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曾照小重山: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明月曾照小重山》 100-110(第20/31页)

子卷曲。她看得汗毛直立,不停地往后退,嘴里喃喃着不要、不要,可是仆妇却夹着蛇靠她越来越近。

    无论她怎么哭着求饶都不管用那条蛇咬在了她的脸上,咬了她的脸!她尖叫、哭嚎,却怎么都无法避开。随后平阳郡主把她塞回了马车,让人送她回来。

    她们不想杀她,反而毁了她的容让她就这样活一辈子,才是对她最好的惩罚。

    她把经过讲完,抓着蒋余胜的手哭着说:“外祖父,我的脸永远都不会好了,我再也不能高嫁了,我什么都完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她喃喃着,眼里又闪着怨毒的光,“外祖父,这都是谢昭宁的错,都怪她,若非她,我怎会名声受损,又怎会被高家母女这般对待!您一定要帮我报仇!”

    蒋余胜看着平日聪明伶俐的外孙女语无伦次,他也是愤怒至极。不光如此,他还怀疑,他降职一事也与谢昭宁有干系!他冷冷道:“她把我们一家人害至此,宛儿,你放心,我绝不会放过她……定要让她永坠地狱!”

    蒋余胜见谢宛宁还是哭个不停,他道,“你莫要哭了,你先下去处理伤口,外祖父立刻去请画师过来,你看着画师画一幅谢昭宁的画像,记得叮嘱画师,画得越美越好!”

    谢宛宁怔住了:“外祖父,为什么要给她画像……这是做什么?”

    蒋余胜冷笑道:“之后你便知道了,快去吧,外祖父定是会为你报仇的!”

    谢宛宁擦了擦眼泪,听了蒋余胜的话终于振作起来,立刻先去了。

    而大乾皇宫垂拱殿之中,赵翊晨起批阅奏折。

    大乾朝三日一朝,今日并不是上朝的时候,天际的启明星还隐约亮着,赵翊就已经坐于垂拱殿的书房之中了。

    中书省送来的奏折已经堆满了万字锦地的紫檀桌,大乾朝疆域辽阔,百姓万万人,每年关乎民生的战争、闹匪、山洪、旱灾一类事时有发生,不论小事,奏折就已经多到看不完。

    李继轻手轻脚地点亮了一盏绘金琉璃灯,看君上着朱红笔,已经勾了有十来封奏折了。他年少就跟着君上,见君上年幼就受高祖皇帝‘明君之德’的教导,为君勤勉,政事决不会假他人之手。君上自幼习武,精力充沛,每日看四五个时辰的折子都不在话下,否则如今大乾疆域怎会空前广阔,百姓安居乐业。他们这些追随君上多年之人看在眼里,心里都十分敬佩,亦对君上极其忠诚。

    赵翊看一封大同地震的折子时,终于似乎有些累了,停下笔,李继端上一盏参汤茶,道:“君上,可要传膳了?奴婢让人备下了几样粥点,都是您惯用的口味。”

    大概是行军养出来的习惯,君上平日饮食并不喜奢华,几样粥菜就够,口味也很清淡,菜多了他反倒是不高兴。

    赵翊用手揉了揉眉心,早上折子看多了,他便没什么胃口了,道:“暂时不必,”又问,“司马文还没有走?”

    他来批折子得早,还有人比他更早来,一大早起来便守在宫门口,等宫门开了就马不停蹄赶紧进来了。已经在门口等一会儿了。

    刘继道:“还等着呢,怕是不见着您不会走的,您可要传见他了?”

    赵翊听到此,有些无奈,他可以杀伐果断处置权贵家族,但古训有云不杀言官,他还真拿这些硬骨头不怕死,巴不得你给他一刀他好名流千古的谏官没有办法,何况还是谏官之首,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台院御史大夫司马文。

    他道:“无外乎因朕想改革田税一事,让他先等着吧。”

    虽收复了西北失地,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几场战事打下来,国库略有些空虚。便有工部侍郎郑石郑大人上了折子,奏明大乾税制弊端,土地兼并如何严重,且朝中冗官之相十分严重,虽然百姓的负担逐渐增加,可每年所得税收逐渐减少。赵翊本就在思索锐意改革,便将这位郑大人提为了中书舍人,令其草拟改革方案。

    如此一来,朝廷保守党派自然便不同意了,赋税制度都是几百年老祖宗传下来的,岂可轻易变动,因此纷纷上书陈情。

    可是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若是任由土地兼并继续,士族不纳税,那么天下之税将会越来越积压于百姓,朝廷赋税收入将日益减少,而大乾国力衰微便会由此开始。到时候边境若再有敌犯,国将不国。这位司马文便是其中反对的中坚力量,偏偏他是谏官之首,三朝元老,赵翊一时也奈何不得他。

    李继道:“君上,还有知制诰钱大人同司马文大人一同觐见,说是为了您立后一事……”

    赵翊眉梢微动。

    知制诰钱复功,亦是台院御史中丞,也是言官中的硬骨头,对他立后一事一向关心,这两年为他立后,不知进了多少折子。以前顾贵妃和李淑妃在时,他便力争想让赵翊立顾贵妃为后,如今两人都没有了,虽然宫里有个王贤妃,但是钱复功并不看得上,他最近从汴京贵女中选了好几个贤德淑明,饱读诗书的,希望君上能从这几人中考虑立后一事,为此天天进宫,但赵翊自然不会顺从于他。

    他道:“更不必理会,他既愿意等,就让他晒晒太阳吧。”

    正是此时,冯远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地上,行礼:“君上,臣有急报!事关昭宁娘子。”

    赵翊轻轻皱眉,对冯远招了招手,冯远便起身到了赵翊身侧。

    片刻之后,赵翊听完了冯远的密报,眼睛微眯,殿内气息顿时有些凝肃。冯远立刻又跪下:“此事重大,可要微臣立刻干预?”

    赵翊手指轻轻地扣着桌案,却突然想到了什么,笑了道:“不必,你暗中注意着,莫要让此事损害了昭宁。”

    他正在思索该用什么法子,让昭宁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做了这大乾的皇后。便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那便正好可以借机,让昭宁毫无察觉地接纳他。

    冯远有些疑惑,这样的危机之事,君上竟不提前帮昭宁娘子解决吗?

    他贴身防卫于君上,自然知道昭宁娘子身边何等戒备森严,君上对她何等重视。但是君上自然是有他的思虑的,他绝不会质疑君上的一言一行,他拱手道:“微臣明白!”

    第107章

    浣花堂, 夜已经深了,昭宁脱簪沐浴后坐在朝着庭院的书房里,看着月光洒落在庭院之中, 花木仿若蒙着一层柔和的银纱。桌台上的灯笼也静静地亮着,透过红绉纱散落柔和的红光,落在书页和窗棂上。

    昭宁仍然觉得心跳如鼓,手心发麻,还没有从白日之事中恢复过来。

    师父竟然就是庆熙大帝, 是她崇敬了两世的人!

    她当时面对师父的时候好似觉得已经接受了, 但是现在回到家中静静想来, 仍然好似梦境一般不真实。以至于从晚膳到现在浑身一直是轻飘飘的。

    她拿起桌上放着的一本《庆熙本纪》, 这是她在西平府时就买下的, 回汴京时也将之压箱底带了来。打开第一页, 是一张君上登基时的画像,里面的青年严肃端坐, 着通天冠袍,但与那药王庙中所塑的师父的金身像一般, 看不出与师父真正的容貌有半分相似, 亦没有君上十分之一的英俊出众。

    所以也不怪她虽崇敬君上这么久,也与师父相处了这么久, 却是一点都没有认出来, 是这些人画得有问题。

    她又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