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60-170(第15/18页)



    项钧甫此人高晖几乎没接触过,但从当年李帧醉酒所述中能推断出来,他是个痴情种,只是痴情的并非自己的发妻,而是自己的一个妾室。虽没有做出像高明进那般杀妻弃子的事来,却也对妻子嫡子漠不关心。因此,高晖对项钧甫这个人一直没有好感。

    今日过来,他也不是为李帧伸张正义。他笑着走上前两步抱拳施礼:“下官高晖见过府尹大人。”

    项钧甫低低应了声。在他看来高晖这个年轻人,年少不读书随商队下南洋,堂堂侍郎大公子娶一个商女,一个文官常与靖卫司、兵马司的人厮混,完全不走正经路子,一身反骨,和其父高总督完全两副模样。

    他吃不准高晖此来具体意图,然对方不仅是高总督之子,如今又得陛下赏识,与肃王和耿总兵关系亲厚,虽只是一个小小所正,他亦客气问:“高所正此来有何公干?”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投案自首。”高晖从容地道。

    项钧甫怔了下,诧异地盯着他,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但眼神和语气不像说笑,这种话也不是可以随便说笑的。

    高俞两家关系他知晓,俞家的那个孩子身受重伤乃倭人所为。前些天这个年轻人以大盛律法之

    名将几名犯事的倭人凌迟,对倭人之恨可见一斑。火烧倭人也不是做不出来。

    陛下之意,明着这个案子就是一场意外,暗地里要查清楚凶手个人。他这边才开始审,什么头绪还没理出来,凶手这么大摇大摆投案来了。

    他立即命退二堂外的人,向对方确认,“眠风阁的后楼大火是你所为?”

    “是。”高晖答得干脆。

    真是一身反骨。“这可不是玩笑。”他严肃提醒。

    高晖亦严肃地回道:“下官身为朝廷官员,岂敢开这种玩笑。刚刚几名仵作过来应该是回禀勘验之事。他们没验错的话,其中有三个倭人颈骨断裂,是被刀砍伤。二十八具女尸并非全是十几二十岁的女子,他们年岁不同,甚至有年过花甲的老妇人。”

    这和仵作刚刚禀报之事丝毫不差,项钧甫相信了事情真是面前人所为。由此可见,这件事对方早就做了计划,才能够让几十名倭人无一逃脱全都葬身火海,让姑娘们顺利脱身。下手真够狠辣。

    朝中不少人对这帮倭人不满,想要教训一番,面前人却直接了结了。

    “那些女尸都是什么人?”

    高晖如实回道:“下官不知,从城西抛尸坑里寻的。”

    难怪仵作说有的女尸像死了多日,估计尸首都开始腐烂发臭了。他皱了皱眉头。

    又追问:“那些姑娘如今身在何处?”

    高晖轻笑了声,道:“大人不必追问,此事是下官一人所为,她们都是受下官胁迫,也并未有杀人放火,所有罪责下官一人承担。下官已经写好了认罪书。”说着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上前递给项钧甫。

    项钧甫展开所谓的认罪书,有点哭笑不得,与其说是认罪书,倒更像是一篇讨伐倭人的檄文。知道这个年轻人叛逆、不守规矩,没想到写个认罪书也能这么没规矩。

    他故意恐吓:“你可知杀使臣什么罪?”

    高晖道:“下官知晓,做好赴死的准备,大人如实上报朝廷便是,下官听候发落。”

    他今日过来就是知晓这件事最后瞒不住,与其让朝廷查到他们兄弟,认为他们兄弟无法无天,擅杀外国使节,目无王法。不如自己事发后立即主动认罪,让陛下知道,他们并无欺瞒之意,只是迫不得已“先斩后奏”。

    当初决定这么做,就是在赌。

    第169章 第 169 章

    俞慎思今日公务不多, 准时散值回家。离开户部衙署时遇到黄朔。两个人就着晌午时候谈到的南安关税之事又聊了起来。一边聊一边沿着街朝城门去,在城门口又好巧不巧地碰到了汤获。

    听闻二人在聊南安省的关税,汤获便也插了几句。

    其父汤逢春早年在户部任职, 后来外放,去的是丰州府,丰州有港口。他听父亲提到过此事, 知道一些。

    “早些年关税纰漏大, 后来颁布新的政令才有所改善, 不过自古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逃避关税之人还是存在的。”他简单说了两个逃税的人和法子,其中一个便是官商勾结, 最后都被抓了。

    俞慎思也听说过这件事,而汤获口中所说的新政令, 提出者就是高明进。

    自前两次交谈后,他们也算站在了同一战线。

    在黄朔离开后,俞慎思便询问汤获, 其父可知高明进当年私下交往过什么人,非官场之人。这些人可能现在表面和高明进没有什么关系,背地里还在为高明进做事。孔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汤获彼时年少,这些事未有听父亲说过,只能够去信问问父亲。

    和汤获分开后, 一直没有插嘴机会的墨池才上前说小久醒了的消息。俞慎思惊喜, 急忙询问小久现在情况,匆匆赶回去-

    与此同时,皇宫的某处园子, 金色斜阳下,皇帝坐在水榭中, 面色沉静地看着项钧甫呈上来的长长纸张。看完后,皇帝朝岸上瞥了眼。伺候的阎公公会意,立即示意内侍去将人领过来。

    高晖朝水榭去时,抬眼打量皇帝神色,沉静得比水榭外的湖水都平,一点波澜没有,什么也瞧不出来。

    他稳了稳心神,紧随内侍步子。

    步入水榭后规矩地俯身而拜。“罪臣高晖参见陛下。”

    皇帝无声地盯着高晖须臾,自当年听到这个臣子的名字起,这些年这臣子干的事就没有一件不沾血。替满加苏平内乱,在安州造船场揭发唐家,这几年在海外与当地发生冲突,直接屠杀,如今又火烧倭国使臣。

    胆大心狠,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就是你的认罪书?”皇帝声音略含愠怒。

    “是。”高晖俯身回道,“罪臣没读过什么书,文思才情不及文官们,写得粗俗,污了陛下的眼,臣认罪。”

    皇帝眉间微蹙一瞬,自己问的是将认罪书写成讨伐檄文,不见认罪悔过之心。他倒是和自己说起文章文辞来,挺会装糊涂。

    “朕见你是并不知罪。”皇帝轻斥。

    高晖忙诚惶诚恐回话:“罪臣知罪。罪臣擅自杀了倭国使臣,隐瞒陛下,闹得满城风雨,罪无可恕,请陛下降罪。”

    还真是和“认罪书”上一样说辞,只认事先欺瞒之罪,认此事给朝廷带来一些麻烦之罪,绝不认杀倭国使臣是罪。“认罪书”上还细数倭国使臣来京这段时间的种种过错,甚至道出倭国使臣猖獗无求和之心,反而是来我大盛挑衅,完全是对我大盛羞辱,此等使臣该杀。

    此“认罪书”说是认罪,送到那些大臣面前,倒是认为他功过参半,罪有可恕。

    皇帝转开话锋,问:“此事非你一人所为,还有哪些官员参与?”

    高晖忙回道:“此事是罪臣一手安排,并无他人插手。”再次求皇帝降罪。

    这件事皇帝心中已能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