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公主千秋,长乐无极》 140-150(第7/13页)

沟通鬼神,我心念家姐,想着过去问一些话,不想店里被刺客搅乱了,事有不谐。”

    人在病中,不便打扰,檀华和淑妃寒暄片刻,说了几句话,就要告辞了。

    淑妃牵着她的袖子说道:“我与公主许久不见,今朝才说了几句贴心的话就叫人走了,太子也是,日日忙着,来的时候也是少之又少。公主若是得闲,还望多来看看,”

    又叮嘱一番,两个人就此告辞。

    萧翀乾手臂上的伤口未曾见骨头,不损筋骨,好起来也快,没多久就愈合了。

    春天的时候,已经寻不见伤口上的绷带和鲜血,只余下一道比柳叶细窄,比麻绳粗糙的疤痕。

    冰雪都已融化,百姓之家修理房屋和田埂,洛京之南,一座占地广大的府邸已经开始修建了。

    檀华的婚事也大致定下来了。

    赐婚的旨意摆在问仙殿的御书房里,等待宣读。

    正值春光好,日光耀耀,微风送暖,桃李含英,柳枝挂新叶,春燕衔泥来,郊外一片绿草绒绒,暖风吹过,绿波徐来。

    少年少女闲游漫步,嬉戏玩闹,晴空之下,彩鸢高飞。

    王九郎乘着春光而归,与朋友乘一座小船游于绿波之上,艄公撑船,慢行之间,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有菜有酒,舱门前竹帘半垂,船舱两面开窗,能闻到春季生机勃勃的味道,亦能听见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声音。

    他们已经喝过了一盏茶,各自坐在一侧。

    孟凌文是个三十岁多一点的文士,头戴一顶玉冠,身穿一件天青色长袍,微微蓄胡须,气质温文尔雅,他笑得开怀,赞道:“九郎此次归来,迁苗裔于中土,换其耕地三千顷,功劳甚大,明朝上奏,必定震惊朝野,此可谓是一鸣惊人。”

    王九郎只是笑了笑,说道:“此非我之功劳,时也运也,凌文谬赞了,不敢当不敢当。”

    孟凌文摇摇头,见九郎不见志得意满的骄矜之态,稳重如故,对他这个朋友也是一如往昔,心中更添两分敬重。

    人有了这样的才华能力,又是这样稳重内敛的性情,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说的就是秋天的时候,得知西南诸苗,地理偏僻,遭遇水灾,恐怕边境有乱,朝廷便派了九郎过去查看。

    孟凌文说:“九郎去年十月离京,此时正式阳春三月,算一算差不多过去五个月了。地远路长,多有不易,这一路可真是辛苦了,今日为九郎接风洗尘,请饮一杯酒。”

    二人一同碰杯,两人均是一饮而尽,酒香清冽甘甜,并不醉人。

    喝完这杯酒,两人更添几分轻松。

    王九郎说:“我许久不在洛京,不知最近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孟凌文讲道:“朝廷上的事情,与往年没什么大不同,皇上仍是清修度日,国中之事由太子和齐大人共同处理。”

    “老丞相身体如何了?可有好些?”王九郎问道。

    孟凌文摇摇头,说道:“与去年差不多,卧病在床,终日服药,如今已经全然不能理事,专心修养。听说已经不能吃干饭了,平日只吃一些粥汤、肉糜、菜糜等物。”

    他叹了口气,丞相就是文人当中最高的官职,冯老丞相这些年处事圆融,大公无私,深得皇上信重。

    同朝为臣,也曾受过一些教诲和照顾,如今对方一看就是时日无多,他心中如何不伤怀。

    况且,换了一位丞相谁又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

    想起即将成为丞相的大人,孟凌文说:“还有一桩事,算是一桩逸闻,因所涉之人不一般,九郎或可一听。”

    王九郎抬目望去,孟凌文说道:“去年冬日,大约是九郎离开之后,太子殿下有心为其妹永寿公主择驸马。”

    王九郎表情不变,眼神微凝,听孟凌文言语,孟凌文没注意到这点不同。

    他仍说着:“洛京青年才俊永寿公主看尽,皆是莫名其妙无疾而终,私下里有传言说,那位齐大人和永寿公主过从甚密。”

    孟凌文给王九郎倒了一杯酒,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王九郎问道:“那位齐大人?”

    孟凌文说:“适才我们才说过的,礼部的齐大人,齐璟。九郎也不敢相信吧,这些年大家都说这位齐家的齐大人有些过于洁身自好,年过三十而无妻,亦不曾听闻有什么红颜知己,他家人前些年常常为此忧虑,有人说齐大人许是罗汉转世,不然怎么如此不近女色。”

    王九郎看着眼前的杯盏,眼毛略动,孟凌文说到这里,又是一笑,“说齐大人是罗汉转世,实在不能信,只看齐大人行事,也非佛门性情。”

    说说笑笑之间,王九郎慢慢饮下杯中之酒。

    尤听对面的人说道:“这件事可不能是空穴来风,但若是真的,又不知会如何。”

    王九郎左眼下一点泪痣闪了闪,他说:“凌文你有些醉了。”

    孟凌文说:“我不胜酒力,让九郎见笑了。”

    话语至此,两个人不再谈国事与逸闻,只说起这阳春三月的好风光,还有王九郎路上遇见听见过的奇闻轶事。

    而孟凌文又为王九郎如何与苗人换地感到好奇和惊讶,趁着兴致,请他自己讲一讲。

    这样一来也少不得多喝几杯酒水。

    一江绿水清波荡漾,莲花小船只在一片水中飘飘荡荡,别人看见,只道是三月柳如烟,遮遮挡挡看不真切。

    两人说了一个下午,吃了些东西,喝了一些酒水,等到回来的时候也已经不早了。

    王九郎告别友人,回到家中,明早要入宫递送折子,他沐浴更衣,月亮才冒头,就开始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王九郎带着折子入宫。

    求见皇上很顺利,早课之后,萧翀乾和眼看王九郎和去的时候差别不大,萧翀乾目光从王九郎身上扫过,他仔细看过手上的折子。

    说道:“此行不易,这样的结果极好,诚然不易,九郎辛苦了。”

    王九郎谦虚了两句,萧翀乾只是笑了笑。

    他人虽然老了,眼力还是有几分的,一个人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完成这次的事情。

    否则,若是

    萧翀乾看完,将奏折合上,放在桌案上。

    他对等候的王九郎说道:“九郎才学过人,世所罕见,真乃明珠。”

    萧翀乾笑笑,不吝惜夸赞。

    王九郎恭顺如常。

    待回到家中,宫里的封赏来了,一起到来的还有萧翀乾的赐婚圣旨。

    第137章

    永寿公主的婚期定在明年二月。

    萧翀乾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一旦他下定决心就没人能让他转念,他也不像萧恒一样问她要不要见一见人,看看怎么样。

    时间过得很快, 又是一年莲花盛开。

    公主府还在修葺。

    檀华没有去过,只是偶尔去别院走一走, 仍是当初永安坊的别院。

    年后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