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60-70(第8/22页)
那么多事,今后长大了经历事多了,估计是个心思深的。
他劝着道:“你现在思虑这些并无用处,待你有能力了再去想。你若是今日得空,陪一会儿念念可好?”
从白尧口中问不到消息,只要不连累对方就成,他答应下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舞弊之人被带到大理寺后,便没任何消息传出。
会试三场,从二月初八搜检入场,一直到二月十六结束,只听闻大理寺在审理此案,没人知道审出什么。
会试结束次日,才传出消息,原来会试第一场泄题,陛下震怒,临时调换第二套考卷。为了不影响春闱进程,此事一直秘而不宣,私下暗查。被抓的舞弊之人中,有人夹带的文章正与考题相符。
消息一出整个盛都哗然。
何人泄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第一场考题是陛下所出,能有机会泄题的绝非一般朝臣。
随着案情的进展,工部尚书内阁刘阁老被供出来。俞慎思一直不解的问题因为这个刘阁老解开了。
俞慎言和高晖也全都明白高明进的“谢”从何来。
他听进去那句建议,抄没巨贪。
所谓的泄题,所谓的舞弊,只是陛下为了充盈国库自导自演的戏码。
俞慎思看清楚这层,也明白了这背后之事。陛下的计策早就定下,是他误打误撞,将盐卤显字向白大人提及,白大人在陛下跟前当差,便向陛下提了建议。陛下便顺势而为,借着春闱之机,托体恤考生之词,在龙门前大摆炭盆,等着棋子入瓮。
即便没有他提的盐卤,没有白大人帮忙,陛下也必定还有别的计策。
高明进的那个“盐”字,也许就和陛下之计相关。
想明白这些,俞慎思的心沉了下去。
俞慎言见他神色冷淡,当他是被这件事吓着了,搂着他的肩头宽慰道:“刘阁老父子在朝几十年,贪墨枉法不是什么秘密,陛下早就有动他们的心,这次是寻到机会设了个局罢了。如果这次真的能让刘阁老父子吐出来不是很好吗?总比那些大臣提出的增加百姓赋税好。”
事已至此,俞慎思也不想说什么。他如今还没有入朝堂,只是在外围远远看着,便已经看到了这个朝堂的复杂,今后若是步入仕途,踏进朝堂,不知会看到什么。
他还是那句信条,人要乐观一点。或许待他将来科举入仕,朝廷是另一番天地。
不愿俞慎言替他担心,他笑着点点头-
泄题舞弊之事从传出来就闹得纷纷扬扬,一日不消停,盛都茶聊酒肆、街头巷尾皆议论此事,无不对舞
弊嗤之以鼻。
刘庆辅泄题舞弊,不仅欺君罔上,更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正逢春闱,天下读书人齐聚盛都,岂会善罢甘休。考生游行,有分别到三司衙门请愿,有的直接到宫门前求旨,请求严惩刘庆辅父子。
墙倒众人推,揭发刘家父子罪行的折子堆满御案,罪状上百条-
宫中,白尧奉召朝勤德殿去,在殿前不远处遇到了另一个方向过来的高明进。
二人是同乡,然并无太多交情。
在殿前阶下碰了面,白尧拱手笑道:“高大人,这次户部应该不用愁了,倒是要忙一段时间。”
高明进轻轻叹了声,道:“谁能想到刘庆辅父子这些年贪污受贿数额如此骇人,甚至将手伸向了春闱,想要干涉朝廷选贤,动摇根本。也幸亏白大人发现了端倪,这才将舞弊之人绳之以法,还天下学子一个清明的春闱。”
白尧自嘲呵呵笑了两声:“高大人过奖,不过复述他人之言而已,不及高大人会借东风,能直接揪出泄题之人,下官佩服至极。”
一句借东风,让高明进心提了下。
以前他没怎么在意这个同乡,只因知晓其父亲是翰林清流,他亦有其父之风,志向不同。自从那几个孩子入京,他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走得这么近。也不由想到当年儿子回乡之事,就在他拜访自己后不久,应该与他有关。
对方一直是淡泊名利的姿态,在翰林院本本分分,也是毫无向上爬的念头,好似就享那一份清闲。
如今瞧来,他也没那么清闲,朝中的事全都装在心里。
这桩泄题舞弊案,他是瞧出了端倪。
他干笑两声,“本官倒听不懂白大人之意了。”
白尧心照不宣地笑了声,拱手道:“下官戏言,陛下在殿内等着,高大人请!”-
勤德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眉头时而蹙起时而舒展,旁边站着一个金带玉冠的少年,翻看一旁奏折,一言不发。皇帝偶尔问两句他才会答话。
高明进和白尧二人进殿行礼后,皇帝搁下朱笔,疲惫地舒了口气,先问高明进户部那边情况。高明进此次负责对刘庆辅家产抄没盘点入库。
高明进将进度一一回禀,刘家家大业大,老家和其他地方的田产、房产、金银宝器和其他财产还在盘算中,并将折子呈上去。
皇帝看完后满意地点点头。
然后对白尧道:“爱卿提出龙门前搜检之法不错。朕听闻最初提出欲杜绝盐卤显字舞弊的是爱卿府中小童,一个小童能有此认识,爱卿管教有方。”
白尧施礼回道:“禀陛下,非臣府中小童,是臣同乡的一个小童生。此子陪兄入京赶考,常到臣府中游戏,发现此事,将其告臣知晓。”
“其兄亦参加今科会试?”
“是。此兄弟二人与高大人还颇有渊源。”
皇帝忽然感了兴趣。
高明进斜了眼白尧,明知两个孩子身份,故意在陛下面前提上一嘴,把他和两个孩子关系扯到一起,将他以前的事揭出来给他添堵。
白尧笑道:“请高大人详禀。”
皇帝等着,高明进不敢不回话:“禀陛下,此二子是臣内侄。”
高明进当年金榜高中后娶的是郭阁老的女儿,朝中人人皆知,这又冒出来宁州内侄,皇帝略一想也明白。
“此二人是何姓名?”御案旁的少年忽然开口问。
高明进忙道:“回太子殿下,此二子名俞慎言、俞慎思。”
少年微微一笑,“名字倒是不错。”
皇帝心里也默念一遍-
数日后,会试发榜前,礼部呈上一份会试取中名单,两名内侍从左到右慢慢展示,皇帝也从最左朝右阅览,走到右侧见到一个名字顿了下。旁边公公瞧皇帝眼神所落之处,笑着道:“南原省宁州府,应该不是重名,是高大人的那位内侄。”
皇帝点了点头,又将名单通览一遍-
杏榜张贴在贡院南墙,天未亮就有人在墙根前蹲榜。俞慎言兄弟几人也在附近的茶楼定了位子,等着放榜。
俞慎思坐下来后,就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空空的钱袋子。
高晖疑问:“怎么空的?你不带点钱,若大哥和表哥高中,有人过来报喜,你拿不出喜钱丢不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