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江山遍地修罗场》 50-60(第3/15页)

不愿意你就一直不娶了吗之类的问题,但她没问,这段对话便没了下文。

    *

    朝会过后,刘琮被带去大理寺详查。

    登闻鼓前,群情激奋。有先前为江亦行之死鸣不平的百姓,还有听闻“状元杀了状元”这桩奇闻,从附近赶过来凑热闹的人,围满了长街。

    状元之死本就闹得沸沸扬扬,加上今早刘琮击鼓鸣冤,将此事热度又推上一个高峰。借着这股热度,四年前除刘琮和江亦行以外,被顶替的几个寒士,在城中最繁华的酒楼一番沉痛哭诉,将此事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多方运作,真相大白,城中寒士大震,惋惜悲恸之余,从各处聚到登闻鼓前,气势比之四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带头几个寒士跪在登闻鼓前,声泪俱下,言辞激动。

    “自大周开朝以来,摒弃从前选官任人之制,开科取士,言说寒士亦能通过科举入仕。我等自知家世不如人,为了有朝一日能登天子堂,起早贪黑,日夜苦读,付出多少艰辛才得以有机会入京城贡院会试?”

    “机会原就来之不易,如今却告诉我等,权贵弹指间便能轻易毁掉这个机会。何谈取士不分贵贱?倒不如一开始就明说,我等不配!”

    “重审陈守义一案,还他清白!”

    “公平取士,严禁科举舞弊!”

    他们来此不仅仅是为陈守义和那几个被顶替了录取名额的寒士伸冤,更是为自己争取。倘若他们今日不来,如何能对得起为求功名日夜寒窗苦读的自己和为了供他们读书而费尽心血的家眷?

    他们势要此冤大白于天下,挺直了脊梁告诉那些高高在上,视他们如草芥的权贵,他们不会退缩,不会就这样任人欺辱。

    他们要一个公道,要求公平取士。

    民意沸腾之下,次日荀子微下令大理寺连同刑部、御史台三司联合会审此案。

    陈守义案牵连甚广,旧案重审,卷宗残缺,翻案举步维艰。正当三司为此苦恼之时,有人匿名向大理寺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涉事权贵名簿。

    以这份名簿为线索,三司逐渐摸清案件脉络,当年与此案相关的证人及证物也得以逐一完善。

    赵锦繁坐在长阳殿院中藤椅上,同正在灶前忙碌的荀子微道:“您说这位匿名向大理寺提交证据之人是谁呢?”

    荀子微低头切着菜,回她道:“清楚当年事情真相,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又希望陈守义重获清白的人,除了他还有谁?”

    赵锦繁一笑:“倒也是。”

    月色如水,清辉洒满赴诚山间。

    朱启站在无名碑前,无言静看碑上题词。四年来,尽他所能搜罗证据,在今日得以派上用场。

    他抬头望天,仿佛在问那个人:你看到了吗?

    你的冤屈终将昭雪。

    *

    长阳殿中,荀子微备完晚膳,同往常一样坐到赵锦繁对面那张藤椅上,与她一同进膳。

    赵锦繁望着满桌菜肴道:“朕怎么觉着今日晚膳格外丰盛。”

    荀子微道:“嗯,有原因。”

    赵锦繁看了荀子微一眼,笑道:“该不会是散伙饭吧?”

    荀子微替她码菜的手一顿,抬头直视她道:“你猜得不错。这段时日,你我合作愉快,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赵锦繁垂眸看着他刚刚夹到她碗里的肉,道:“陈守义一案涉及赵氏丑闻,的确能助您借题发挥,打压赵氏及一些阻碍您登顶的势力,早日取代朕坐上帝位。朕想如果朕是您,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荀子微道:“与你立场不同,我很抱歉。但这是我所选择的路,无论如何我都会继续走下去。”

    赵锦繁比任何人都清楚。信王的信,是信念的信。

    他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放弃自己的信念,从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到死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赵锦繁对他道:“您不必对我感到歉意,坚持去做您想做的事便好。”

    荀子微道:“你会否……”因此憎恶我?

    犹豫再三,他没把话继续说下去。

    赵锦繁却追问道:“您想说什么?”

    荀子微低头笑了声,语气尽可能轻快地说道:“我这个样子,大概很惹你嫌吧?”

    赵锦繁闻言扬唇笑了起来,认真对他道:“不会。”

    荀子微不可思议地朝她看去,听见她夸道:“您这副坚持信念永不言弃的样子才最迷人。”

    他早已过了面皮薄容易害臊的年纪,听了这话,脸竟不由自主发热,怔了会儿,侧过头无声笑了。

    “那你之后怎么打算?”荀子微问赵锦繁道。

    “我当然也会坚持我想做的。”赵锦繁道,“这也是我的选择。”

    这个帝位她既然坐了,就不会拱手相让。

    荀子微垂眸去看自己心口,意识到那个地方又开始不受控地狂跳,他有些苦恼,但又没什么办法。

    赵锦繁道:“仲父,朕不会输给您的。”

    “哦,是吗?”荀子微笑道,“拭目以待。”

    *

    陈守义案连同江亦行自缢案真相大白于世后,每日都有大批寒士前去无名碑前上香悼念陈守义。

    宫宴之上,众臣提起此案此人无不叹息,都赞此人高风亮节。

    却不知是谁,在众人扼腕陈守义英年早逝,引经据典大夸特夸陈守义时,提起了早年关于陈守义与沈谏之间的流言蜚语。

    “我听说当年就是这个人背叛了沈相,害得人险些无法翻身。”

    “一个背叛了自己相交多年的挚友的人,能是什么高尚之人?”

    恰逢当事人沈谏也在宴上,有人多嘴向沈谏问起当年陈守义陷他于不义之事。

    沈谏淡然一笑,只道:“有过这种事吗?”

    众人“咦”了一声:“不过传闻都说……”

    沈谏道:“你们也说了,那只是传闻。”

    当事人既然否认,便也没人再继续追究了。

    赵锦繁听说了此事,有次随口问了沈谏一句:“真的没有过那些事吗?”

    沈谏望向无边开阔的天际,回道:“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呢?”

    有些事不会被宽恕和原谅,只是他没有那么在意了。

    人本来就是有很多面的,因为嫉妒友人总能略胜自己一筹而心生歹念的是陈守义,为天下寒士能被公平对待,不惜牺牲性命的也是陈守义,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冲突。

    第053章 第 53 章

    随着陈守义案的重审, 涉事权贵浮出水面的同时,赵氏丑闻遭揭,民意沸腾,讨伐赵氏之声四起。

    摄政王借势打压赵氏及其党羽, 声威大震, 小皇帝处境堪忧, 保皇派人心惶惶。人人都言道皇室颜面无存, 赵氏江山危矣。

    却没想到就在此时,赵氏现任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