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30-140(第9/18页)

    这时伙计端着酒水过来,他从伙计手中接过,敲门进去。

    雅间内仅有一坐一站二人,李帧面色平静地立在一旁,坐着的人眉头微蹙,面色不佳,微微昂首看着李帧,眼中情绪复杂。此人俞慎思认得,盛天府府尹项钧甫。

    注意到俞慎思,二人的目光都转向他。

    俞慎思面露惊讶,疾走两步放下酒水笑着施礼,“翰林院修撰俞慎思见过项府尹。下官今日出门遇黄道吉日,有幸在此处见到项府尹。”

    他又朝李帧瞥一眼,笑着问:“项府尹与李老板莫不是谈印书的事?前几日翰林院几位大人也想着合出一本翰林文集,要请李老板帮忙。”

    项钧甫打量俞慎思一眼,面色稍变,“李老板应该是俞修撰的姐夫吧?”

    “正是。”俞慎思瞥了眼桌上菜肴,取过酒杯斟酒,笑着道,“说来李老板和项府尹还是同乡呢!同乡三分亲,以后还请项大人多照顾。”将酒盅双手端到跟前。

    “俞修撰是早知他身份了吧?”

    俞慎思心中略紧,是用这话诈他?上次待李帧如亲子的符尉前来相认,李帧都没有松口,咬定自己是李帧。岂会认项钧甫这个无情无义的父亲。

    他面露迷惑,装糊涂道:“李老板是下官的姐夫,下官自然知晓。李老板与家姐成亲的时候,这些都是经官媒查证,然后入官府登记造册,下官自是知晓。项府尹此问,下官有点没明白。”

    他故意一脸不解地看了眼李帧,又道:“项府尹莫不是也误会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下官记得小项大人当年也误认李老板是故交,后来确认是自己认错了人。”

    闻言,项钧甫神色微变,目露惊色,显然项格并没有和他提及过李帧还活着的事。

    李帧此时亦配合着施礼开口,“项大人的确认错人了,小民从小长在辛乡,从未去过项大人说的蒲县。后来远去宁州,也是因为当年家乡遭遇旱灾和瘟疫,父母双亡,前去投奔表姑。

    小民出身卑微,祖上世代庶民居于辛乡,断不会是大人错认之人。小民亦听内弟提过项二公子,但断不敢以卑微之身冒作令郎,还请大人明察。”

    项钧甫再次望着李帧,看着他的眉眼五官和举止。

    一个人若只是容貌像或许是巧合,但声音像,手型像,又怎么会不是?他再如何否认,自己的儿子自己岂会不认得。

    十四年太久了,久到连对他这个父亲的怨都没有了,所以才能够心无波澜面对他这个父亲。

    他站起身来,道:“若是你愿意,随时可以来找……本官,本官很想知道你当年怎么活下来,经历过什么。”

    李帧依旧规矩施礼道:“大人爱子之心小民甚为动容,还请大人莫误会。小民祝大人早日寻到二公子,父子团圆。”

    项钧甫最后望李帧一眼,流露几丝不舍和怜爱。

    送走项钧甫,俞慎思和李帧回头朝二楼走,俞慎思疑惑地问:“姐夫怎么会在这里遇上项府尹?”

    李帧冷笑一声,“自是有人刻意安排。”

    第136章 第 136 章

    李帧这么说, 俞慎思也猜到了。李帧是不是当年的项柯,连项格都放任不问,更没几个人会去怀疑, 也更没谁闲得非去证明一下,而这证明还惊动了项钧甫。

    李帧去相州坏了高明进的好事,高明进自然也要找李帧的不痛快。

    “以姐夫对项府尹的了解, 此事他会抓着不放吗?”俞慎思问。

    李帧朝楼上去, 默了几息摇头道:“不会。”毕竟当年他都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十几年过去了, 若非是被特意安排碰上, 估计他早就忘记自己曾经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此时楼上栏杆处宗承玉喊着他们,咧着嘴笑道:“难怪你去了这么久, 原来是遇到李老板。”对李帧拱手一礼道,“家兄还想着处理完手头的事去拜访李老板, 今日有幸遇上,李老板可否赏光一起喝杯酒?”

    “我正想请令兄帮个忙呢!”李帧走上楼,拍了下宗承玉厚实的后背, 随着他一起朝西侧楼去。

    宗承良见到李帧起身相迎,大大方方招呼李帧坐下。钟熠还是有点介怀,点头浅笑,面上几分不自然,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一桌上吃饭。

    大家都是从临水县出来的,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李帧从容地寒暄几句, 知晓他们今日宴饮只

    是闲话,并无什么要紧的事,便同宗承良说自己想请他帮忙之事。

    俞慎微要回安州开办机房, 让施长生在安州那边筹备了一番,官府那里也都打点好了, 但是织机上还有点小问题。宗家几代经商,认识的人多,请他帮忙。

    宗承良听完他所求,爽快笑道:“这你还真的找对人了,家父有一位故交,他的内弟曾经开过机房,后来经营不善关了,我这次回安州便替你跑一趟,应该问题不大。”

    “李某先谢过宗老板。”说着给宗承良斟酒。宗承良抢过去自己斟酒,又给身边的钟熠也斟满,笑着说,“就是跑趟腿,哪里值得李老板言谢。上次若不是李老板给我出的主意,我那一趟生意可亏不少。我还不知道怎么谢你呢!”

    “也就一句话的事,何至言谢。”

    两个人客气一番后,宗承良带着几分疑虑劝说,现在开办机房风险比较大,小作坊不容易赚钱,像自己父亲故交的内弟,费了很大的心力,最后赔了不少。大作坊又有官府压着,也不好经营。

    一直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的俞慎思此时开口道:“今后这种模式会纷纷兴起,朝廷届时说不准会鼓励兴办。”

    众人纷纷看向他,钟熠也在朝为官,他倒是没有瞧出朝廷有这个倾向的举措,询问:“何以见得?”

    俞慎思放下手中的一颗青葡萄,说道:“如今陛下大力推行新策,新策成功,百姓衣食改善,届时增加的不仅仅是国库财政,还有百姓人口。人口增加,田地不会增加,冗余的劳力总要有口饭吃,否则必然动荡不安。而各地兴办的厂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朝廷官船出海,一边是为了与南洋、西洋等国建立邦交,立大盛国威,一边也是慢慢打开周边诸国的大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这些还远远不够,更要打开欧洲大门。

    只是这些话他不方便和宗承良他们说。

    他只能基于现状,含糊地说着如今朝廷官船出海的眼下目的,是为了建立经济往来。

    “外面的市场打开了,国内的经济总要跟上,届时各种厂房必然相应兴起。如今朝廷对商船出海有诸多限制,开放的港口也寥寥。依我推断,后面朝廷会逐步放宽,海贸反过来也利于厂房的兴起。”

    俞慎微想办机房是对的。

    几人听他这么一套推理下来,倒是颇有道理。宗承良还是有些疑虑,毕竟历朝历代朝廷重农抑商,鼓励兴办厂房,便是鼓励商业兴起,这个决策有点悬。

    俞慎思也不能百分百地肯定,但他知晓当今皇帝不是安于现状,盲目自大的帝王。到时候国情推动,朝廷不得不如此,除非那时皇帝老糊涂了。

    但他认为这是大趋势。

    即便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