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十年代真夫妻》 180-200(第21/26页)

 赵秀云时不时到舞台旁边看看情况,能看到他专注的侧脸,心里好笑,跟同学借相机把这一幕拍下来,心念一动,家里好像没什么单人照。

    一张照片里,几个人都是那么多钱,夫妻俩拍过,孩子单独拍过,好像他们俩从没想给自己拍过。

    说不出来的,在晚会结束后,她提议道:“绕到西园去吧,我给你拍张照。”

    无缘无故的,方海问:“为什么?”

    要是有用的话,也应该去照相馆拍证件照。

    “就是忽然想起来,家里好像没有一张你的照片。”

    方海自己拍过照的时候寥寥可数,想起来说:“有啊,那次去北京接受表彰,不是带回来一张单人照。”

    掐指一算,也有三年了。

    赵秀云侧头看他说:“让你拍你就拍。”

    方海也是心疼胶卷,不过没再说话,难得一个人站在镜头里,有些不自在问道:“这样可以吗?”

    西园有一尊伟人雕像,下面还有“震旦大学”四个字,几乎所有学子拍照首选都是这儿,他们在这也不算突兀。

    方海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这会居然扭扭捏捏的。

    他觉得自己对着的不是相机镜头,是媳妇的眼睛,眼里好像只能装下他一个人。

    真是难得有这样的时候,孩子不在,就两个人,拍完也不急着回,推着自行车慢慢回去。

    现在禾儿和小麦他们能轮流做饭,不像以前总吃担心她们有没有吃上饭,总是着急忙慌往家里赶。孩子也知道父母忙,不会总看着门口等。

    走路就得说话,有一搭没一搭的。

    方海忽然说:“对了,下个月有个很大的外商考察团来,要戒严,学校也得全部出动。”

    但凡有个大一点的活动,人手不够,公安学校的学生们永远得补上,一个人当两个用,又得没日没夜排查安全隐患,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秀云知道这又是忙碌的前兆,叹口气说:“行,你自己小心点啊。”

    这种基层任务就是得神经绷着,危险性不大,不过方海还是应“好”。

    毕竟一句话就能让媳妇更放心,为什么不说。

    第197章 共事   第四更

    这回的外商考察, 是华侨们组织起来的,人数大概小两百, 各行各业都有,市委对引进外资高度重视,场面搞得尤其热闹,还要在市工人体育馆办晚会。

    少年宫吹拉弹唱的已经组织起来,更别提各单位都有自己的演出队,一时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第二小学是沪市最好的小学,别名机关子弟学校, 有这种事从来是当仁不让的。

    苗苗今年四年级,已经是大孩子, 因为话少,一贯叫老师觉得稳重,加上长得好看, 被选上给嘉宾们献花。

    家长们得自费给孩子们买白衬衫、黑裤子和小皮鞋。

    前两样还好,后者,赵秀云在猪皮和牛皮之间纠结一下,还是买的贵一点的。

    皮底硬, 其实不适合孩子穿跑跑跳跳方便穿,赵秀云今年给孩子买的是刚流行起来旅游鞋,她有条件的话总想给孩子用好点的,不像别人家, 买鞋大两号, 走起路来咔吧咔吧响。

    这个穿完还有下一个,苗苗其实也捡姐姐的旧鞋子穿,质量好,抗造。

    赵秀云会反复观察孩子的意愿, 生怕她不愿意,但目前看来苗苗还是挺乐意的,偶尔会提出多买几本临摹画,父母都是当场同意。

    不然老大穿过的鞋子,还好好的,送人都心疼,老二能继续穿肯定是最好。

    这恐怕是苗苗这一两年买过的唯一一双新鞋,小丫头穿着跳两下,说:“咚咚响。”

    牛皮底子,是这样的,赵秀云说:“没事,我找个师傅给你钉一钉。”

    百货大楼里既有修鞋匠、又有裁缝铺,总之一应俱全,都是国营单位。

    没出门口,赵秀云就给孩子换上新鞋,甭管是多贵的,总得适应两天更合脚。

    苗苗跳下两节楼梯,说:“没有声音了。”

    大概觉得有意思,罕见原地跳起来,两个小辫子一甩一甩的,没别稳的发卡慢慢滑落,禾儿反应快,马上伸出手接住,可惜父女俩的动作一样,撞在一起,发卡反倒弹一下,滚两圈进路边的排水沟里。

    幸好最近没怎么下雨,不过捡起来还是一圈灰。

    方海左右看看,索性在自己的裤腿上蹭一下,反正衣服是他自己洗,没什么大碍。

    禾儿吹吹给妹妹别好,说:“你要用力弄进去才行。”

    苗苗怕疼,对自己非常怜惜,现在自己扎头发都是松松垮垮,坚决不肯勒头皮一点。

    她感觉自己是被姐姐用发卡扎了一下,小脸立刻皱起来,不知道以为是被针扎了。

    禾儿没好气道:“根本不疼的。”

    显然有时候也很奇怪,一个妈生的,怎么两个人差这么多。

    赵秀云这个做妈的都从没摸清过,说:“走吧,回家了。”

    放寒假前的最后一个礼拜天,对四个人来说都很忙碌,三个忙着准备期末考,一个忙着做年终总结。

    要不是抽时间来给苗苗买新鞋子、新衣服,根本都不带出门的。

    方海于文职工作上向来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抓破脑袋憋,心想我今年做的事就这么多,再怎么写也写不出花来啊。

    其实他这个级别,是该配秘书的,不过学校经费也比较紧张,他原来就不爱用勤务兵,索性什么都自己来,偶尔让行政处的人帮个忙。

    自力更生使人进步,赵秀云睡前检查完门窗回房间,一直在书桌前埋头苦写的人终于有大进展。

    方海忙不迭给媳妇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有没有错别字?”

    赵秀云觉得他也太看不起自己,说:“你现在的水平,去读高中都行,哪还会写错别字。”

    方海半信半疑说:“是吗?”

    他真是屡屡在这个家举目四望,觉得每个人的文化水平都高过他,还个个聪明,一点不敢自视过高,对自己一直是一种怀疑的态度。

    赵秀云对他给予肯定,本来要指出的小毛病当做没有,反正除了她因为专业会吹毛求疵,别人并不会在意,只说:“当然了,写得很好。”

    男人跟孩子一样,也是要常夸夸的。

    方海立刻挺起胸膛说:“将来咱们这就是大学生之家,我岂能落后啊。”

    多将来?小的离能上大学还有七八年呢,想得还挺远。

    不过赵秀云心里也是这么期盼的,说:“行,那大学生的爱人,能睡觉了吗?”

    她对外虽然也一直说“我爱人”,但还是头回对着方海称呼,话出口觉得有哪里奇怪。

    方海不用这么文雅的话,一般都说“我媳妇”,这会反复咂摸“爱人”这两个字,说:“行,睡觉吧爱人。”

    怎么他说这话,又怪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