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90-100(第1/21页)

    第091章 第 91 章

    乡间小道两侧栽种树木, 午后绿荫下行车,少了几分暑气。拨开车帘,外面的风吹进来, 稍稍带有一丝凉意。

    颠簸马车中,盛久目光越过路边树木望向远处田地发呆。

    随从轻唤一声,倒了盏凉茶递上前, “公子在想那位俞公子的话?”

    盛久接过茶盏未言。

    随从轻笑道:“公子真信他的话?满朝大臣都束手无策之事, 他一个无官无职的举子, 还是个没长成的少年, 他能知道什么?不过是年少轻狂说几句狂话罢了。最后还不是什么也没说,一句话搪塞过去了。”

    盛久思忖几息, 手指轻轻点着茶盏,道:“有些事只有年少之人才敢说敢做, 初生牛犊不怕虎。满朝大臣中也许亦有人有良策,然他们顾虑重重,最后良策埋在心中, 甚至带进棺材。”

    随从闻言情绪也随之变得低落,“公子如此说,那俞公子也有顾虑。”最后那一句还想多活几年,亦是表明态度,不会将其想法透露。“况且, 他即便指出弊端, 若无良策亦是无用之谈。”

    盛久微微蹙眉,又轻叹一声,将茶盏原封不动递回-

    行在前面的马车, 历事三人组也在说着此事,闻雷追问俞慎思有发现赋税上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是不是已有良策。

    这一路上的见闻,他们相互交流想法,此事还没听俞慎思提过。

    俞慎思隔着衣衫捏着胸口的挂件,提醒自己三思。

    当年进京,他一时冲动对高明进说赋税之事。那时候他对这个时代还不够了解,认知也浅,还抱着单纯的想法。当时俞慎言和高明进皆斥责他,现在想来他们是对的。

    自古触动上层阶级利益的人,能有几个落得好下场?连皇帝都不例外,何况是他这样一个小小举子,能被碾成齑粉。

    若是没得好下场事能成,倒还死得其所,可往往人死事消。

    他笑着对同窗搪塞道:“我只是见百姓赋税繁重,特别是老伯这种佃农,一季收成到自己手中不过二三成,温饱难以维持,所以发了几句牢骚。希望朝廷能够减轻百姓赋税,抑制权贵地主继续兼并田地。”

    闻雷闻言失望地嘿一声,拍了把俞慎思,“我以为你有什么良策呢,想听听你的高见,让我白高兴一场。”

    俞慎思嬉笑两声,“我的错。我不是也瞧着后面那几人太自以为是,想拿话唬一唬他们嘛。”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对那几人的这个评价闻雷和夏寸守一致同意。

    夏寸守道:“瞧着就是出身高门权贵之家,没见过穷苦百姓真正日子,所以行事才那么想当然。”

    他被随从的话气得厉害,这会儿还没有消气。

    俞慎思劝道:“他们能说那番话,可见即便出身富贵,却也心系百姓。想必家中长辈亦是在朝为官,还是清正廉明的好官。”

    这一点夏寸守倒是认可的,否则对方骂不出那番话来。

    俞慎思又道:“他们虽然心系百姓,然出身决定了他们最终不会真的和百姓站在一起。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带着怜悯姿态来看天下百姓。触到利益之时,或许就将天下百姓抛之脑后。

    像你我这般出身寒微,才真正懂得百姓之艰苦,能真正站在天下百姓这一边。”俞慎思自嘲苦笑道,“也许这就是我们这种人努力读书,立志为官的原因。”

    来自贫寒的人,才能懂得百姓所想所愿。

    夏寸守沉默须臾,搭上俞慎思肩头,感慨道:“俞弟所言甚是,如果连我们这种人都不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难道指望那些皇亲国戚,权贵世家?”

    俞慎思默契地拍了拍夏寸守-

    一行人到驿站天色已晚。在堂中用饭时,听到院中喧哗,原来是赴安州城参加秋闱的生员,坐在院中花架下纳凉,讨论文章。

    从各自的文章,讨论到上一科举子的文章,难免要提到上一科解元,对其文章大赞特赞。

    亲耳听到别人背后这么称颂,俞慎思心里有一丝暗喜。

    几名生员又聊到《科举学报》,不仅对其上文章夸赞,亦赞此学报让他们读到了不少好文章。

    “选的文章篇篇锦绣,且许多都是针对当下问题,对一些消息闭塞的读书人来说,读此学报上不仅能读到好文章,还能知不少新闻。比如本月这期,提到朱薯,若非学报,谁知朱薯是何物?闻所未闻!”

    其他几人附和,纷纷表示到了安州一定要去见见这个稀奇的物种是什么模样,尝尝什么味道。

    随后针对朱薯展开讨论,自然要提进献朱薯之人和试种之人-

    堂内,坐在旁边一桌的盛久朝俞慎思望一眼,询问驿卒是

    否有本月学报,讨要一份。

    驿站秋闱春闱前往来学子众多,学报都有学报上不仅有朱薯来历和种植介绍,亦有如今丰收的情况,更有朱薯图。

    信息中赫然有“俞慎思”这个名字。

    随从听完院中生员的讨论,笑着对盛久道:“属下对这位俞解元愈发感兴趣了。年少成名,本以为会是个不可一世的桀骜少年,未想到还能沉下心研究耕种,带着当地百姓培育朱薯,传授种植经验。属下都迫不及待想见见这位俞解元什么模样了。”

    盛久将手中学报递给他,端起茶盏饮一小口,余光扫过俞慎思,说道:“回京后你总能见到。”

    “倒也是,他总要入京参加明年春闱,届时必然有机会见其人。”-

    另一边桌上,闻雷背对着盛久三人。闻言,转身对随从道:“俞解元不参加明年春闱,公子要再等三年了。”

    随从诧异。

    “以他的文章才学,即便是上一科春闱亦有高中可能,为何明春不参加?”

    闻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太过年少,总要沉淀几年。”

    “你如何知?”

    闻雷继续胡扯:“排云书院学子传出来的消息,岂能有假?你们要前往安州,届时可以打听,他如今回乡刨土种地了!”

    说起谎,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煞有介事。

    随从真信他所言,惋惜一句。

    闻雷捉弄人后得意地转过身偷笑,见到俞慎思无奈的表情,给他夹一筷子菜,“俞弟,吃。”

    俞慎思小声问:“吃饱了有力气刨土?”

    闻雷乐呵道:“吃饱了有力气睡觉。”-

    夏日天亮得早,俞慎思依着这些年养成的习惯,卯时未至便醒来。洗漱后,拿起书到门外廊下吹晨风看书。

    刚跨出门,见到隔壁房中退出来一人,身形魁梧,武人装扮。关上房门时,腰间的短刀从衣衫下露出来一截。@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俞慎思看着面熟,略一沉思记起来,是大盛靖卫专用的流云刀。与靖卫标配的佩刀斩云刀不同,此短刀一般为巡使以上身份配戴,用于近身搏杀。

    靖卫司是直接听命皇帝的军事机构,靖卫不仅担任侍卫职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