事,对方将他们当成贼一样,心里很不舒服,但如今在大盛的地盘,他们也只能应下。

    出了万方馆几名使节便用本国语交流,说大盛皇帝不召见,一再拖延,是故意羞辱他们。他们根本无须受此窝囊气,上次失败只是偶然,对方占了天时地利的先机,论战力大盛根本不能够将他们国如何。不如就此回国去,带人继续抢掠来得痛快。

    他们以为万方馆的差役听不懂,实则他们听得明白。

    第164章 第 164 章

    妙悟书肆书房内, 俞慎思正在拆看各处送来的消息,有南安省的,有江原关于高明进的, 有云都府,更多的是京中各处的消息。

    这几年李帧在不少省城开办书肆,这些书肆也作为各地消息联络点, 与此同时在京城中也安排不少眼线。

    俞慎思一边看着消息, 一边想着李帧真适合干特务, 不去靖卫司做搜集情报的靖卫使都有点可惜了。

    南安省那边是甬城送来的消息, 和云都府的消息吻合,胡辙去了甬城。去见当地一位做出海生意的费老板, 所谈都是茶叶瓷器的生意。费老板的海船入冬后会出海南下,如今眼线正盯着。

    高明进如今在江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继续推行新策。

    俞慎思和李帧皆认为应该是高明进太狡猾,下面的人没有查到。如今时候高明进不可能毫无动作,或许胡辙去甬城就是他的动作之一。

    京中消息就比较杂, 除了倭国使臣之事其他没有什么要紧的,俞慎思主要关注高府和郭家。

    郭坚虽然不在京,但是其夫人聂氏却对高晖恨之入骨,想着替儿子报仇。聂夫人不会如儿子那般冲动派人当街杀人,给对方留下把柄。却也往往是这种妇人的手段最让人防不胜防。

    李帧道:“聂夫人这两年常常去高府, 称是高大人和高昀不在京, 作为娘家嫂嫂去探望郭夫人母子三人。”李帧说完冷笑了声,显然对这种说辞不以为然。

    郭顺禹的死和高明进也脱不开关系,聂夫人对高明进的恨意不比对高晖少, 对郭夫人岂会还念着姑嫂之情。大概率是想利用郭夫人对付高明进和高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