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真夫妻: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七十年代真夫妻》 180-200(第15/26页)

,街道的手续会好办许多。

    不过能这样的人家太少, 各家都是挤得住不开,家庭矛盾陡然增多。

    这还是只有一个人回来的。

    也有些人是拖家带口,政策上虽然不给办户口, 但以探亲的名义还是能办得下暂住证,家里住不开的就住到外面去,永通里那片原来就住得鱼龙混杂,因为房租便宜, 现在更是挤得满满当当。

    赵秀云有几个地方是明令禁止孩子们去的,那儿就是其中之一。

    禾儿本来也没想着去,她从放暑假就开始到处找书,尤其是带字带画的什么都行, 据成高哥哥说, 老家的小书摊火爆。

    别人想学都没法学,人家没办法像他们这样弄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书。

    这当中少不了沪市几个人的努力,每天早上,禾儿出门的时候, 都会在路口等一下王月婷,然后和小麦姐弟俩汇合,说一下今天要去的地方,两个人一组分开干活。

    王月婷家里其实不缺钱,不过她妈钱花觉得这个年纪了,别人家的能文能武,自家的是给点糖就能骗走,想让她多历练,加上她自己想跟好朋友一起玩,天天别提多殷勤。

    两个漂亮小姑娘,防人之心不可无,禾儿轻易也是不钻小巷子的,但凡事有万一。

    那天禾儿本来正挨家挨户敲门收书,反正有点收破烂那个意思,有个小豆丁不知道从哪钻出来说:“姐姐,我家有书。”

    看着才五六岁大的小男孩,禾儿对他没什么警惕心,说:“你们家大人知道吗?”

    有的小孩,就想换两个糖果钱,背着大人或者哥哥姐姐偷偷卖的。前两天还有个孩子,卖的是什么清朝孤本,禾儿哪里知道,只看保存得不错,给他两毛钱就算,后来家里大人追过来又买回去,吵吵嚷嚷,不知道以为是她故意去骗孩子卖的。

    小男孩点着头说:“知道,我妈妈在家。”

    妈妈在家就行,禾儿两个跟着走,眼看巷子越走越窄,停住不动说:“你家在永通里啊?“

    小男孩想半天,说:“是吧。”

    他还太小,认得路说不大出来。

    早说是这,禾儿才不浪费时间,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那我们不走了,你把书拿到这儿来吧。”

    妈妈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孩子出落得越发水灵,总是叫人没有一处不操心的,赵秀云是早晚要跟女儿们念叨。

    小男孩不大愿意,说:“我拿不动。”

    更奇怪了,他妈妈不是在家,拿不动可以叫大人拿啊。禾儿起疑心,说:“我不买了。”

    说完拉着王月婷跑,任那小孩子怎么叫都不停,跑出老远还在说:“下次别来这……”

    这事,她怕挨妈妈骂,就没提过,也没放在心上,谁知道过几天又看到那小孩,蹲在路边捏泥巴。

    小手小脸脏兮兮,禾儿是路过,正要走就被脏手拉住说:“姐姐,你还买书吗?”

    全都是泥,给禾儿气得说不出话来,差点骂人,看在对方是个孩子的份上没好意思计较,憋着气说:“不买!”

    小孩子是一时性急,缩回手赶紧道歉说:“姐姐对不起。”

    又说:“我们家真的有很多书。”

    这么大的孩子,顶多是手里头的看腻了,想换钱买别的新的,越是这么说越有鬼。禾儿现在也觉得自己是“走南闯北”,对识破这些“阴谋诡计”很有一套,想也不想就拒绝说:“我不买。”

    说完走出几步路的时候听见其他孩子喊:“小瘸子,还不赶快回家看你瘸子妈去!”

    “我才不是瘸子!”

    禾儿回头望,小男孩气得脸都红了,能蹦能跳的,腿脚好得很。

    那多半是他妈妈真的腿脚不灵,不然小孩子不会这么说的。

    禾儿本来也不是硬心肠的孩子,为上次的无端揣测自责,想想问:“书你还卖吗?”

    小男孩忙不迭点头,又有些垂头丧气说:“我搬不动,要有人去我家拿。”

    永通里名声在外,解放前是本市有名的花街,据说生意一直没断过,禾儿心里是搞不太清楚花街是什么,但模模糊糊知道不是好地方,尤其是女孩子绝不能去。

    她自己还是该警惕的警惕起来,想想说:“明天吧,明天这个点你在这等我,我叫人来。”

    不过心里觉得顶多是三瓜俩枣,不想让人太失望而已。

    第二天她叫上小麦和大米一起去,毕竟人多势众,什么也不怕。

    大米一个人跟着叫土豆的小孩子进巷子,其她几个望风,只得人没出来立刻去找大人来。

    进去又出门,大米一脑门的汗说:“这也太多了,整整三大箱子!”

    他看了,几乎都是现在没什么人在卖的,好些他都没看过。

    禾儿吃惊道:“我还以为他说的很多是十几本呢。”

    苗苗这么大的时候,大于十的数字就是超级多了。

    大米伸手比划着箱子有多大,说:“咱们干一天都未必有这么多。”

    市面上流通的书都是那几本,走得多了估计就淘换不出什么新鲜的。

    几个人本来以为已经把沪市转得差不多,现在看来漏网之鱼还是挺多的。

    小麦想想说:“要不我去一趟吧?”

    这么多书,总得得到人家家里大人的准话,别回头又来找,大米还不大会谈这些。

    禾儿有些不放心,猛摇头说:“绝对不行。”

    小麦这个年纪,已经是大姑娘,也很犹豫说:“那怎么办?”

    都已经来到这了,什么都拿不到岂不是耽误时间。

    大米只好被委以重任,头回自己磕磕巴巴把事情谈下来。

    连跑来跑去做搬运工,都只有他一个。

    土豆跟着跑,一次抱两本三本,禾儿翻着看一下,有些着实很旧,但都被细心收拾过,要么贴上胶布,要么包上书皮,细致写着书名,总之都挺好的。

    小孩子是做不到这么精细的,十有八九是大人,尤其是这一手字,更不像是没读书过的人写的。禾儿心中起疑,和小麦交换眼神。

    永通里不能去,附近又不是没有别的巷子,小麦出去转一圈,回来说:“土豆爸爸认识字的,以前还是小学老师。”

    像禾儿这么大的孩子,已经知道从前的知识分子境遇不好,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怎么会住在永通里。

    她面露疑惑,等小麦往下讲。

    小麦表情也有点奇怪,不知道这话要不要跟一个孩子讲,说:“他爸跟他小姨跑了。”

    这要是赵秀云,十有八九就跟孩子说是死了。

    但小孩子总有一种百无禁忌,小麦还是照实说,她在乡间听过比这夸张的更多,并不觉得有什么,哪怕是公公儿媳,对她来说都只是一声“哇喔”。

    严格来说,桃色新闻催生孩子们对男女之间的好奇和见怪不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