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江山遍地修罗场》 80-90(第7/14页)

度很迷茫,踌躇不决之时,他在自己经常练剑的院子里捡到了一封匿名信。写信人鼓励他,安慰他,支持他坚持自己的志向。后来他又陆陆续续收到不少这样的信,这些信在他迷茫时给了他许多力量。

    之后他毅然决然奔赴战场,不出两年就立下了战功。彼时他是春风得意的少年将军,回京领赏之时,家里人提说他也到了适婚之龄,该娶妻成家了。

    他母亲看上了陵州陆氏的长女陆明姝,问下意下如何?傅凛当即拒绝了。

    陆明姝是他胞妹的闺中密友,常来府里走动,美名在外,但每次见到他,总爱说些不着调的话,看见他皱眉她就会笑。

    傅凛认为,如果和陆明姝成了亲,他们一定会成为远近闻名的怨侣。

    陆明姝很快从他胞妹那听闻了消息,跑来问他:“为什么?”

    傅凛只答说:“你我不合适。”

    陆明姝在他面前一向多话,那日格外安静。

    此事不过长辈间玩笑话,并未外传,于她名声无碍。傅凛想她依然还是众人眼中耀眼夺目的明珠,会找到她心仪的郎君。以后他们大概没多少机会再相见了。

    之后他又离京去了西北,在战场上遭歹人陷害,不仅身受重伤,还获罪被贬,前路一片黑暗,去了陵州一处别庄修养。

    未曾想在那里重遇了陆明姝。那会儿主母让她学理财掌家,她整日在庄铺奔波,又兼处理陈年烂帐,正苦恼。她说前些日子碰到刁奴欺主,她很害怕希望他过来做几日她的护卫,撑撑场面。

    两家是世交,陆明姝又是胞妹的密友,傅凛同意了。作为交换,那段日子陆明姝常带些剑谱和兵书来探望他。

    傅凛渐渐发觉陆明姝理解他的志向,明白他所有的挣扎和痛苦。他越来越发觉她可爱得不像话,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想靠近她,越来越觉得从前的自己是个笨蛋。

    有次陆明姝在路上遇劫,他拼死护住了她。她不顾他满身是血,冲上前来抱住他说:“我们成亲吧。”

    他也想,可他不敢。他这样的罪人,配不上全天下最耀眼夺目的明珠。

    他又一次回绝了她。这次他真的伤了她的心,没法再回头了。

    后来前线需要人,他不顾一切去了。原以为分离会让他把一切淡忘,却不想越是离她远,越是挂念得紧。实在忍不住,他开始每月给胞妹写信,不敢提自己想陆明姝,只是在信里写些在战场发生的事,信的最后会添一句,你与友人近来相处可好?隐晦带过一笔。

    他希望胞妹能回信跟他说说陆明姝的事,但他一封回信也没收到。战事结束后,他回了京却听说,楚骁正对陆明姝穷追猛打,两家好事将近。

    那晚楚骁去找她,他也跟去了。他躲在暗处看她,却被她逮了个正着。她怒气冲冲走到他身边,扔了一堆信给他。那些信正是他之前每月寄给胞妹的。

    “你这个懦夫!我讨厌你。”她很生气,也很可爱。可爱到他忍不住上前紧拥住了她。

    后来他像赶赴前线去一样,不顾一切求娶了她,努力成为了勉强配得上她的男人。

    成亲后,他还发现了一件夫人的小秘密。原来早些年,他在院中收到的那些鼓励他的信,全是夫人用左手写的。

    之后用左手写信一事就成了他们夫妻间的情趣。奔赴前线的日子里,傅凛每月都会用左手写情信给夫人,每封信的内容他都记得很深刻。

    那封信便是其中之一,那是他在大周与北狄议和之后,写给他夫人的信。信上说的是——

    明姝,念你千遍,展信如晤。

    大周与北狄议和事毕,不日我将归京。北狄以议和金失窃为由,迫使大周借地十年,此番屈辱,我等痛心疾首。身为将士未能护国土周全,实是罪大恶极。

    大周国力日衰,然凛报国之心,未有一刻改之。惟愿他日,沃城重归,我大周锦绣山河,能繁华如昨,吾愿为此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荀子微道:“柳尚书的夫人正是傅老的胞妹,两家关系很近。约是陆夫人在家中不慎弄掉了这信,过后这信被来拜访的柳尚书所拾得,柳尚书丢三落四的性子是出了名的,想是当时随手将信放进了衣袖中,本想归还,但事一多就忘了。”

    赵锦繁笑道:“原是如此啊。”

    荀子微道:“傅凛还说起冯文被尖刀刺中后背的隐秘往事。直言冯文不可能是窃走议和金的贼首,当然楚骁也不是。”

    赵锦繁支起下巴思考道:“那会是谁?”

    “我想我现下大约知道了。”荀子微垂眸凝着她道,“你也知道。”

    如果你没有失忆的话,他在心中道。

    第086章 第 86 章

    “我也知道?”赵锦繁愣了愣, 低头思索荀

    子微这句话的意思。

    傅凛换好衣裳出来,朝赵荀二人行过一礼,告罪道:“想不到这信竟闹出这么大风波,老臣实在惭愧。”

    赵锦繁笑道:“哪里。傅老与夫人鹣鲽情深, 实在叫人艳羡。”

    提起夫人, 傅凛刚毅的面容上显出一抹柔和之色, 随即又想到什么, 叹了口气道:“议和金失窃一事多年来一直梗在老臣心头。仔细回想起来,这事应当与北狄人脱不了干系。”

    “当年我们三人一同护送议和金,那晚冯文被北狄人请走品茶, 我察觉不对劲赶忙带着一队人马出去寻他, 遇到了被北狄人追击的他,缠斗一番后,才从虎穴逃脱。等我们回去的时候,才知议和金在当夜被窃。”

    “恐怕是北狄人故意设局在当夜调走了我与冯文,又逢那会儿楚骁重伤刚愈, 身体虚弱。贼匪趁虚而入, 盗走了议和金。这个贼极为熟悉灵州府库和我军部署,显然是自己人, 但他又与北狄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我们心中并非没有怀疑对象,但……”

    赵锦繁道:“但什么?傅老直说无妨。”

    傅凛道:“那人已经失踪多年, 传闻他早就死了。”

    “被盗走的议和金至今下落不明,那么大一笔金子倘若流通或是过境必会留下痕迹,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丝一毫与此相关的消息。老臣有时会想,那笔议和金是不是尚还留在大周?”傅凛摇头道,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老臣的猜测罢了。”

    赵锦繁闻言若有所思。

    这桩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柳尚书为何要将史册上所有记载议和的内容都抹去?

    死者已矣, 已无法从他口中得到答案。傅凛推测故友之所以这么做,与他的遭遇有关。

    他原本从戎,心念保家卫国,但在战场上呆得越久越觉得打仗救不了大周。于是投身科举,做了文臣,想要改变大周颓靡的现状。抱着想要挽救家国的理想,却等来了前线节节败退,大周被迫议和的消息。

    议和金失窃后,北狄人“震怒”,斥责大周毫无诚意,扬言要卷土重来,血洗边关。那会儿的大周苦战事久矣,早已千疮百孔,不得已只能妥协,同意将沃城相让于北狄十年。其后北狄又以各种借口,将借城之期延长至了十四年。

    此事于柳尚书是巨大打击,或许是不愿意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