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明月曾照小重山》 130-140(第8/28页)
人事、账簿就足够庞大复杂了。她不是没有管过家,但是与这个相比,不过是孩子过家家的玩具而已。也难怪朝中大臣们阻止她管理宗务,倘若是个普通的小娘子,这如何能管得过来,恐怕一听这么多人事便头都大了。
贵太妃也怕为难了她,让这些人先退下,拉着她的手道:“你接手得有些紧张,眼下马上就是年关了,你要准备正旦祭礼,朝会,还有皇城灯节,这些都是麻烦事。随时有不懂的,便来问我与淑太妃,淑太妃人也不错。只是还有一桩最为难的事,你需要马上将各宗族的契税收起来。这是个极难的差事,不过你若实在是做不到,便来告诉我,我们再一起想法子……”
昭宁疑惑,其他的她都理解,只是这各宗族的契税是怎么回事?
芳姑在一旁解释道:“娘娘有所不知,正旦祭礼是祭奠赵家列祖,大赦天下广济穷人,花销十分巨大,这笔银子原本都是皇室各宗族的契税中出的,以示皇族广济天下之心。契税三年一收,但是从许多年前,各宗族便开始不交契税了,祭礼便从宗正寺走账开销,但是今年已经实在是支撑不住了,若是再收不来契税,宗正寺也难以为继……朝廷为这事也是争论不休,想要强逼宗族交契税,但是没用。”
贵太妃也道:“其实各皇室宗族享朝廷俸禄,又无需交任何苛捐杂税,本就很是富裕,只是出些契税,并不算什么。偏生每次都哭穷,我们拿他们也无办法。”
这般一说,昭宁便立刻听出来了,恐怕是从太上皇一朝起,这契税便再没收上来的。皇室宗亲皆是免除赋税的,还能享受各种优待,有万亩良田的大财主都不鲜见。就这样还每年哭穷不肯缴纳赋税,的确不应该。可是皇室宗族实在是太多了,又不能去查人家的账目,只要有一个不肯交,最后就变成了一片都不肯交。太上皇就是气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今年是君上继位后第一次收契税,倘若这次收不起来,日后恐怕也很难收起来了!
若换做是一般人,听着这么多又这么繁杂的事,自然都觉得麻烦难办。但是昭宁是何人,谢氏药行大大小小也是十多个分行,她也管过来了。虽然管皇室宗务的难度怕是管药行的数倍,但她就不信自己管不好宗务!
事情虽然又多又难办,但是她一点点去办就是了。
昭宁当然猜到了为何大臣们又都同意了她管理内务,不就是觉得她定是做不好的,而君令难违,他们便采取迂回战术,任她来管。
只要他一个管不好,他们便能上书朝廷,到那时候她自然是没脸面再管。昭宁知道朝臣们都不喜欢自己为皇后,更加不相信自己为皇后,她便偏要做给他们看看,证明她能行,也要替师父证明他的眼光并无问题!
她撸起袖子,打算从今日开始加班加点地干,定要让那些人好生看看,她决是能够做好的!
第134章
昭宁是说干就干的性子, 从贵太妃那里之后,便去了庆寿殿旁的睿思殿,准备立刻上手皇室宗务。
睿思殿本就是皇后处理宗务之处, 因此修得并不大,三间的主殿,两侧抱厦为六局二十四司的值房,女官们已经将主殿收拾妥当,只见正中是一张大书案, 备了一把垫了软垫的太师椅, 两侧各六张桌子, 每张桌子堆着厚厚一摞账簿, 另备一把黑沉沉的算盘。
昭宁看到这样的场景觉得熟悉, 她处理家中药行事务时, 都是这样听管事汇报的。
陪着她进来的六尚局总管张祥生得圆胖脸,很是福气的长相, 恭敬道:“娘娘,眼下最要紧办的就是正旦祭礼, 因今年是咱们君上执政以来第一个正旦祭礼, 规模、人数恐怕都与前不同,各细节都要您拿主意。还有年终六尚局的账目也需要您一一对过。”
另一个宗正寺少卿李宜也道:“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要将各宗族的契税收起来, 倘若今年再无契税, 宗正寺便真的使不出银钱来了。恐怕要报到中书省,从国库中拨银子使。”
他生得白净细瘦,脸上一丝胡须也无, 与张祥一样都是内侍省出来的。
昭宁道:“那便定要收起来, 决不能报去中书省。”那些文武百官都等着看她不行,她岂能真的弱给他们看。
昭宁决定先核对六局账目, 明日再请与正旦祭礼相关管事之人挨个来见她给出方略,以往是怎么个办法,如今该怎么办才合适。当然,想要顺利举办正旦祭礼,最要紧的就是如何才能将宗族的契税收起来。
方才她已经听贵太妃说过,这契税为何难以收起来,她总结了一番,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宗室皆以同等的数缴纳,弱的宗室自然就不愿意出。还有就是从前管宗务的人执行不严格,宗正寺的人也不敢对皇室宗族真的如何,太上皇在这上面更是不管。久而久之,自然就收不起来了。
她想了想,吩咐李宜道:“契税一事迫在眉睫。各宗族究竟有哪些,家中每年盈余情形如何,想必宗正寺中有备案。你将这份案卷给我看,我写一张表来,到时候凭这份表,以宗族之强弱差额收之。怕他们不从,你亲自带人上门去收。”
李宜眼睛微亮,他们见娘娘年纪甚小,以为她定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宗务,不想娘娘竟是条理清晰,分析得当。以前的确有诸多弊端,娘娘这般说倒的确是个好思路,倘若真能顺利解决问题,正旦祭礼便也能顺便举办了。
他也不耽误,拱手退下立刻就去办了。
而张祥已经让人将六尚局的账目都准备好了,各有十二大箱一一放在门外。每个箱子皆有四尺见方,鎏金大铜锁扣住,这里面的账目已经是六尚局整理过的,但还需要一一报娘娘同意了,才可与内藏库对账。
张祥领着一位手拿算盘的中年内侍官,对昭宁道:“娘娘,这是伺候您对账的内侍管,从前伺候贵太妃娘娘对账。”
这位内侍官立刻向昭宁行礼。
但昭宁管理药行,早已习惯了自己边打算盘边对账,就是药行的账房都不如她。昭宁微微一笑道:“张总管,替我也准备一把算盘吧。”
张祥微愣,但也立刻让手下人去拿,不多时手下人便拿了个鎏金象牙的精致算盘过来。昭宁一看就知道,张祥以为她要打着玩,所以拿把好看的过来给她。她拿在手里,也不说什么,笑道:“一会儿我边打算盘边对账,让这位内侍官在旁一同打,作为核对吧。若是无误,日后便由我自己来打。”
张祥一愣,娘娘竟能打算盘!从来娘娘们都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陶冶情操的,这样的事娘娘们怎么会做!且这报账可不是小事,算盘要打得飞快才行,一般人根本做不来。
但娘娘都说了,他自然也不会反驳,更何况还有内侍官在旁边对账,娘娘若没算对他也知道,娘娘也没有让他为难。
张祥应喏,立刻让众人准备开始对账。
顿时睿思殿内便忙碌了起来,流水的账目送进去,六尚局的算盘珠子都拨个不停,殿内一片霹雳吧啦的声音。昭宁坐到了长案前,青坞和红螺是常年陪她管理药行的,后宫的事她们还不熟悉,可这对账她们就熟得很了。两个人一左一右站在昭宁两侧,一个递账簿一个翻账簿,熟练无比。昭宁纤细的手在算盘上快速波动,神情专注,象牙的声音温润,她的手又如珠玉般,旁人看着当真是一幅极美的画面。
半刻钟后昭宁先报出了数额:“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