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00-110(第7/21页)



    伏首请罪。

    皇帝勃然怒斥:“高明进,你胆大包天!矫言伪行,当面欺君,该斩!”

    太子被一声怒喝吓得神经紧绷,忙俯身求情:“陛下息怒。”高明进再该死也不能死。

    殿内伺候的宫人也吓得纷纷俯身,大气不敢出。

    高明进惶恐伏首认罪,极力辩解:“臣知此策实施千难万难,不敢贸然进献。本意想请书肆广发,先观天下人反应再做决断。”

    “胆敢狡辩!”

    高明进身子伏得更低,慌张回话:“臣不敢。如今东南倭寇刚驱逐,西北尚未安定,河运海运之事争议未休。此策又必得罪天下官绅士子,引起他们强烈不满,千拦万阻,亦有碍朝廷其他政令实施,此非推行此策最佳时候。以致臣未有及时禀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一套说辞冠冕堂皇,却又也是实情。

    皇帝怒气稍消。

    太子不认同高明进,见皇帝不准备降罪,质问高明进:“高侍郎所言,何为最佳之时?西北安定,河运海运之事分明时?高侍郎认为还需要多久?高侍郎身在户部,当知国库之紧。去岁孤南下亲见百姓之疾苦,那些穷苦百姓等得了吗?

    如今东南倭贼驱逐,西北未有用兵,运河已治理疏浚,这已经是最佳之时。”

    高明进做最后挣扎,回禀:“殿下可知此策实施有多艰难?”

    太子闻言亦动怒,厉声责道:“于国于民有利,何惧千难万阻?高侍郎身为户部堂官,遇事不知尽心只知退缩?朝廷国库紧张,孤看高侍郎你首罪。”

    高明进望了眼愠怒的太子,咽下辩驳之语,“殿下既给臣安此罪名,臣领此罪。”转向皇帝再次俯身请罪。

    “你……”

    他一时气愤之言,心中知晓朝廷国库紧张与连年用兵和多地灾害等各种缘由有关,非他高明进一人之过。这些年高明进为了充盈国库,也确确切切提了不少方策。若非其真有才干,也不会入仕未足十载就升到户部侍郎位置,这么多年稳坐。

    只是此人在其位,却不全尽其心,于己不利便畏缩躲避,还欲将其推给一个尚未入仕之人,不思忠义,这是他对此人最不能容忍之处。

    皇帝冷冷地看着高明进,他所虑亦是他所虑,但这不是他欺瞒并推卸他人的理由。

    皇帝沉下怒气,问:“此策,新科状元俞慎思是否已早知?”

    高明进心提起来,早知,可能是舞弊,更是欺君。

    太子立即心也跟着悬起来,他最担心的便是此,俞慎思的确欺君,但是被高明进算计被逼无奈,尚情有可原。若论舞弊,他就没有退路。

    “陛下,臣去岁在南原省便与今科状元相遇,他提过一句利民良策,应当就是殿试所对之策。”

    皇帝没有应声。

    皇帝问的是高明进,要听高明进是怎么回答。

    高明进此时心终于慌了起来,思儿已经被陛下钦点状元,再被扣上舞弊罪名,不是革除功名杖责之罪,是死罪。

    如今太子开口维护思儿,他不能再去得罪太子。

    他恭谨回道:“臣未与其提过。”

    皇帝冷笑一声,“如此说来,你们倒是心意相通,想到一块儿去了。”

    “是。”

    皇帝取过一旁一摞折子上折叠的考卷展开,正是俞慎思殿试考卷,字迹温润雅致,满篇红圈,赏心悦目。再读其文章精透切实,跌宕昭彰。

    他看向第三题关于田地赋税策对文章,快速扫了一遍。又重读其他几篇,皆非等闲文章,这个状元当之无愧。

    姑侄两状元,相互算计。

    皇帝沉声道:“高明进,朕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着户部臣工商议此策,定下具体策略呈上来。”

    高明进不敢再辩解,忙领旨。

    “令新科状元俞慎思到户部一同商议。”

    高明进心中微愕,忙领旨。“-

    此时内侍进来禀报,夏阁老奉召觐见。

    高明进退出大殿时,在殿前与夏阁老碰面。夏阁老隐隐猜到是因为昨日之事,皇帝召他过来也是为了此事,他倒想知晓高侍郎另一部分不被俞状元苟同之策是何。让高侍郎用来算计自己内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高明进走下殿阶,回头见到太子亦出大殿,驻足候着。

    太子行到跟前,冷声道:“高侍郎真是煞费苦心,连孤都算计。”

    高明进忙施礼,“臣不敢,臣多谢殿下恕臣之罪。”策文上丘山狂客的名字裁去,显然是想要回护他一二。

    太子侧睨一眼,陛下不治其欺瞒之罪,也是心中明白此策出其手,他想逃避士绅讨伐咒骂,却也确确实实有功,今后想要推行,还需要他。

    “陛下能宽恕你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此策最后必定是冠你高明进之名,既如此,你还是学聪明些。身为臣子,当为国尽忠,为职尽责。”

    高明进了然,陛下今日动了肝火,这事陛下是记下了。若想在陛下那里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件事主动揽过来,自己去当天下士绅的靶子。

    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笑了下,“是,臣谨遵钧命。”

    看着太子走远,高明进面色渐渐沉下去,转身朝宫门外走去,面色愈沉眸子愈加冰冷,官袍中的手捏紧。

    只他来当这个靶子,恐怕还远远不够-

    俞慎思醒酒后,便在宅中琢磨上表谢恩之事,恩荣宴后,新科状元也领着诸进士上表谢恩。

    却意外得知皇帝令他去户部与高明进一起商议新策之事。

    他恨得牙痒,顿时任何谢恩字词都写不出来,将笔朝桌上一丢,走到旁边小榻上躺着。

    墨池去收拾纸笔,擦拭被墨水涂抹的案面,见房外无人,小声问:“三少爷你是和高大人置气,还是和陛下置气?”

    皇帝不可能看不出这件事是高明进在算计他,他躲晦气都躲不及,让他去户部商议,送上门给人算计。

    墨池又问:“三少爷,这谢恩表还写不写?”

    他倒是不想写,但不写不行。俞慎思气了片刻又爬起身来,重新写-

    次日上表谢恩后,俞慎思便不情不愿去户部当差。

    同年的进士朝考还没开始,他就被拉来每天见仇人。

    出门前,全家人劝他,无论什么事不许冲动,更不许逞口舌。官场不是书院,这一次高明进算计落空,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会罢休。他不是良善之辈,别给他留把柄。

    刚踏进户部大门,就有一名小吏迎过来,笑嘻嘻地道:“大人是俞修撰吧?侍郎大人知晓您今日上值,让卑职过来迎候,大人已经在堂中等候。”

    “岂敢劳侍郎大人大驾。”

    俞慎思随着小吏过去,小吏热心肠一路上和他介

    绍户部衙署布置和户部架构。

    户部尚书位置空缺两年之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