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10-120(第18/20页)

上,自己也坐了下来,看着面前已经不再年少的孩子,眉间有拂不去的愁绪。“你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皆是我所教,我教了你十数年,你当我看不出来?”

    李帧忙垂首回道:“小民不敢欺瞒。”

    “你连我都不认了?”符尉望着李帧如今这副模样,双眼蒙上一层雾气。“当年项家报出你的死讯,我便不信。恰逢萦州旱灾瘟疫,我派人寻你数年无果,才认为你真的遭遇不幸。

    十三年了,你就这么隐姓埋名十三年,不给我透半个字。来京一年也不曾想过要见我一面,给我一句话,你真是让我寒心。”@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帧袖中的手稍稍紧了紧,心跳也跟着稍稍加快,他都忘记已经过去十三年了。

    迟疑几瞬,再次拱手施礼,急切地解释:“大人应该认错人了,以前也常有人因为小民的相貌将小民错认。小民出身寒微,以前并不认得大人,亦不知晓项家。小民的确是萦州人,当年萦州旱灾瘟疫横行,小民的家人和族人全都死在了瘟疫中。小民侥幸活下来,便投奔宁州远房表姑。

    小民不敢有半句欺瞒,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详查。”

    符尉苦笑几声,眼中雾气更重,失望地看着面前人。

    “你是我看着长大,你什么性子,有什么本事我心里清楚。你既然冒用李帧个身份,就不会让任何人查出半点端倪。你可以不承认自己身份,可以不认我这个舅父,难道连你母亲的墓都不回去祭扫吗?”

    李帧惶恐地作揖回道:“大人恕罪,大人可能真的认错人了。”

    符尉见面前人如此坚决否认自己的身份,既失望又心痛,微微闭上眼,“看来你当年真的是遭项家人毒手。”幽幽叹了声。

    他那个恣意张扬,明媚耀眼的外甥,真的没了。

    半晌后,站起身来,摇头叹道:“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迈步离开。

    李帧垂首攥紧了手掌,顿了一瞬,转身随着符尉出去-

    俞慎思从刻房出来,见到二人的面色沉重,全都一脸不悦,也不敢情绪张扬,忙迎上去送符尉。

    踏出书肆,符尉再次回头看了眼牌匾,然后又望向李帧,叹了声,转身上了马车。马车驶离,符尉对随车的随从吩咐,“查一下这个李老板经历,但不得扰他半分。”

    “是。”

    马车行远,李帧还站在门外看着,熙攘的街道已经遮挡住符尉的车马。

    李帧又站了几息才转身朝后院去,俞慎思跟上去问:“符大人是……”

    朝中官员的关系,只要略微上点心打听,就能够知晓,李帧也不想瞒着他。

    “我的舅父。”

    俞慎思还是被惊了下。步入后堂,见到桌上的学报,俞慎思略略想了下,走过去打开学报。将首篇文章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恍然明白了。

    这篇文章出自李帧之手。

    李帧叹息道:“是我大意了。我以为过去十几年,自己的文章不会被人瞧出来,所以没有相应的首篇文章,我便大胆地提笔自己写了一篇。却不想还是被看出破绽。我该让你或小言写一篇。”

    “符大人真是神人也,一篇文章,就能断定你的身份,这就寻过来了。”俞慎思不由赞叹。

    他只读过李帧乡试的几篇文章,并不熟悉,想来符尉是对李帧了如指掌。

    合上学报,他给李帧透露,“二哥如今被陛下指派到鸿胪寺,学习接待外来使臣,真是巧啊!”

    李帧从他手中接过学报,笑道:“这岂不好,能够接触到南海诸国的使臣,差事办好了,后面想随官船下南洋也多了一重保障。”

    “正是。”-

    知晓文章是李帧所写,起个“无名先生”的名字也就不奇怪。

    次日阮侍讲问起来,俞慎思自然是瞒着,只道未有问出来。

    同时,前段时间朝廷派人去查信州、奉州等地民间救助的事情,也已经有了结果。

    所谓的民间自发开仓放粮、施粥救济,的确是那些乡绅地主所为,却是有人出钱买了他们的粮,让他们这么做。

    包括从外地义商运往灾区的十万石粮食,也是有人掏钱购买,托人运往。

    至于背后何人,朝廷至今还没有查出来,陛下派靖卫司继续追查。

    旁人布施,恨不能敲锣打鼓,让世人皆知,让朝廷知晓,加以褒奖。

    此人救助二十万石粮食,却默默无声,甚至假托他人之名。

    这还是大盛朝头一回。

    第120章 第 120 章

    民间救助的真相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人活一世,皆非圣贤,谁能真的做到不图名、利?

    这位隐身背后的慷慨义士, 捐助二十万石

    赈灾粮,很多赈灾粮都是高价购买,人力物力各种算起来, 得好几十万两。

    这样善举, 即便朝廷不奖励个小官, 也得赐下匾额以示恩宠褒奖, 再不济地方官员也得给建个牌坊,名字事迹编入县志后世流芳。

    可这人偏偏隐身背后。

    朝臣们猜测最多的就是商人。有的猜测是某个富商巨贾, 想行善积德,又怕树大招风, 所以才不愿透露身份。有的猜测可能是数家联合,一家出几万两,拼凑一起做此事。

    提到商人众人都想起来最近几年崛起的海州商人, 几十万两对于他们来说的确算不得什么。

    众说纷纭。

    高晖听到消息,回去后询问沈路,沈路并没有听闻海州那边有这个举措。若是众家联合,沈家肯定会被告知出一份力。除非是某家私下所为。

    以他对众位家主的了解,这种可能性不大-

    朝廷在对慷慨义士的猜测□□诸国使臣陆陆续续入京朝贡, 使臣中有诸国的文臣武将, 亦有王子王孙。

    高晖这段时间跟着范少卿,一边帮忙一边跟着学接待的礼仪规制。

    接待满加苏国使臣时,两方见面还没来得及客气, 满加苏使臣中一位年轻人就开怀大笑着同高晖招呼,“俞二爷, 三载未见,你已入朝为官,小王是不是当称你俞大人……”一口流利的大盛官话。

    一众接待的官员全都被惊得愣住,纷纷望向高晖。

    一来惊讶,啥时候高晖成俞二爷,俞大人了?

    二来惊讶,只听说高晖与满加苏打过交道,没听说交道这么熟。

    高晖在一众目光中略有点尴尬,见到来使的名单,他就觉得肯定要出点“意外”,还真不负期望。

    和外国使臣私交非常可不见得是好事,幸而他只是个底层小官,幸而对方是这位二王子。

    他微微笑着,没有和对方大大咧咧,依着接待礼仪,客气回道:“在下姓高单名晖。”

    二王子一脸懵,愣愣地回头望向身边使臣,用着满加苏话问:“大使,本王年纪轻轻不会就眼花了吧?大盛的人也不长一个样,本王认错人了?高大人声音和俞二爷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