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孝女在线发癫[快穿]》 90-100(第6/30页)
随着持续的暴雨让干旱得以缓解,这边的地理环境其实比沿海地区更适合种植棉花。
过去的几年里受限于天气原因,吴来儿只能少量的种植棉花。
如今新占据了三个州,且这些州干旱的气候有所转变,扩大棉花种植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谢小娥所带领的棉花种植团队,这两年可是摸索出了不少种植棉花的经验。
对吴来儿提出在幽州和冀州广种棉花的安排,她们当仁不让。
当然,除了棉花,红薯种植也要在这三个州安排起来。
红薯生长周期短,且产量大,能最快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
随着恢复土地生产,以及修路修渠等以工代赈的项目不断上马,三州的民心很快安定下来。
统治区域扩大后,对于作战部队的需求同样扩大。
于是红巾军又一轮大扩军开始了。
经过前面几轮扩军,红巾军作战部队的规模已达十万。
这十万部队,全是装备齐全,且训练有素的精兵。
原本红巾军只有两州之地,维持这十万规模的作战部队就足够了。
现在统治区域达到五个州,十万部队自然不够用。
而且随着红巾军的地盘不断扩大,势必会遭到一些大势力的围攻。
所以吴来儿打算在新一轮扩军中,将兵力总数扩充至三十万。
因着红巾军当兵的待遇一直很好,征兵的消息一出,就有无数人前来报名参军。
包括刚占领的三个州里,都有不少。
同时,伴随着红巾军占据了五个州,并击败了蒙元大军的消息传遍天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乃至投机分子,都将视线投了过来。
并不知道红巾军内部运行规则的这些人,抱着各种心思前往红巾军治下。
或是试图潜伏渗透,或是真心效力,不一而足。
对从其他势力过来的这些文人乃至游侠,吴来儿虽然无法一一甄别防备,却也不会放松警惕。
红巾军的监察组织早就成立了。
他们要是安分还好说,要是不安分的想搞事儿,自然有的是法子对付他们。
吴来儿对掌管监察组织的庞元,还是很放心的。
这位在防范和纠察细作以及不法分子方面,有着特别高的天赋。
果不其然,那些心怀不轨来到红巾军治下的人,没多久就被庞元揪出来不少。
顺带的,还揪出了一些自甘堕落,接受了这些心怀不轨者收买的红巾军官员。
吴来儿对此虽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到失望。
她当初可是逮着空就给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让他们深刻了解到自己身上的职责。
那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是热血小青年,现在才多久,就有一些人受不住诱惑堕落了。
对这些主动堕落的人,吴来儿虽然痛心,却不会有丝毫心软。
直接将他们清除出队伍,送去挖矿改造。
而有了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其他红巾军官员受到了极大的震慑,态度顿时端正了不少。
过来的文人游侠们有心怀不轨的,自然也有目的比较纯粹的。
那些对前朝大庆,以及大燕都失望了的文人志士,在抵达红巾军的治下后,看的是目不暇接。
首先入目的,就是干净又笔直的水泥路。
跟其他州府一下雨就泥泞,一晴天就尘土飞扬的土路比,这水泥路实在是好处多多。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器械新发明,以及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让他们眼花缭乱。
尽管红巾军时不时的就会安排商队,去其他州府售卖商品。
可被商队带过去售卖的,多是价格高昂的一些奢侈品。
还有更多红巾军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
那些商品也就罢了,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田地里用来耕作的各种农业器械。
曲辕犁,耧车,筒车等,这些都大大方便了农业耕种。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汉人们对这些农业器械最是敏感不过。
还有红薯和棉花等作物,更是让了解到这两样作物产量以及用处的人,激动不已。
在亲眼看过红巾军治下的五个州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本来还对红巾军打击地主大户手段过激有些微词的文人,不少一反常态的开始为之歌功颂德。
对这些文人的歌功颂德,吴来儿不在乎。
她比较希望从其他州府过来的多是一些实用的人才,好比农家、墨家以及杂家等。
她现在手上的人才,严重不够用。
自打吴来儿在安罗山建立起第一个学堂,并教授大家各种先进知识,到如今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经过数次考核,有不少学生因为红巾军管理人手的短缺,被抽调去参与了地方治理。
但还是有一些天赋比较高的学生,被选入进修班,接受更深的数理化知识教育。
要是没有这些人的辅助,吴来儿可没那么多时间,将那些便民的器具和生产器械制作出来。
不过人才的培养,总归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揠苗助长,并非良策。
在这个人才尚未培养成熟的当口,吴来儿并不介意从其他地方,多吸收些相关人才。
不过这些写文章夸赞红巾军的文人志士,还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的。
他们写的文章和诗词传出去后,为红巾军吸引了不少眼红视线的同时,也成功吸引了一批在前朝不受重视的人才出山。
尤其是农家和墨家子弟,由于理念跟红巾军比较契合,更是纷纷投效了红巾军。
第093章 在乱世中崛起!11
有了这些农家和墨家子弟的加入, 红巾军的生产建设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包括新占领的三州在内的农业种植,以及商贸繁华度, 就恢复到了大庆灵帝二年的水平。
那时候小冰河时期尚未降临,百姓没被连续的灾年祸害, 还算安居乐业。
在这一年多里,当然也有不少州府刺史不希望让红巾军继续壮大, 派兵前来攻打。
不过如今拥有三十万训练有素大军的红巾军,已经不是他们能轻易对付得了的。
最终, 这些州府刺史们不仅没能削弱红巾军的实力, 还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红巾军攻占了不少土地。
损失了大量兵力,还被占了不少土地的州府刺史们,终于老实了下来。
不老实不行啊, 因为根本就打不过。
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还要不要找红巾军麻烦了,而是时刻要担心红巾军会不会朝他们打过来。
这些提心吊胆的州府刺史, 在红巾军庞大的压力和威胁下,不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