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40-150(第11/19页)

的部分交给俞慎思。

    江原新策推行情况复杂,这部分也最难核查。

    俞慎思跟着高明进来江原,就是为了推行新策,再复杂难搞也得搞清楚。

    入座后,文吏就将相应的册子都抱到他的案头。他先通览所有册子类别,然后重新调整顺序,便开始翻看。小吏还给他准备了一个算盘。

    这么多年他一直用不惯这个东西,心算往往比他手拨算盘还快一些。但这么多册子是一场持久战,他还是将算盘用上。

    整整一天,直到日头落山前,他才将一摞册子都核查完。抬头发现房中其他共事的官吏不知何时都已经散去,只有高明进还坐在主桌上,看着各位官吏呈上的文书。

    “你那里可有疏漏?”高明进问。

    俞慎思看了眼自己写的总结文书,回道:“并无问题。”

    高明进顿了下,疑惑地望向他。

    俞慎思自己也觉得不太可信。自去年新策在江原试行算起,曹恕炀已经是江原第三位布政使,短时间换了三个,加之这一年多新策推行,赋税民田杂乱,竟然一点问题没有。

    核查时,就是怕出错,复杂之处他还核对了两三遍,的确毫无问题。

    这和如今江原的情况有些相悖。

    他将总结的文书递过去。

    高明进接过细看,俞慎思写得很有条理,一目了然。

    见高明进看完放下,俞慎思开口道:“下官对比了下新策推行成功的个别州县,赋税的确比往年增加不少。丽州几乎翻倍。若是江原在各州府推行成功,整个省赋税应该能增加六到七成。”

    高明进应了声,略略沉思,不知想着什么。

    俞慎思便问起重要之事:“大人来江原数日,新策准备怎么推行?江原有些地方腊月初就要落雪,届时白雪覆盖,田地连片,不便清丈。”

    高明进命文吏将册子都装箱,笑着起身道:“汤逢春来江原一年多都没有推行成功,你认为老夫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将新策推行下去?”

    “大人一直没有任何行动,不是暗中在筹备吗?”

    这是高明进行事作风,表面越平静,背地里的动作就越多。就像他为官这么多年,衣食住行全都符合他一个户部侍郎的身份,并不见半点奢华,但是背地里却贪了不知多少。在所有朝臣眼中兢兢业业,却利用职权为郭家敛财。

    高明进微微摇头,“老夫就是还没有想到好的法子。”绕过桌案,吩咐几句文吏,便出门去。

    俞慎思跟上去说道:“下个月州府的官员要来忝州述职拜见,大人是不是想利用这个机会?”

    高明进笑了声,打量了眼俞慎思,一脸稚嫩,一双眼睛秀气透亮,看上去还是青涩的年轻人,但明显和去年那个少年不同。

    他没有回答,反问:“你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俞慎思猜自己说中了,高明进的确想利用各州府官员前来忝州之机推行新策,而且已经有了计划。他不知对方具体想做什么,但是他自己的想法是,若高明进再如汤逢春那般手段不强硬,新策只会一拖再拖,地方的官员惫怠,敷衍不执行。甚至出现六和县阳奉阴违的情况。

    他说道:“下官是有个主意,但不知大人敢不敢这么干。”

    高明进倒是有了兴趣,来的路上这孩子和他说过,江原情况和南安不同,不能借鉴南安成功的例子,更不能指望通过什么忠君爱民、为官之道的大道理说服这些州府官员,特殊情况就要用非常手段。

    “说来听听。”高明进从回廊转角走出,恰巧此时落日熔金的金色光铺在二人身上,从头到脚好似都镀上了一层金。二人都是白皙的肤色,这会儿被映成古铜色。连官袍都失了本色。

    俞慎思便天际看了眼。让跟随的随从伫足,随高明进朝前走了一段,这才开口:“下官今日看了一天各州赋税民田的情况,发现这一年多除了丽州是完全推行,其他的州府也不是毫无行动。无论他们是因为阻力大推行不下去,还是敷衍拖延,至少有了行动,唯独脚下的忝州毫无动静。

    忝州是省城州府,也是士绅豪族最多的地方,最难推行的地方。一个省十三个州府都盯着忝州,若忝州推行成功,其他州府便相对容易些。忝州又在大人的眼皮下,不若就从忝州入手,拿忝州知府开刀。”

    忝州知府马凌上次酒宴上不断劝酒,面前人最后装醉晕逃避。这主意若说完全没有出气的成分高明进不信。

    不过,这个主意不错。

    他笑着点头:“老夫也正有此意。”然后张了下口想说什么,瞧着面前人神色冷淡,便咽了回去-

    冬月初,各州府的官员陆陆续续抵达忝州城。依着往年的惯例,各地的官员述职结束便可回任职地,但今年不同。

    各位官员抵达忝州述职,总督却道不急,让他们先住下,并命人好生招待。诸位官员虽不知总督大人具体要做什么,但无非就是新策推行之事。

    私下里各州府的官员相互议论新策,诉苦自己任职地的新策如何难推行,又提到丽州知州因为推行新策被害之事。言下之意不是他们不推行,而是阻力太大,无能为力。

    这些官员的这些话全都落在高明进的耳中。@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俞慎思看着这些官员抱成一团,有些担心他们联合起来对抗高明进,届时高明进要成为第二个汤逢春。

    仅仅在次日,他就发现形势不对,有两位知府闹不和,紧接着又发现几位官员因为某些事情红了脸。

    几日间,原本和气的地方官们就冷脸对冷脸。

    俞慎思这才摸清楚一点缘由,这些官员中有的和东宫沾亲带故,有的和内阁阁臣相熟,有的和六部九卿有些关系,有的和某大吏是同乡,真正没背景的没几个。这也是汤逢春在江原新策难推行的原因之一。

    他们关系复杂,复杂的关系就会有盘根错节的恩怨和利益,利益永远是最好的导火索-

    冬月初九,高明进和曹恕炀、韦九思,还有各衙署官员、地方官齐聚一堂。

    主座上的高明进面色和悦地同诸位官员说一通冠冕堂皇的官话后,便提到了新策之事。

    他说道:“本官奉命前来江原所为何,诸位大人心中全都清楚,本官也无须多言。今日别的公事先搁置,只论朝廷推行的清田纳税之策。新策试行一年多,如今诸位大人都在,不如都说一说各自县州府的推行情况。”

    新策有什么可说的?满堂沉默,谁都没有开口。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高明进见此,笑着点了一个府道:“崔州府是江原良田最多的州府,闵知府,不如先说说你治下州府新策推行情况。”

    闵知府是一位身材微胖的圆脸官员,和太子妃母族有些亲故。

    他眉头立即一皱,起身回话,说得都是那些陈词滥

    调。什么秀才举人闹事,什么士绅豪族不配合等等。

    高明进平静地点头,未有追问下去,转而又问另一位州府的地方官。回话大差不差。

    高明进不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